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最近出台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是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该保险制度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高环境风险企业、社会公众和保险公司。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认为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既能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各种价值,又面临着不少现实的困难和阻碍。要发挥该制度的最大功效,需要确定其基本定位——利益平衡,具体表现在企业利润与保险费率之间、强制监管与自主经营之间、民众知情权与商业秘密之间以及安全激励与有限赔付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利益相关者矩阵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探讨了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围层,其中核心层的利益相关者为各级政府、天宝岩保护区管理局、企业与旅游公司、社区居民,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具有高影响力、低利益/高公益的特点,关注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生态补偿的公共主体;天宝岩保护区管理局具有高影响力、高利益的特点,关注生态价值,是生态补偿实施的主体;企业与旅游公司具有低影响力、高利益的特点,关注经济价值,是生态补偿责任的主体;社区居民具有低影响力、低利益,关注经济价值,是生态补偿的客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敦煌市为例,对区域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设计出"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界定—生态效益期望与利益关系调查—利益关联优化"的区域生态旅游优化发展思路。采用"多维细分法"、"米切尔评分法"对敦煌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层次分类,结合问卷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对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效益期望水平与利益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旅游地居民、旅游企业、游客为敦煌市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且生态效益期望水平为游客政府旅游地居民企业,核心层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共同多于利益矛盾,且存在利益关联闲置。据此,提出有效发挥与提升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效益诉求的主动性,深入挖掘利益共同点,协调利益矛盾点,改进利益关联闲置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对餐厨垃圾回收处理越来越重视,对特许经营给了很多政策支持。作为缓解政府压力的一种方式,餐厨垃圾特许经营在满足公众多层次的食品与环境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餐厨垃圾特许经营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更好地发展餐厨垃圾特许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认证制度是一种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的自愿性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信号理论和博弈论分析了生态认证的信号传递特性及其作用机理,该特性既能减少消费者的信息成本,又能将生产者与竞争对手区分出来,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保证生态认证制度信号传递机制的正常发挥,必须从认证标准和认证行为两个方面来完善和监管,使其具有公正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6.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与政府监管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企业与消费者、投资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真实的企业环境信息是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必要前提,所以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的企业愿意公开真实的环境信息,但同时也会使不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的企业有动机公开虚假的环境信息以谋取额外收益,进而导致企业环境信息的信号传递失效。针对此问题,本文考虑了相关主体的有限理性特征,构建了企业是否真实公开环境信息与政府监管行为交互的演化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数值实验模拟了不同初始状态和参数设置下的系统演化过程,得出了一定的结论。研究表明:初始状态时的政府监管概率、政府的监管成本、对企业公开虚假环境信息的惩罚、政府选择监管策略的收益、企业真实公开环境信息的收益和企业的伪装效果系数对系统的演化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政策手段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控可以引导系统向良好模式演化,使企业公开真实的环境信息,达到环境信息的信号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阳光体育"助推学校体育管理变革出发,借鉴和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变革的逻辑基础以及划分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指出学校体育管理变革实质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博弈或行为协作的制度变迁过程,其结果是各利益相关者对学校体育资源及其附属品的再分配,其中利益冲突是变革的核心内容,而造成利益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向利益均衡是学校体育管理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政策过程理论,以某地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为案例,对农业主管部门、环境主管部门、粮食收储部门、科研单位、农资生产商、农资流通主体、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八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行为特征以及与政策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构成了试点区错综复杂的治理格局。在政策过程中,农业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明显,存在着因有效互动不足造成的政策制定缺乏共识,政策执行成本较高、阻力较大,政策评估有待完善等问题。虽然现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除部分农资流通主体外其余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但尚未形成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且与政策良性互馈的局面,需从政策过程视角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以利益相关者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被影响力、投入、收益为利益衡量指标,构建利益相关者利益位阶表,对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位阶进行测度,并对其利益关系进行平衡分析。结果发现:乡村旅游投资者既是对乡村旅游影响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又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投入和收益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在影响力和被影响力两个指标上不平衡程度较高,综合利益关系不平衡程度严重。乡村旅游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应先保证乡村旅游投资者、开发商、旅游企业、旅游地社区与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乡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降低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框架,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运用SPSS和EXCEL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化的处理及分析,界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核心利益相关者,得出其利益诉求及利益实现程度,针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以便为第三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