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乎所有事故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大多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安全生产中起决定因素,而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安全管理中的首要任务。保持人的安全行为,改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是人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不是现成的,必须进行长期不断的培养。安全意识的培养分为作业前上岗培养以及现场作业的培养。本文将针对现场作业的场景从劳动保护、设备和工具、作业程序和环境整洁、人的站位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自我培养并建立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
安全是一种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他人生命最庄严的承诺。 人身安全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占有首要地位,我们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即要着眼于安全知识的灌输,又要着眼于安全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好比人的左右手,而安全意识则是人的大脑。  相似文献   

3.
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预防企业的事故发生,而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则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根基,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立员工安全文化层次渐近模型,分析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5个层次,即安全的无意识、体制约束下的安全意识、自我的安全意识、自我的可控安全意识、超越自我的安全意识。从中得出,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相互协作的结果。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标志,它需要良好的氛围,并且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本质。因此,培养员工安全文化意识对解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保证企业安全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华  杨晓煜  杨晓鸣 《安全》2012,33(8):33-35
企业安全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取决于员工的安全素质,员工的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理念的形成,而员工安全意识的好坏和安全理念的形成最终取决于企业的安全培训.企业的安全培训可促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岗位工作需要.根据海因里希法则,96%的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培训要素的实施正是着眼于此,通过强化、有效的培训,将安全理念扎根在每个员工的心底,转变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习惯;最终在企业中构建一种以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引导全体员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案例】山西农民王某,多方筹资150万元,承包了村里的一个小煤矿。小煤矿主体工程很快按标准建成,准备开挖。但该井属于高瓦斯井,必须配备瓦斯检测仪和便于联系的电话。王某因资金紧张,一时无力购买,便决定先加强通风,挖煤赚到钱后再配。开挖半年,煤矿安然无事。此时王某已经有足够的周转资金,但想想半年来没用瓦斯检测仪也平安度过,再投入一笔钱配仪器实在没必要,而且配了仪器还要年年校验,实在太麻烦,于是矿井配瓦斯检测仪的事就耽搁了下来。不料,三个月后的一天,通风系统出现故障,井下瓦斯浓度渐高,正在挖煤的41人中有人开始中毒倒下。因无法与地面联系,矿工在慌乱中升井,可为时已晚,结果28人中毒死亡。本案中,矿主王某不及时配  相似文献   

6.
关于安全意识的哲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笔者从哲学角度 ,对安全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剖析 ,探讨了安全意识的构成与运作机制 ,其中包括安全意识的结构以及安全意识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新世纪的安全观念 ,即拓展安全领域、以人为本 ,保障安全 ;以素质教育为本 ,加强安全文化宣传 ;以科技为本 ,创塑安全新貌 ,弘扬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7.
程承伟 《安全》1994,(4):5-12
本文主要讨论了人的意识与行为可靠性的关系、个人安全意识水平与企业的安全意识水平的测定方法及关系、影响安全意识水平的相关因素等。对班组之间、车间、企业之间的安全意识水平的测定及比较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连怀 《安全》2012,33(5):36-37
正安全意识是人脑对生活、生产等活动中安全观念的反应。安全意识能积极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为避免事故和差错奠定良好的心里预控基础。人要有安全的意识,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保证安全。正确的安全价  相似文献   

9.
张菊香 《江苏劳动保护》2014,(11):M0002-M0002
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在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时说,他们单位绝大部分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是过硬的,只是极个别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还有待提高,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人祸1996年5月21日,河南一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矿领导为了追求产量,将瓦斯传感器向下调了0.29%~0.4%!这样,即使瓦斯超限,仍能不停电、不停产,结果84人成了游魂,68人倍受“生”的折磨!人祸猛于天灾!生产安全事故哪起能脱开与人的“亲密”关系?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一个又一个的血淋淋事实,并没有使人祸的猖撅程度减低多少,事故如常肆虐,生命依旧悲泣。大多数事故,追溯原因,源  相似文献   

11.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消息,2003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25人,同比增加2起、死亡增加201人。在这14起特别重大事故中,煤矿7起、死亡360人;非煤矿山1起、死亡243人;烟花爆竹2起、死亡73人;消防火灾1起、死亡33人;道路交通2起、死亡64人;水上交通1起、死亡52人。黑龙江宝兴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月11日清晨4时40分,黑龙江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煤矿距离地面1700米处的作业层发生瓦斯爆炸。爆炸发生时共有36名工人在井下作业,除2人生还外,其余34人全部遇难。在事故发生前的2时16分到3时35分之间的70多分钟里,煤矿安…  相似文献   

12.
二胡  刘莉 《安防科技》2013,(8):39-3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成了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特别是家长带孩子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现状更是让人担忧。要保障儿童安全乘坐地铁,家人起着很重要的监管作用,需要从小培养小孩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在地铁这种公共场合什么是可以做、该做的,什么是禁止的,不该做的,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郑敬东 《安全》2003,24(5):34-34
1 安徽芦岭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说明什么 今年5月13日,安徽芦岭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86人死亡。媒体评论说,按照我国目前瓦斯防治能力,国有大型煤矿完全具备避免瓦斯爆炸的技术和能力,而且,该矿去年4月就曾经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3人死亡。如果该矿能够真正从那次事故中吸取教训,把瓦斯防范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该矿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那么,最重要的“漏洞”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刘洋 《劳动保护》2003,(9):32-32
本刊讯 (记者 刘洋)7月24日至25日,全国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在山西晋城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副局长赵铁锤在关于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报告中,对两年多来煤矿安全整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这些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国有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得到加强,综合防灾、抗灾能力得到提高。今年上半年,国有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3%和21.1%。其中瓦斯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和10.6%;3~9人瓦斯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3.3%和28%;10人以上特大瓦斯事故的起…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要在企业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职工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可从职工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安全管理素质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要在企业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职工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可从职工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安全管理素质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知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意识到底是什么?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方法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呢?安全意识是一种态度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安全意识是指人的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总和。  相似文献   

18.
编制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对1310名民航飞行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总体水平良好,其中87%的人员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安全认知、安全情感与安全意志3个维度发展不平衡,安全意志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维度;单位的安全教育、安全状况以及个人素质是影响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经常接受安全教育的飞行员,其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偶尔接受安全教育的飞行员;单位安全状况好的飞行员,其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单位安全状况一般的飞行员;飞行学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在职飞行员。建议采取创新安全教育、磨练安全意志、强化环境熏陶等措施,强化民航飞行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降低因飞行员原因引发的飞行事故率,提高民航的安全业绩。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是提高企业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措施,。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但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上下安全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这显然与党中央的意图、全国人民的意愿,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格格不入。事故的发生,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但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职工的安全意识问题。在企业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把的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就要牢固树立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职工正确的安全观念,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深刻吸取安全事故教训,强化安全主体意识,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Kingbowyu网友,你好!首先,可以肯定地说,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没有既科学又确定的答案的。原因是到目前为止,对什么是“安全意识”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举例来说,有认为“是安全思想”,有认为“是对身边危险因素正确判断、认识及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意识”,还有人认为“是安全知识和事故教训的认知”或者“是安全概念、想法和思路”等,不一而足。而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就更不知如何界定了,除了与本企业生产过程有关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外,新员工与老员工在所谓“安全意识”上有何差异?是否需要刻意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