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为了探明达克尔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两年两地的田间试验,采用甲酯化法将达克尔衍生为其对应的甲酯衍生物,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达克尔在河北石家庄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5天,在吉林公主岭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10天;在大豆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3天。在生长后期,青豆、植株及籽粒中均来检出。同时提出了达克尔在大豆田的安全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2.
稻瘟灵对鱼类的毒性及环境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杀菌剂稻瘟灵(Isoprothiolane)为对象,论述了农药对鲤鱼急性毒性的测定方法,其96小时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的测定值为6.53ppm,并结合田间实际施药情况,论证了农药安全性评价的两种方法——实验室评价方法与田间安全预评价法评价农药的根据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灵对鱼类的安全性等级属低毒级。  相似文献   

3.
合肥市菜园蔬菜和土壤的铅污染调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分析了合肥市郊菜园蔬菜和土壤的铅含量,蔬菜含铅0.13~2.83ppm,土壤含铅20~42.5ppm,可溶性铅为0.2~13.2ppm。讨论了不同蔬菜、蔬菜不同部位之间含铅量的差别,以及地点、距离、pH、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土壤和蔬菜铅污染的影响,提出减少汽车废气对市郊菜园蔬菜和土壤铅污染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植物材料中微量氟的测定难得精确结果,早已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注意。Jacobson等(1a)在1969年报道,有31个单位参加的关于植物氟的协作研究表明,彼此实验室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7~25.4%。在1972年又报道(1b)有64个单位参加的关于植物氟的分析方法及技术的协作研究表明,实验室间的标准偏差从0.7ppm(对4ppm样品)到53ppm(对365ppm  相似文献   

5.
铅、锌、镉都是土壤中的痕量元素,它们在天然土壤中含量很低,正常情况下,土壤中含镉为0.01—2ppm,平均为0.35ppm,含铅为2—300ppm,平均为35ppm,含锌为1—900ppm,平均为90ppm。它们都是环境中重要元素,现已证明,铅和镉对动植物都是有害的。锌是动植物的营养元素,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过量的锌对人和动物可能有致癌性。因此,它们在土壤中的含量多少对动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土壤背景协作组提供的数据,对北京、南京、广东地区土壤中铅、锌、镉的含量水平、元素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样品来源及分析方法 根据各地区土壤母质类型,远离污染源以及按野外观察划分自然层次,采集不同类  相似文献   

6.
锌是人类、动物、植物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地壳中锌的估计含量80ppm,土壤中含量通常为10~300ppm(Mitchell,1964)。 自Thorne(1957)总结了农作物缺锌及其控制的问题以来,缺锌地区甚至变得更为广泛了,一些国家对此颇为关注。许多学者对植物缺锌的症状进行了研究,以稻株为例,他们报导的临界值分别在15~20ppm(Tanaka和yoshida,1970;Forno等,1975;Mikkelsen和Brandon,1975)。  相似文献   

7.
可溶性染料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本文研究了使用半导体光催化法处理可溶性染料水溶液的降解情况。以直接耐酸大红4BS、酸性红G为例进行了试验。实验表明,在浓度约为10ppm的水溶液中,当高压汞灯照射20~30分钟后,两染料都已脱色,并伴随染料分子中的芳环断裂。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的氯化物可以通过降水和落叶层两种途径沉积进入腐殖土壤。本文详细介绍了磷厂附近北方森林中上述沉积作用的短期监测结果,同时提出了通过上述两种途径的氟沉积作用与采样点到排放源距离的对应关系。 本文还概述了降水和几种落叶层中氯化物的浓度以及降水中P、Ca、Mg、K和Na的浓度,严重氟污染区域和轻度氟污染区域,降水中氟的浓度分别在0.36~低于0.01ppm范围内,而经降水带入腐殖土壤中的氟输入量分别在3.43~0.15kg/ha/year的范围;相应的落叶层中氟的平均浓度分别在930~17ppm范围内,而经落叶层带入腐殖土壤中的氟输入量分别在0.72~0.010kg/ha/year范围内。如上所述,经降水带入腐殖土中的氟比经落叶层带入的至少大五倍。 汉氟染区域4cm厚上层腐殖土中氟化物总量和可用量分别为57.0~1.20kg/ha和2.88~0.24kg/ha,腐殖土壤中氟化物浓度过量并未显示出对叶片的氟累积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SO_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国外有不少报道.Thomas 和 Hill(1949)发现,用高浓度的 SO_2短时间处理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立即停止;用0.45ppm 的 SO_2处理,在处理中间和处理后3小时,光合作用大约降低14%;如果用0.2ppm 左右的低浓度处理,即使连续45天,光合作用降低得很少,对产量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调查分析了1989—1990年间杭州市郊菜区7类14种主要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各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范围为136~1847ppm,依次为绿叶菜类>白菜类>根菜类>豆类>甘蓝类>茄果类>瓜类;亚硝酸盐平均含量范围为0.09~3.78ppm。按有关标准对蔬菜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分析了蔬菜硝酸盐的来源及积累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以烟煤为燃料的煤气站含酚废水中,使用破乳剂HCA和絮凝剂HCB,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焦油和悬浮物,达到生化前(焦油含量≤50ppm,悬浮物≤100ppm)的预处理要求。本文对破乳剂和絮凝剂的用量、废水pH值的变化、沉降时间以及不同品种的絮凝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工业废硫酸、废酸磷肥、土壤、农作物及兔肝等环境样品中残留的甲苯、硝基甲苯和二硝基甲苯,以二硫化磺萃取富集后,用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回收率在80%以上。甲苯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ppm,确墓甲苯为0.002ppm,二硝基甲苯为0.1ppm。  相似文献   

13.
甲胺磷在水稻茎叶、谷壳和糙米中残留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稻茎叶、糙米和谷壳中甲胺磷的残留分析方法.茎叶、糙米和谷壳中甲胺磷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05ppm、0.01ppm、0.01ppm.在0.1ppm和0.05ppm添加浓度下,糙米回收率分别为83.6±3.98%、80.0±3.1%.在0.1ppm、0.05ppm添加浓度下,谷壳中回收率分别为82.4±3.3%、76.1±1.61%.在0.5ppm、5ppm、15ppm添加浓度下,茎叶回收率分别为86.2±2.72%、78.4±2.92%和82.6±2.89%.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农业部农药降解实验室专家提出一种现场处理除草剂污染的有效方法。具体步骤为:污染物先经臭氧处理18小时,再在生物活化土柱中循环48小时。结果表明,污物中阿特拉津、丙腈津和甲氧毒草安的浓度分别从17、30和82ppm降至5ppm以下,而百草枯的浓度也从40ppm降至20ppm。实验还发现,污物中上述四种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德国科学家测定了14座不同高度(20~80米)、不同年代(>60年或14~30年)建造的输电线塔周围表土(0~10厘米)中重金属含量。由于输电线塔均建于草地上,故附近无其他重金属污染源。取距输电线塔四周5、10、20米的土样,用硝酸提取法分别测定镉、铬、铜、镍、铅、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土壤样品中含锌量均高(最高可达372ppm)。而仅在建造最久的输电线塔下的土壤中,测得400ppm高  相似文献   

16.
钡是环境样品中常见的痕量元素之一。由于钡对心脏、神经系统和血管具有毒性,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和有的国家规定饮用水中可允许钡的最大浓度为1ppm,农业用水一般为1ppm(1)。钡的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都因干扰多、灵敏度低而不理想。文献报导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碳酸钙岩石、矿石枪炮渣中的钡,方法灵敏度高。本工作用Y  相似文献   

17.
汞是一种有毒金属,但生物体中正常含有微量的汞,例如被子植物中含有0.05ppm,哺乳动物中含有0.05ppm;标准人体中的汞含量达13毫克/70公斤;然而过量汞对人是极其有毒的。金属汞和一价汞盐进入体内后,可被组织或血红细胞氧化成高价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类消耗煤、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数量不断增加,大气中CO_2的浓度正在逐年持续升高。在工业革命以前,全球大气中CO_2的浓度估计约为260至270ppm。而1957~1959年国际地质年期间开始的直接测定表明,那时全球大气中CO_2的平均浓度已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天津—渤海湾区域三个地球化学环境单元十二种地球化学环境类型20种地表物质类型的45个浮土组合样品中八种微量金属元素研究表明:其总体含量水平为:Pb 19.3±4.0ppm.Zn 63、9±6.5.ppm,Cu23.8±3.4ppm.Co9.49±0.88ppm.Ni19.1±2.1ppm.Cr70.4±5.9ppm,Cd0.075±0.009ppm.Be3.24±0.42ppm。各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浮土酸碱度无关;但Zn—Pb.Cu—Co.Cr—Ni.Be—Cd等元素对在含量分布上具显著相关关系。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分散程度为:Pb>Cu>>Cd>Ni>Zn>Co>Cr;房山花岗闪长岩的风化淋溶序列为:Pb>Zn>Cr>Be>Cu>Co>Cd>Ni;由弱到强的迁移能力序列为:Ph|Co、Ni、Be|Cu、Cr|Zn、Cd. 根据研究结果建议(1)制定区域性环境质量标准时,应重视微量元素对的含量关系;(2)铅应该作为区域(特别是京津城市近郊)微量金属元素污染防治的重点;(3)平原上方和平原下部地段应分别重视钴,镍,铍和铜.铬的污染防治;(4)滨海海湾地段宜对诸重金属聚积和沉积后再迁移作用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水溶液中三氯甲烷的半导体光催化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TiO_2为催化剂,采用300W高压汞灯对水溶液中三氯甲烷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经80分钟光照后,水中的三氯甲烷浓度可以从50ppm降至8ppm。其降解产物为HCl和CO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