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灰(或电石渣)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对煤泥水的混凝作用不是补给了OH~-,而是提供了大量Ca~(2 )。Ca~(2 )通过压缩双电层,破坏了煤泥颗粒的稳定性,从而使煤泥颗粒发生凝聚。而OH~-和Ca(OH)_2对煤泥水的混凝不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石渣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 :电石渣对煤泥水混凝作用不是补给了 OH- ,而是提供了大量的 Ca2 + 。Ca2 +通过压缩双电层 ,破坏了煤泥颗粒的稳定性 ,从而使煤泥颗粒发生凝聚。OH-和 Ca( OH) 2 对煤泥水的混凝不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石灰对煤泥水的混凝作用不是补给了OH-,而是提供了大量的Ca2+,Ca2+通过压缩双电层,破坏了煤泥颗粒的稳定性从而使煤泥颗粒发生凝聚,OH-和Ca(OH)2对煤泥水的混凝不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矿井水悬浮物(SS)去除效果并减少混凝剂投加量,通过煤泥回流优化混凝沉淀工艺。结果表明,在进水SS为1 100 mg/L~1 300 mg/L的条件下,由混凝2区B点加入体积比为15%的回流煤泥可保证装置出水SS小于30 mg/L,PAC、PAM节药率分别达到25%和20%。该技术已应用于黄陵县石牛沟太贤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煤泥回流工艺可强化混凝沉淀效果并有效减少后端砂滤罐反洗频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煤泥水难以自然沉降的问题,研究了煤泥水的性质,提出了新的混凝荆ZL—1与PAM联用的治理方法。该方法简单,处理效果好,处理后上清水完全回用于洗煤,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6.
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对二级出水中DON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厂出水越来越多被中水回用或排入河流间接地作为下游水源水,其中所包含的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被认为是含氮消毒副产物(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N-DBPs)的前体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为探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对二级出水中DON作用机制,不仅分析了不同相对分子量和亲疏水性DON组分变化,而且还考察氯化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生成潜势;最后结合三维荧光(3DEEM)分析技术,对强化混凝前后DON组成、化学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对DON、DOC和UV254去除效果,其中DON最大去除率提高到3.7倍;pH对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DON、DOC和UV254去除率呈下降趋势;Ca~(2+)是臭氧预氧化提高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随着臭氧浓度增加到8 mg·L~(-1)时,ζ电位由-33 m V上升到-8 m V,Ca~(2+)浓度则从116 mg·L~(-1)下降到89 mg·L~(-1).ζ电位和溶解性Ca~(2+)浓度的线性关系(R~2=0.97)可以表明,只有当Ca~(2+)浓度较高时臭氧预氧化才能显著地提高混凝效果;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后,相对大分子量(20×103)和疏水性DON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相对小分子量(6×103)和亲水性DON所占比例增加.DBPs的生成潜势总和明显降低,由120.1μg·L~(-1)下降到65.2μg·L~(-1);最后,经3DEEM光谱分析可知,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过程中DON浓度和DBPs生成潜势变化与3DEEM光谱中3个主要荧光峰有关,分别代表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大兴矿煤泥水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兴矿煤泥水的水质,结合混凝沉淀实验,选择了低分子无机凝剂和高分子聚凝剂两种药剂。工艺上采取了两次加药混凝沉淀的方式,实现了煤泥水闭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酸性矿井水用作混凝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无机混凝剂及PAM的混凝效果进行比较;还研究了酸性矿井水对饮用水,煤泥水,生活污水等的混凝效果,对工业废水中SS,COD的去除能力以及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等;此外还对酸性水用作混凝剂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磷的去除方法是以是否使用药剂法,即按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两种来区别。物理化学方法,以往是在下水或二级处理水中添加硫酸铝、氯化亚铁等金属盐,这就是通常的金属盐和磷反应后再去除的凝聚沉淀法。而最近流行方法是晶析(接触)脱磷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这种所谓晶析法的研究,已达到实用化阶段。由(结晶)晶析法形成脱磷,是使下水或二级处理水中PO_4~(3-)和Ca~(2 )因水氧化离子反应生成钙羧。它的反应式以10Ca~(2 ) 2OH~- 6PO_4~(3-)→Ca_(10)(OH)_2(PO_4)_6↓来表示。当钙处于过饱和状态,pH增高时,即会有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61-67
蓝藻水华严重影响水环境健康和用水安全,化学絮凝法能高效去除水中藻类。该文以铁盐和亚铁盐为混凝剂、磁性藻基炭(MAB)为助凝剂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确定了铁盐的最优投配比和MAB的最佳投加量,探讨了MAB对铁盐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助凝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铁盐最优Fe2+∶OH~-∶Fe~(3+)投配比例为2∶6∶0.3,投药量以[Fe~(2+)]计为1 mmol/L,MAB最佳投加量为30 mg/L。MAB提高了铁盐去除铜绿微囊藻及相关污染物的混凝效果,促进藻细胞与铁盐水解产物作用生成密实性更好的藻絮体沉淀物,并且具备良好磁响应性能的MAB有助于实现藻絮体的外磁场分离。水中藻细胞和MAB在混凝初期主要通过静电吸附的形式与铁盐水解产物Fex(OH)y作用,混凝中后期则主要通过无定形Fe(OH)_3的网捕卷扫作用得以沉淀去除。表征分析表明,混凝过程中铁盐水解产物与藻细胞表面活性官能团发生作用形成了新的表面基团,可推断Fex(OH)y及其高聚合体与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聚合物之间发生了共聚络合反应。  相似文献   

11.
陈源波  胡勇有  郭倩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0):3720-3727
探讨了阳离子强度(Na~+/Ca~(2+))对鼠李糖脂(RL)胶束形态的影响,并据此阐述了阳离子强度对RL作用下三氯生(TCS)在底泥-水相中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阳离子对TCS的表观溶解度和其在底泥-水中的分配无明显作用,但能通过与RL分子间产生的盐桥作用影响RL的胶束聚集程度及溶液的稳定性,使水相中的RL浓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RL作用下TCS的表观溶解度及其在底泥-水相中分配的差异.随着阳离子强度的增加,RL胶束粒径在Na~+溶液中先减小后增大,而在Ca~(2+)溶液中持续减小;RL溶液的zeta电位在Na+/Ca~(2+)溶液中逐渐减小,其溶液的稳定度下降.相比Na~+,Ca~(2+)与RL分子间的盐桥作用更强.低浓度Na~+(50 mmol·L~(-1))可促进RL胶束的形成,提高其对TCS的增溶能力,促进TCS从底泥迁移至水相,提高了TCS在水相的分配比例(K*d值从64.16 L·kg~(-1)降低到40.81 L·kg~(-1)(30 mmol·L~(-1)Na~+));但高浓度Na~+(50 mmol·L~(-1))会因盐析作用降低TCS的表观溶解度,并抑制其在RL作用下向水相的迁移.而Ca~(2+)在很低浓度下(1 mmol·L~(-1))就能与RL分子产生强的盐桥作用而生成紧密的胶束聚集体,致使RL沉淀,大大降低RL对TCS的增溶作用,反而提高TCS在底泥相的分配比例(K*d值从64.16 L·kg~(-1)提高到4987.76 L·kg~(-1)(30 mmol·L~(-1)Ca~(2+))).  相似文献   

12.
X332(X犯图810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原水胶体颗粒的研究/周勤(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1,加(4)一374一377环图X一87 对珠江水系原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处理,并利用准弹性激光散射技术(Pcs)对常规混凝和强化混凝前后水中胶体颗粒(小于0.45阿,)的大小与分布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搅拌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图1表4乡2X332以犯(X) 811城市供水藻毒索污染水平的动态研究/吴静…(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X)1,21(4)一322一325 环图X一58X33 .2(X犯的812氛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郑蓓  李涛  葛小鹏  林进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10,31(8):1813-1818
通过氯化铝(铝单体或初聚物形态Ala)、高Alb含量聚合铝(中等聚合形态Alb)、高Alc含量聚合铝(铝溶胶等高聚合形态Alc)和工业PACl(不同聚合度铝的混合形态Alabc)对某水厂沉后水实际水样进行烧杯混凝实验,依据絮体生长状况、浊度、UV254、颗粒数和过滤指数等参数综合评价不同铝形态的混凝作用效果,从而得出铝的最佳混凝形态.结果表明,高Alb含量聚合铝对浊度去除较好;而高Alc含量聚合铝对于颗粒物和UV254的去除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X740 .35 20000(科23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对油污泥的混凝性能/黎钢…(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化工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9,20(3)一51,54环图X一5 采用醋交换反应合成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粘均分子量260 x 104和电荷密度扔%),通过对油污泥的混凝处理试验,实现油、水与泥渣三相分层,油品回收率达到85%,分离出的水达到工业排放要求。机理研究表明,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不仅可以使粘土颗粒表面zeta电位中和到omv,而且有效地絮凝清除了粒径在20脚以下的微细颗粒。图3表2参7X741 .031 X55 200(心M24海洋石油开发中…  相似文献   

15.
聚季铵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治理煤泥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聚季铵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PQAAM在煤泥水治理中的絮凝沉降作用,说明该絮凝剂是一种质量优良的新型高效的阳离子絮凝剂,对煤泥水治理和环境保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TX-11混凝吸附剂是兼有混凝剂和吸附剂两种性质的药剂,在废水处理中对其被处理物发生混凝、吸附、凝聚、沉淀等作用。通过小试和生产使用证明,对Zn~(2+)、Ca~(2+)、Pb~(++)等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能够脱除,达到净化水质目的。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研究和使用的方法有中和法、硫化法、铁氧体法、离子交换法、置换法、离子浮选法、活性炭吸附剂、腐植酸吸附法、萃取法、膜分离法、转化法、蒸馏法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培养前添加Ca~(2+)和CO_3~(2-),使CaCO_3与接种污泥预结合实现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添加Ca~(2+)和CO_3~(2-)后由真空脱水和网格切割后得到的紧凑污泥颗粒称为物理颗粒污泥(PGS)。物理颗粒污泥进行培养后在15 d内完成颗粒化,具有浓度极高的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其值可达8 763 mg/L,且具有优良的总氮(TN)去除率。SEM-EDX分析表明:由许多富含Ca的球体构成的PGS可能是CaCO_3和污泥的混合物,在20 d时污泥中还含有丰富的Ca元素,包括CaCO_3。富含Ca的球体发挥了骨架作用,使PGS具有多孔结构,有利于营养转移和保持良好的沉降性,防止生物量的损失,并有助于提供更多的造粒载体。  相似文献   

18.
SBR不同进水中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人工配水、加Ca~(2+)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水源,在A/O/A运行模式的3套SBR反应器(R1、R2和R3)中培养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研究了其生化特性和启动过程的除污性能,分析了反硝化除磷能力,最后对颗粒化机理进行了探讨,重点考察了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启动过程中对COD、NH_4~+-N、TN和TP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R1~R3均在30 d内成功得到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平均粒径大于600μm,比重和比耗氧速率较大,含水率较低;培养过程中出水COD平均值低于40 mg·L~(-1),出水TN、NH+4-N及TP平均浓度低于1 mg·L~(-1);系统稳定后一个典型周期内试验表明,COD、NH_4~+-N、TN和TP的去除效果良好,对COD、NH+4-N、TN及TP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R1~R3中最大比释磷速率分别达14.34、8.32和2.32 mg·g·h~(-1)(以每g MLVSS每小时释放的P量(mg)计),R1~R2中最大比吸磷速率分别达14.13和2.34mg·g·h~(-1)(以每g MLVSS每小时吸收的P量(mg)计);试验结果表明,Ca~(2+)对颗粒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IPF-PACl混凝动力学研究:形态组成的重要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基于浊度脉动测定的混凝监测技术结合经改进的传统混凝烧杯试验方法 ,对具有不同形态组成的聚合铝 (PACl)产品的混凝性能进行了细致地研究 .结果表明 :聚合铝不同形态在混凝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混凝反应途径随预制后产品形态分布的不同而得到改变 .其中 ,A1b 是起电中和作用的主要形态 .PACl中A1b 的含量越高 ,其电中和能力越强 ,因此大大增加了颗粒间的碰撞效率 .然而 ,PAC2 5则表现出更为优越的混凝性能 ,在于其中A1c 含量的不同而引发“静电簇”混凝效应 ,导致混凝的快速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总还原硫(TRS)为考察指标,分析了基于厌氧-混凝-高级氧化工艺的中试系统各处理单元对转运站污水中恶臭物质的处理效果。转运站污水中,TRS总量为0.602 mg/L水,而经过厌氧、混凝、高级氧化等处理单元后依次为4.167,3.513,0.168 mg/L水。厌氧对含硫有机物的降解是恶臭物质产生的重要过程,混凝过程对污水恶臭去除作用很小。相比于混凝出水,高级氧化对恶臭物质去除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