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大井喷事故,不仅仅是一个高危行业的特殊灾难个案,其发生的背景与目前“安全管理体制矛盾、应急救援预案缺失、生产经营单位对生命的漠视”等众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大抵相似;事故中243个鲜活的生命,因喷涌而出并迅速蔓延的硫化氢毒气,瞬间定格在生命的尽头。一年后,我们再祭这一史无前例的井喷灾难,只是为了人们不再承受本可避免的戕害。不要让任何人无辜而死,无论是为了国家能源,还是个人金钱。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ALOHA泄漏事故模拟软件,我们可以模拟出不同的灾难环境,以便更好地识别和预防灾难发生。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灾难,我们还要结合当前环境有效预防灾难发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精确的灾难预测和评估,为灾难发生后的人员提供更有效的安全保障,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消防指挥员采取明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乌金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瑞 《劳动保护》2005,(7):35-37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煤矿事故”这4个字,就没离开过人们的视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煤矿重特大事故从小煤窑蔓延到了国有大矿。全社会对煤矿安全空前关注,以至于听到有人说,眼前最大的话题就是“房价涨,矿死人”。一场场恶性事故,一次次噩梦重演,一幕幕人间悲剧,如此恶劣,如此密集,  相似文献   

4.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或惊慌失措,或盲目逃生,应对乏术致使发生很多不幸。而如果人们掌握更多的自救知识,很多伤亡则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5.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或惊慌失措,或盲目逃生,应对乏术致使发生很多不幸。而如果人们掌握更多的自救知识,很多伤亡则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6.
<正>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或惊慌失措,或盲目逃生,应对乏术致使发生很多不幸。而如果人们掌握更多的自救知识,很多伤亡则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7.
欧盟民防机制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发生过程也不是孤立的,其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和区域的配合协调.为了应对跨区域灾难,我国政府付出了诸多努力以提高本国应急管理能力.然而,我国横向的管理碎片化问题仍然存在,大大影响了我国的应急管理效果.欧盟作为一个区域一体化组织,其民防机制涵盖多方参与者,跨国、跨区域协调功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研究欧盟如何成功协调各国在应急管理行动中的关系将为我国有效应对跨区域灾难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8.
《安全》2003,(Z1)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面对突发事件,社区应如何建立应急机制,构起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呢?就此,本刊采访了北京市民政局社区工作处处长、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温庆云先生: 问: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只是政府和科学家定事,还应包括公众在内的社会各方面。请问社区应如何建立“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新的进步和成效?如何建设更加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各类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更加有序、有力、有效地应对处置事故灾难?  相似文献   

10.
每年,全世界由于化学品爆炸引起的灾祸,令人触目惊心。数不胜数的化学品灾祸给人们的教训却是长久的。 化学品的“双刃剑” 合成自然界存在的或自然界没有的化学品,是现代技术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形形色色的化学品陆续问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着人们多样化的需要。但人类的享受物质文明的甘甜时,也在品尝化学毒品的苦涩。目前已知的化学品有700万种以上,每年都有1000至2000种化学品进入市场。这些化学品好比“双刃剑”,既造福人类,也潜在着人类自身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总会遭遇一些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洪水、飓风等灾难。这些灾难带给我们巨大的损失,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每每看到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灾区现场画面,无不让人垂泪揪心。然而,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在灾难面前人类从来没有向灾难低过头,而是奋起抗争。抗灾救灾是一个国家政府的职责,从各国应对抗灾救灾的反应和态度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该国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2.
闪淳昌 《安全》2018,39(7):1-4
正10年前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重大伤亡,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抗震救灾。2018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也是全国第10个"防灾减灾日",它的主题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这里,先回顾我国应对巨大灾难的历程,然后讲述应急管理理念。1我国应对巨大灾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庄严地向海内外宣布:“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设法制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在欧美各国,安全评价被称为“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价”。在日本,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改称为“安全评价”。或许是受日本的影响,在我国也多称之为“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庄严地向海内外宣布:“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设法制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团结力量大看到这幅漫画 ,首先想到的是 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起来抗洪救灾的壮观景象。有句歌词唱道 :“团结就是力量”。光有力量是不够的 ,还要有抗拒灾难的雄心和智慧 ,同仇敌忾 ,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面对不可抗拒的灾难 ,人类将怎样作出选择 ?这是一个难题。在世界历史上 ,也确实发生过几起巨大的灾难 ,如庞贝古城的消失 ,古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当时的人们无法扭转的事实 ,改写过人类发展的历史。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人类以他们的智慧和能量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灾难 ,推动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古老的中国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  相似文献   

17.
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提升是确保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火灾风险的增加,消防队伍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样的灾难和突发事件。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消防队伍必须不断强化其实战能力,提高对各类灾害的应对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76年的“7.28”对我们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者是个难忘的纪念符号,但对唐山人民而言是个深重灾难;“7.28”作为一个时间概念,不仅列入中国当代史的要目中,更被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列为近百年来全球第一大灾事.笔者在参加由国家地震局、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组织的“勿忘‘7.28’唐山大震灾,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专家咨询活动时,中科院院士、联合国特聘减灾专家谢礼立教授问我;你是否思考过“勿忘‘7.28’唐山大震灾”的真正内涵,现在大家一致反复强调的国人灾害意识差,究竟指什么…….我认为谢教授的话深刻,恰恰指  相似文献   

19.
皓月 《劳动保护》2004,(2):60-61
发生在浙江开化县的一起工伤纠纷案件,伤者因“为谁打工”这个简单的问题,历时4年,经历了1次仲裁、4次诉讼,厂方只承担了医疗费。4年后的今天,“为谁打工”中的“谁”终于水落石出,可讨回说法的伤者则无奈地说:“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但这公正来得也太晚了。为了打这场官司,我已  相似文献   

20.
从事多年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种生离死别的悲情场面见得也多了,自己的情感神经似乎有些麻木。直到有一天,这种灾难真正发生在自己的亲友身上,我才深切体会到死亡留给亲朋的痛是绵长隐忍、经久不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