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以2001和2012年攸县统计年鉴为依据,利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攸县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数据分析表明,2000和2011年攸县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2.289191hm2,3.10323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700243hm2、0.634828hm2,均处于生态赤字的状态,并在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做了动态分析,其中生态经济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44、1.088,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分别为2.848、3.376。总体来说2000和2011年攸县生态环境的供给不能满足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且不可持续状态加剧,生态经济多样性指数下降,针对生态环境供需不平衡、生态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的状况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攸县社会——经济——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铜山县2000—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综合考虑生态需求与生态承载力,铜山县目前社会经济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看,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不断下降趋势,铜山县生态可持续性水平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3.
马山县地处岩溶地貌非常发育的典型石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了解可持续发展状况,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马山县2014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得出马山县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沈阳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可以通过比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区域生态承栽力之间的平衡程度来衡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对沈阳市2002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2002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21hm^2,其城市生态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城市发展正以消耗自身生态资源和转移生态压力作为代价。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抚顺市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抚顺2007年的生态赤字为4.986 3hm2,其城市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抚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怀来县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论文基于对河北省怀来县生态足迹的测算,从供需平衡状况、供需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三方面定量分析了怀来县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①2001年怀来县人均生态赤字0.7245hm2/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已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亟需调整;②怀来县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供给以耕地为主,需求以化石燃料用地为主,可用于人类消费的可供生态空间类型结构较为单一;③人均生态赤字的存在,进一步揭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现状;④万元GDP生态足迹需求的区域对比表明,当前怀来县资源利用效率还较低。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2001年-2006年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从具体的生物量角度研究自然资本消耗的空间,为核算地区资本利用状况提供框架,进而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文章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模型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沈阳市2001年-2006年六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根据计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负荷超过其生态容量,生态承载严重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社会经济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为使沈阳市的生态建设可持续的发展提出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8.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辽宁省2000年-200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期间辽宁省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增幅达58.5%;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不变,造成其生态赤字不断加大,涨幅达73.7%,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辽宁省未来十年的生态赤字进行了预测。并根据辽宁省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提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对张家界2004年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以测度张家界旅游可持续能力。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人均旅游生态赤字0.0594 hm2,必须采取措施,合理使用生态资源,才能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靳之更  王敏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5):150-153,166
生态足迹从具体的生物量角度研究自然资本消耗的空间,为核算地区资本利用状况提供框架,进而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文章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模型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北京市、沈阳市、哈尔滨市等三城市2003年-2006年4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根据计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负荷超过其生态容量,生态承载均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社会经济处于一种不同程度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为使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的发展提出生态恢复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基础上,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大尺度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中的运用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其1991年至2008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陕西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033 1hm2/人的旅游生态赤字,其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提出未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态文明内涵和可持续发展本质出发,对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之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生态文明和尊重自然的认识,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评价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1990-2002年四川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着重分析了该省生态足迹、生态盈亏和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四川省十二年间人均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1.1421hm2/人增大到2002年的1.2795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639hm2/人减小到0.3327hm2/人,生态赤字逐年增大;人均生态效益逐年增加.结果表明:目前四川省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有所缓减.最后,根据生态盈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和消除生态赤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建设生态建筑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并介绍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及国内外目前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辨析持续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中国传统农业中所具有的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具体经验,介绍了生态建设的具体做法,总结了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对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平顶山市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斌  胡斌  郑继东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4):149-152,170
以平顶山市为例,依据生态足迹法研究其可持续发展,计算结果表明,2003年平顶山市的生态足迹为2.4118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2941hm2/人,人均生态赤字为2.0433hm2/人,其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6.5倍,反映了平顶山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并针对平顶山市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