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北京城市大气污染源的暴露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精确地估算产业部门不同类别与特征的大气污染源对指定区域的污染强度 ,采用暴露效率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以北京城区为例 ,应用大气污染扩散模型ISCST3,由污染排放数据、全年逐时气象数据以及市区人口分布 ,求得 1999年各污染源对北京市区SO2 ,PM10 ,NOx 等污染物浓度的贡献率和北京城区居民的暴露效率。研究表明 ,不同行业污染源导致SO2 暴露效率在 2× 10 -6~ 2 0× 10 -6之间 ,PM10 、NOx 暴露效率在 2× 10 -6~ 5 0× 10 -6之间。采暖 ,交通等行业部门的污染源产生的暴露效率较大 ,而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污染源 (电厂 ) ,由于远离人口密集区并且排放高度较高 ,因此暴露效率较小。  相似文献   

2.
复杂地形城市SO2扩散特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RAMS和大气扩散模式HYPACT,结合甘肃省-中科院科技合作项目"兰州市大气污染及对策研究"于2000年12月在兰州市城区进行的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通过资料分析与模拟计算,研究了兰州市冬季SO2的扩散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扩散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SO2时空分布特征,与同期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比较一致,模式模拟的SO2浓度分布的日变化与环流场的日变化紧密相关;模拟的SO2浓度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源的排放方式有关,污染源的排放高度不同,造成污染的高度也不同,高架源对地面的影响比较小,而中、低架源对地面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苏北盐城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输入是导致近海赤潮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文章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农田径流、养殖废水排放、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等几个方面,初步估算了盐城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负荷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盐城海岸带主要陆源污染源中,养殖水域氮磷排放总量为7641t和480t,分别占排放总量的75.1%、63.5%;其次为居民工矿的生活生产污水,其氮磷排放量为2083t和232t,占总排放量的20.5%、30.7%;农田目前看来不是盐城海岸带主要的陆源污染源,排放量仅占4.4%和5.8%。在当前海岸带陆源污染源治理中,除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养殖水域养分流失外,农村和乡镇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SO2排放量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工业SO2减排工作的重点。经济增长、经济空间结构变化、技术进步是影响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三个重要因素。在分析我国工业SO2排放量、排放结构、排放强度等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模型定量分解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技术进步这3个因素对工业SO2排放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中国工业SO2排放量年均增长48.7×10^4 t,年均增长率为3.2%,且2002—2006年增速加快;(2)分地区看,1991年以来,东部地区SO2排放量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中部地区略有上升,而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增加显著;(3)单位产值工业SO2排放强度在研究期内迅速降低,年均下降幅度为8.4%,对减缓SO2排放量的过快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4)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促进SO2排放量增长183.7×10^4 t,技术进步则平均每年使SO2排放量减少134.2×10^4 t,空间结构因素平均每年减少SO2排放量0.8×10^4 t。可以看出,长期以来,虽然我国的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经济规模的扩张使中国工业SO2排放量持续增长,对中国环境压力形成了巨大压力,同时,经济总量在不同地区的分配对SO2排放量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中。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内的垂直分布规律,2009年2月10—25日利用被动采样器在北京325 m气象铁塔10个高度(8、15、47、80、120、160、200、240、280、320 m)对SO_2、NO_2、O_3、NH_3和苯系物(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和二甲苯xylene)共8种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冬季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污染物浓度从近地面开始逐渐上升,在80—160 m以内的某一高度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200—300 m范围内,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浓度值与地面接近;200 m以下各种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比较剧烈,浓度极大值出现的高度有所不同,O_3、SO_2和NH_3极大值位于160 m,苯和NO_2极大值出现在120 m,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极大值在80 m处.污染物在不同高度富集可能与污染源排放高度、城市冠层的热动力作用和气象因素有关,区分这些因素的各自贡献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地区畜禽养殖业氨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排放因子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畜禽养殖业氨排放量进行估算和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畜禽养殖业氨排放量为21. 45万t,其中,非规模化养殖氨排放量占14. 03%,规模化养殖占85. 97%;长江三角洲地区肉猪、母猪、肉禽、蛋禽、羊和奶牛氨排放量分别占总氨排放量的41%、2%、27%、15%、12%和3%;从氨排放量来看,南通市和泰州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畜禽氨排放的地理重心,氨排放空间分布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趋势。从氨排放强度来看,居于前3位的是南通、常州和台州,氨排放强度分别为5. 47、5. 20和4. 04 t·km-2;氨排放月变化系数呈现夏季大(7、8月)、冬季小(12、1月)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北京市为案例,介绍一种包括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及区域环境影响分析等方法在内的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分析的整体技术方法,从而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分布及浓度分布特征、行业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地区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以及区域污染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等多方面特征,为城市大气污染的控制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对北京市的研究结果表明:对PM10,扬尘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SO2,采暖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NOx,交通和工业为主要当地污染源;对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石景山、朝阳南等工业区以及老城区对北京市的大气环境造成重要影响,为需要优先控制的地区;北京市周边污染源对北京环境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其中RM10的影响最大(高达47.3%),北京市应同时加强对局地污染与区域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评估华北平原种养一体规模化农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河北某种养一体规模化农场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根据《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排放系数,计算该农场运行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农场运行过程中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以CO_2当量计,下同)为32 528.02 t,其中农田生产系统排放占28.09%,养殖场排放占71.91%,其中粪便贮存管理、饲料生产和加工、肠道发酵及氮素生产和施用等生产环节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4.66%、21.24%、15.48%和20.08%。生产1 t小麦、玉米籽粒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 059.39和411.92 kg;生产1 kg原奶和1 kg按蛋白质和脂肪纠正的牛奶(FPCM)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04和1.14 kg,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生产1 kg活体猪、肉牛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2.58和10.00kg,与国内其他集约化养殖场的排放量相当。通过情景分析发现,种植生产中采取减氮(化肥)以及提高畜禽粪便废弃物处理能力等措施,加强农场氮素管理,改善饲料结构,可直接或间接减少农场水平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9.
气象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天津市为例,分析地面风场、大气层结及天气形势等主要污染气象参量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空气质量的相关关系;估算高、低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幅度;提出在天气气候分类的基础上,建立气象条件标准化分级,评估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水平的方法。研究表明:天津市采暖季高污染的天气形势出现的频率约为34%,而非采暖季高污染的天气形势出现的频率约为16%,ISCLT3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相应于相同的污染源排放数据库由于采暖季和非采暖季气象条件不同引起的SO2全市平均浓度的差异约在10%以上。污染源源强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高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空气污染的加剧作用大于低污染潜势的天气背景对空气污染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沈阳市大气中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季节差异和来源情况,使用URG-9000D在线监测系统对沈阳市2019年大气颗粒物进行连续的采样分析,并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进行污染物的来源解析.结果 表明,2019年沈阳市秋冬季节PM2.5质量浓度变化受相对湿度影响较大,冬季PM2.5平均质量浓度达到85.76 μg·m-3,细粒子污染较为严重.沈阳市大气PM2.5中SNA(SO42-、NO3和NH4+)所占比重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SO42-和NH4+浓度较高,而NO3-浓度较低.SO42-在夏季呈单峰型日变化,与NO3-变化趋势相反.春夏秋三季NH4+与SO42-、NO3-主要结合为(NH4)2SO4和NH4NO3,冬季NH4+主要以(NH4)2SO4和NH4HSO4的形式存在.沈阳市存在较强的SO2和NOx二次转化现象,且各季节中SO2的转化率均高于NO2.PMF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源对沈阳市大气污染贡献最大,夏秋季生物质燃烧和冬季燃煤源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恶臭污染评价分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臭污染的定量评价分级是评价恶臭污染状况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恶臭污染分级标准.在分析了国外臭气强度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韦伯-费希纳公式,计算臭气浓度与臭气强度的对应值,以臭气强度的嗅觉感觉和丰富的实验经验为依据,将恶臭污染程度初步划分为5级,并对分级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源监测采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气态污染源共同的排放特性及平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的概念,导出气态污染源监测中常用的三种采样方法: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限加合近似法。根据分析化学的要求,提出样品采集时间的设计方法。由此得出不同类型排放源的监测时间和采样频率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2008年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SO2及NOx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的设计为案例,从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方法学角度,提出并发展了一套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的模拟、城市背景浓度的确定、优化模型、传输矩阵、分区规划、等效排放、措施信息库等方法在内的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问题的整体解决的技术方案,为全国其它类似城市进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一种实例与参考,同时,研究的结果对北京市2008年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建立路面径流原位采样站,利用自制流量等比例采样装置,采集2009年3月-2010年2月的36场降雨径流,测试各场次径流SS、COD、溶解性COD、NH4-N、Pb、Zn和溶解态Pb、Zn的事件平均浓度(EMC),计算径流年污染负荷,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研究采样次数对污染负荷估算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从点源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出发,借助GIS的栅格与数据库运算功能,结合自已设计的推算流程,对兰州市大气污染物SO2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经检验,该方法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出兰州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较应用实测值进行插值的方法简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Pollution Taxes and Pollution Abatement in an Oligopoly Supergam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an emissions tax on the incentives for oligopolists to acquire alternative pollution abatement technologies. The analysis is conducted in terms of a repeated game an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ar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he firms may reject the option of acquiring the pollution abatement equipment, even when this lowers their production costs.  相似文献   

17.
河湖相连水系水体污染控制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水系河湖相连,湖荡密布。以滆湖—太滆运河、漕桥河—太湖为例,分析了该区域水系特征、生态状况、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河湖相连水系污染治理控制方案。通过加强流域污染物的源头控制,削减污染负荷,控污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提高湖荡自然净化能力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拦截并净化水系入湖污染物,为入湖河流提供清洁水源;对入湖河流集水区各类污染源进行治理,拦截和控制沿线污染物进入入湖河流,建成清水河道,提高入湖河流自然净化能力,使污染物在入湖河流运移过程中进一步削减,在河湖连结处等关键水域构建强化净化污染物的生态拦截工程,再次削减入湖污染物,并对水系各污染控制要素进行系统调控和优化配置,在上游地区构建太湖污染防控和水环境保护的安全屏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国情,从社会、经济、技术角度提出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应首先着手解决实际问题和今后将要实施的行政管理策略及技术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污染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作为重要的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食品包装、医疗器材、儿童玩具等产品中。研究表明DEHP在水、土壤、空气等各个环境要素以及食物、饮用水中已被普遍检出,并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DEHP的环境暴露和毒性效应的研究成果,总结了DEHP在室外大气、室内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食品和饮用水中的污染现状,并对DEHP的替代产品进行总结;此外,本文深入探讨了DEHP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以及对生殖发育、肝脏、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健康毒性效应。最后,结合DEHP在环境暴露调查和毒性效应研究方面的不足,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DEHP的环境暴露调查,制定相关环境基准值与标准限值,开展慢性生态毒性效应和人体健康毒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