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多少年来 ,上级文件、资料、讲话中所称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均为“伤亡事故”或“工伤事故” ,称发生火灾为火灾事故 ,发生爆炸称爆炸事故 ,发生车祸称交通事故 ;按事故程度称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国务院1991年3月1日以75号令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从标题上就明确了“伤亡事故”。近来 ,先是在一些媒体中 ,“安全事故”一词广为使用 ,后来在一些领导人的讲话中 ,在一些上级文件中也用起了“安全事故”一词。最近 ,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福州市区三年多前的一起公交车亡人事故的处理过程一直记忆犹新,这起事故曾有很多表象说明是一起机械事故,包括一些交警同行也这么认为。但经过严密的现场勘查和模拟试验,否定了几乎一边倒的“机械事故”论知。今天,旧事重提,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反思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安全生产事故可以看出,一些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许多事故发生前都是有苗头的,主要是安全管理者对已经暴露的安全隐患没有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工作中缺乏“立即就办”的紧迫意识,总是抱着自欺欺人的侥幸心理,致使小隐患拖成大事故,最终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2011年以来全国化工企业共发生12起重特大事故,全部发生在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事故反映出“一些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不到位,自动化控制、监测监控、安全设施配备还存在突出问题,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全国的各种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5万多起、死亡4.7万多人。7月份以来,吉林、四川、陕西、上海、广西等地又连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和事件。可以说,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工作,但事故仍然屡禁不止,触目惊心。这不能不令人警醒,发人深思。那么我们的一些同志是在靠什么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呢? 一日“靠会议防事故”。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我们各级部门从年初到年终,都开了不少安全工作会议,每次会议都有领导作“重要讲话”,然后是层层传达,座谈讨…  相似文献   

6.
王璇 《劳动保护》2008,(1):35-37
2007年对山东省来说,是个“多事之夏”。在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相继发生了3起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德州市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泰安市山东华源矿业公司“8·17”淹井事故灾难和滨州市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8·19”铝液外溢爆炸事故,共造成200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全国陆续发生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大连“9·10”燃气爆炸事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10·21”较大管道燃气泄漏爆炸事故、大连瓦房店市“10·24”燃气闪爆事故等多起影响较大的管道燃气爆炸(闪爆)事故,造成近百人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全国陆续发生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大连“9·10”燃气爆炸事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10·21”较大管道燃气泄漏爆炸事故、大连瓦房店市“10·24”燃气闪爆事故等多起影响较大的管道燃气爆炸(闪爆)事故,造成近百人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9.
黄柏 《劳动保护》2008,(1):72-73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后,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有些单位和领导压根儿就没把事故教训当回事儿,更有甚者,有的单位竟然还能在两年内“前赴后继”,重复发生“一样”的事故。请看下面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先后发生了几次重特大的煤矿矿难,笔者在与一些煤炭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职工聊天时,发现有不少的生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地认为,从事煤炭生产,发生事故是难免的。在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事故难免论”、“听天由命论”、“运气论”等等。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坚决刹住这种风气。须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交叉导致的,事故的控制预防关键在人,事故通过努力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然而,“事故难免论”则是不做主观努力,只讲客观原因,认为事故不是可控、在控,而是难控、未控。有的管理者甚至片面地认为,单位员工多、工作环境条件差、设备多、点多面广,作为领导又精力有限,所以出事在所难免。而一些煤矿工人也认为,我所干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危险系数大,“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再小心也会出问题,干煤炭工作,发生伤害算不了什么。这种看法,并没有揭示事故的本质,恰恰是对事故本质  相似文献   

11.
煤矿又出事了。8月18日,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辽阳镇河南村一村办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目前27人被困井下,生死不明。这是自8月份以来山西省继“8.11”大同杏儿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和“8.14”阳泉市无烟煤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后的第三起事故。面对这时隔7天共65人死亡、32人生死不明的三起事故,人们在悲痛之余,不禁要问:为何“亡羊”之后却不思“补牢”?引发山西省近期连续发生三起特大矿难的罪魁祸首均为瓦斯气体爆炸。试想,如果当山西大同“8.11”矿难事故发生后,全省煤矿企业能警钟长鸣,举一反三,那么后两起事故也许可以避免;如果当第一起矿难…  相似文献   

12.
<正>遏制重特大事故,是今年的关键任务。2016年,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32起,一些行业重特大事故不降反升。今年以来,截止到3月底,已经发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87人,同比增加1起,13人。自201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启动多地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各地政府监管部门、企业都通过分级分类监督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在高危  相似文献   

13.
近期在电网行业内的中压配电系统中,发生了多起中置手车式高压开关柜的人身设备的系列事故.影响较大的如江西省赣东北的“8·19”事故、湖南常德“5·15”事故和福建永安“1·11”误入35 kV开关柜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损失.这些事故的共同特点是操作人员误人带电间隔事故多是出现在母线PT开关柜上(PT柜是指母线电压互感器的配网开关柜,柜内包括高压避雷器、熔断器等高压设备.也有叫设备PT开关柜的,有的地方将PT标识成TV、YH,如图1所示).通过对上述3起事故的分析,找出这类柜型特征、缺陷、事故特点,制定有效的整改对策,可以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英喆 《劳动保护》2021,(10):50-51
近两年,我国发生了多起较大以上房屋坍塌事故。2020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重大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94万元;2020年8月,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聚仙饭店"8·29"重大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2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64.35万元;2021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6·19"较大民房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7人受伤;2021年7月,江苏省苏州市四季开源酒店“7·12”重大坍塌事故,造成17人死亡。上述4起事故中,3起发生在施工过程中,1起发生在经营活动中;从地区看,2起发生在城镇,2起发生在乡村。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六、七、八、九、十这五个月 ,在电气安全管理中被称为“触电高发期”。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这些季节所发生的触电事故约占全年的70% ,太原市1999年仅6~9月份就有5个单位相继发生6起触电事故 ,造成6人死亡 ,经济损失高达50多万元 ,其他居民用电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尚不在此统计之内。为什么触电事故多发生在这个“高发期”内?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夏季天气炎热 ,人体多汗、穿着较少 ,对地绝缘明显下降。特别是因高温而使得一些从事电气作业的工人不愿按规定穿着绝缘鞋、工作服等劳动防护用品 ,更增加了触…  相似文献   

16.
时政要闻     
三季度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山西大同杏儿沟“8.1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阳泉煤业集团三矿裕公井“8.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杏儿沟“8.11”煤矿事故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当即做出批示:“煤矿连续发生重大事故,遇难人数多,社会影响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查明事故原因、进行严肃处理的基础上,有必要加大煤矿安全生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重大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时有发生,一些行业、领域事故频发。特别是7月份以来,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很大。尤其以7月23日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为例,这起事故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事故,终年提心吊胆,要到除夕钟声敲响,才可报一年平安”。──几乎所有企业法人代表都这么对我说,“别厂出了事,听了也彷徨。 这安全生产真难管啊!” 去年深秋,我走马上任当了劳动局分管安全的副局长,第一件事就是翻阅“七·五”期间六年来株洲发生的20起重大与特大事故的结案报告。“不看不知道,看来看去有门道”。原来,这20起重大、特大事故,无一不是与企业存在“技术型”隐患和技安措施未跟上相关,结果是法人代表都免不了要承担责任。至于一些一般性事故,则多系操作者违章违纪,法人代表责任不大。可见,厂长经理们的…  相似文献   

19.
《广东安全生产》2020,(4):58-59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其事故法则基础上又深入研究,提出了“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第一要因,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10起是由于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20.
1.一起事故的分析 1988年9月23日,辽河油田某采油厂作业队在起油管作业过程中,因吊卡脱落,将一名井口操作工当场砸死。在调查这起事故时,辽河油田安全处参阅了前几年发生的3起类似死亡事故资料,掌握了事故发生的共同点,开阔了事故调查思路,做了有关模拟试验,找出了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分析认为:①油田作业队为野外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在起油管作业过程中,常有管扣虽已卸开,但“粘扣”、“别扣”情况时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上提油管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