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防苑》2006,(2)
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的地区,有许多不可思议而又难解的自然现象,使科学家们惊讶不已。首先从地理布局来看,北半球的几条著名大河,如我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和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等全都在北纬30度这个弧线的附近地区流人大海的。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处。在这里还有许多奇观壮景,仅存在我国大陆上的就有:驰名中外的钱塘江大潮和皖南的黄山、赣北的庐山、四川的峨嵋山以及新发现的湖南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展各类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和系统防治工作,在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之间,应当有一个客观的、共同的、可以进行相互比较的、定量的标准。虽然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所涉及的能量量级不同,但灾害本身所造成的相对能量扰动却可以相互比较。目前许多涉及某一特定灾害的学科,都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灾害级标度。以此为基础,我们建议,以某次灾害的灾害级和目前所知的这种类型的灾害中最大的灾害事件的灾害级的比值做为灾害强度的统一标度。这是一个无量纲数,可以称为灾害强度指数。例如,对地震而言,已知最大的震级是9,那么地震灾害的灾害强度指数定义为震级/9。  相似文献   

3.
漱玉 《防灾博览》2014,(5):44-49
美誉满天涯,无处不飞花的七彩云南是一片雄秀的沃土。在她39万平方千米幽美的画卷里,浓墨重彩的镶嵌着苍山洱海、元阳梯田、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旖旎风光。她玉带般纵横的江河,眼波般闪耀的湖泊流韵于雄伟壮观的高山之巅,蜿蜒于气势磅礴的峡谷之岭。灼热的火山、奇巧的溶洞、娴静的雪山、袅袅的温泉、丰饶的植被、别样的气候……她像一只多彩的凤凰腾飞于神州大地的云岭之南,秀逸神秘的风姿永远让人充满仰慕与遐想。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存在,依赖于自然赐予的食物、水和空气.然而,人类不惜代价的发展和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正在耗尽这个星球有限的资源.等待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在那个最坏的结局到来之前,必须重新定义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莱茵河畔的回忆 迎着清晨的阳光,勃艮第号考察船开始了一天的航行.20多年来,勃艮第号随时警惕着莱茵河上的污染事件,并对水质的细微变化做即时的科学检测.和往常一样,约亨·菲舍尔博士和他的助手开始采集水样以及生物标本.  相似文献   

5.
在灾难救援过程中,护士作为医疗救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代替。通过对我国参与灾难救援的护士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目前灾难救援护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灾难救援护士的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完善我国的灾难救援体系中医疗救护的灾难救援护士这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6.
授权管理是访问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以往对于RBAC访问控制模型的约束的讨论多是基于非时间特性的。具有时间特性的RBAC授权策略的研究对传统的RBAC模型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引入时态条件约束。从访问控制策略的数学建模出发,提出了对用户、资源、策略等的数学定义,设计出了基于时态角色的跨域授权策略规则,并用形式化的数学定义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观测事实概括了东亚沙尘暴的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用数学模型对抽象的概念模型进行了理论建模,并用数学模型的数值解讨论了东亚沙尘暴概念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从观测事实得到的东亚沙尘暴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与用气象学原理建立的沙尘暴数学模型的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沙尘暴形成机理概念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维尺度分析可以从一系列数据集的相似性信息中发掘其中的潜在结构信息,并通过样本点间的相似度构建相似矩阵,再将相似矩阵映射到低维欧氏距离空间获取新的特征的能力。论文以1980—2015年共36年的广西热带气旋逐日降水量为基础,综合考虑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预报因子,采用多维尺度分析的预报因子信息数据挖掘技术,以进化计算的遗传算法,生成期望输出相同的多个神经网络个体,建立了一种新的非线性人工智能集合预报模型,进行遗传—神经网络的广西热带气旋降水集合预报模型研究。遗传—神经网络的集成个体的输入因子是通过选出相关程度较高的数值预报产品的物理量场格点因子,同时网络的输出是通过多维尺度降维方法对初选预报因子群进行合理的降维处理来实现的。通过对2011—2015年影响广西的22个热带气旋共94个独立样本的试验预报的统计结果表明,对于暴雨以上量级的预报,广西89站的预报平均TS评分达到了0.3;同区域同样本的对比分析表明,新预报模型5年的TS评分比欧洲细网格的TS评分提高了15%以上;进一步对大量级的降雨落区的预报对比分析表明,新方案的预报效果比欧洲中心的预报更理想。  相似文献   

9.
绿水 《防灾博览》2002,(3):24-24
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蓝蓝的海水,荡漾着轻舟。地处地中海之弯的墨西拿城,有着得天独厚的美丽与宁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着平静悠闲的日子,林中的小鸟安祥地鸣叫着,岸边的岩石热烈地回应着海鸟多情的眷顾,没有谁会想到1783年的卡拉布里亚半岛的地底,正酝酿着一次毁灭性的大地震。 2月5日,晴朗的天空突然乌去密布,海风骤起,刚才还平静如斯的海湾,突然晃动起来,岛上的万物犹如魔鬼手中的玩具,参天的大树倒了,晃动着又爬起  相似文献   

10.
灾害复杂性的地理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学》2020,(3)
该文从地理学研究的视角,在形态结构、时空格局、演化过程、发生机制四个维度上梳理了灾害及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的表现特征:灾害表现形式及其后果的复杂多样,组成要素和影响因子多样的、多层次、多尺度的复杂系统结构,时空格局的规律性与意外的随机性并存,灾害系统演化的动态变化与不稳定周期性、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性与趋势的不明确性,灾害驱动机制的错综复杂。灾害系统的复杂性是由地球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所决定,这种复杂性可以运用灾害因果关系的DNA模型来解读,即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分别为DNA模型的两条链,相互作用就是连接两个链的氢键。这个双螺旋结构的自然与人类社会交互系统构成了灾害因果关系的基础,这意味着自然与人类社会两个要素本质上是交织和相互联系的,同时各自有自身的演化方向,灾害不是来自一个方面,而是来自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灾害是一个系统结构方式造成的现象,是系统发展的结果。灾害DNA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则奠定了灾害形式的复杂性、灾害时空格局复杂性、灾害系统演化、灾害驱动机制复杂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