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劳动保护》2011,(7):120-120
编辑同志:我父亲曾开了几十年大货车,退休后不愿闲在家里,和一个体车主赵某签了协议,给赵某开出租车。赵某的私家车挂靠于一公司,以公司的名义运营,赵某与公司签有“挂靠期间车辆发生事故,造成一切损失均由车辆所有人自行负责”的协议,赵某每月向公司支付一定的管理费。在今年4月的一次出车中,我父亲在超车会车时,与一辆货车相撞,他也在事故中受伤。公司以我父亲与赵某签有协议等为由,  相似文献   

2.
父亲退休的时候,已经满头花白了,像是重阳时节一棵枝头霜重的劲松。 如果要为父亲从教四十二年的“天下桃李”做个统计,从身居要职的官员到普通的平民百姓,可以用“数以万计”来论。有时,我们在家谈论起某人某事,父亲会不经意地插上一句“嘿,那人是我学生呢!”那时父亲脸上的表情是骄傲和满足的。  相似文献   

3.
几个朋友学开车,交了学费却嫌驾训班的教头不好伺候,拼老命给我戴高帽子:老哥你技术一流啦,老哥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我们一块到野外做有氧运动啦。死缠烂打要我陪他们练车。 正逢长假,闷在家里也是下雨天打孩子,况且我这人本来就有些好为人师,干脆就汤下面就坡下驴,给他们当教练去吧。于是两三部车,  相似文献   

4.
峡谷救援     
刘云  有利  培元 《安全与健康》2009,(10):29-29
全国严查酒后驾车,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很受关注。 问题一:吃酒炖菜肴会成“酒后”吗?吃解酒药有用吗? 读者陈先生昨日打电话咨询:我喜欢吃一些用酒炖的菜肴,比如“佛跳墙”之类的。自己在家里也常做“酒炖蛏”之类的吃。吃完这些上路会不会变成酒后驾车呢?  相似文献   

5.
小翟是我的一位北京兄弟,车开得好极了。怎么好呢,好到了“蝎子尾巴,独(毒)一份”的地步。他今年流年不利。先是给家里的几只狗劝架,劝着劝着竟然把自己的腰给劝扭了;再是去内蒙出差,酒后沐浴,在盥洗室滑了个大马趴,一跤摔折了右胳膊。就是这样,他还能够连续好些天吊着膀子驾着车,一路用左手挂挡换挡,  相似文献   

6.
全国严查酒后驾车,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很受关注。 问题一:吃酒炖菜肴会成“酒后”吗?吃解酒药有用吗? 读者陈先生昨日打电话咨询:我喜欢吃一些用酒炖的菜肴,比如“佛跳墙”之类的。自己在家里也常做“酒炖蛏”之类的吃。吃完这些上路会不会变成酒后驾车呢?  相似文献   

7.
“又揭桥了!”“又坍了一座楼!”这种事近两年似乎已不那么骇人听闻了。人们只是叹息几声,再隔靴搔痒地骂几句娘,还会庆幸这种天灾般的人祸没掉到自己家里。可是,然后呢?除了过上半年一年后再看到报上电视上有几个面目未必很狰狞的人物被判上几年十几年,除了对根本就不认识也就无从直接关心帮助的孤儿寡妇偶尔一示并无实际意义的同情,除了进山拜庙在家求佛听盲流模样的半仙信口胡扯些避祸之道,就没别的能干了吗?不是说要把证据确凿的读职者、贪污犯判个“斩立决”,拉出去“嚏”地一下,让人解恨;也不是说想给受害的苦主赔个上百…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家庭有了钱,最大的去处就是搞装修。装修的费用几千几万是个无底洞。有钱又有兴趣装修一下,对自己无疑是件乐事,对国家也有好处,何乐不为?现在的问题是在这般装修热潮的冲击下,那些无钱装修或不想装修的人,心里也感到了压力。 其实家里铺什么地板并不那么重要。潘美辰的歌唱得好:“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家是休息的地方,是最温暖的地方,是最随意的地方,却不必是华丽的地方。中国有一句老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指的就是家庭的温馨和随意,比什么华丽都宝贵。因此,如果有条件,把家里装修得光鲜些固然好,如果没有条件装修也犯不着为此而发愁。 本来很舒适的家,因为别人搞了更新的装修而局促不安起来。家里本该是放松的地  相似文献   

9.
毅杰 《安全与健康》2004,(22):25-25
帮助老人,甚至还把老人接到家里,很多人都感到实在不可思义……可他只是笑呵呵地对人们说:“谁又不会老呢?”他就是鼓楼区个体司机林新,而他所开的车.乃是一部货运龙马车。但他就是用这辆车.为老人服务了十几载。他说,只要有心,开什么车都一样,都能实现他为老人服务的情怀。他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敬老情怀,  相似文献   

10.
情怀     
也许这是天意,你干上了安全监察这一行,这件事连你自己也没料到。想当初,你还真有点轻视安全监察人员呢,咱们几个朋友曾在私下窃笑道:“专挑毛病,多管闲事”。这回轮到自己了。一晃几年过去,你由一个外行变成了内行,想起当初的窃笑语,真还有几分感慨。还别说,干...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个朋友,多年前就有买车的打算,但总觉得如果现在买车,价格上肯定要吃亏。心里很矛盾,这个“心结”折磨了他好多年。车子降价不象别的,一降就是大几千,甚至上万。或许等不了一年,甚至几个月车价就会往下降,还是再等等吧。于是,他一等就是五年。等得人家都有了自己的车,他还在披星戴月挤“公交”。终于,他今年春节后下了决心,义无返顾地买了一辆“东风标致”。在体验了驾驶的乐趣后,他后悔地说:“买车等啊等,误了我青春!”  相似文献   

12.
巷道的棚子会唠嗑苏殿玉天下的奇闻怪事就是多,巷道的棚子唠开了嗑。(白)“啊?”它们也会唠嗑?”“哎,要不咋叫奇闻怪事呢!”棚梁棚眼哥三个,大哥棚梁首先把话说:“老二老三你们两个说说看,咱的重要任务是什么?”老二说:“保护矿工的生命是天职,无论多么危险...  相似文献   

13.
有一则笑话说,古时有一人,好吃急食。妻把饭端上,他便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每次都被烫得鼻涕眼泪直淌,嗷嗷乱叫,痛苦不堪。妻问他:“您等一会儿待饭稍冷一些再吃不好吗?”他便回答:“吃急食是我家传统,我爷爷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伯父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父亲亦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也将因此而死,你要早作准备。”妻说:“那您不能改改吗?”答:“我是传人,这一传统怎能在我这儿失传改变呢?” 睢,笑话中的那个人愚得可以,自己的祖父、伯父和父亲业已因吃急食死了,自己也屡屡深受其害,且明知自己必将因此而死,但仍不思悔改…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一,父亲开着刚刚学会的电动三轮车给我家送来了半车大白菜和一袋子豆馅馍。一到家,父亲就乐呵呵地对我说:“现在的人真能,车充上电就能带着你跑,一按电门想去哪去哪,比那大架子的自行车方便多了。”妻子边卸东西边说:“上次回去只不过随口说说,没想到你们还真蒸了豆馅馍送来,没少麻烦吧!”父亲说:“这孩子还学会客气了,豇豆是咱自家地里种的,只需要和和发面,费啥事。”正在屋里写作业的女儿听到父亲的声音,飞快地跑出来扑到父亲怀里。父亲在她的小脸上亲了又亲。  相似文献   

15.
安全内当家     
在黑龙江省鸡西小恒山煤矿团结委,有户徐氏人家,家中有三个采煤工。父亲徐道全已在井下度过30个春秋,两个儿子也有六七年的工龄。他们不仅是生产骨干,年年月月出满勤,而且从没受过伤,出过事故。什么原因呢,矿领导说,这得给那个内当家韩秀芳记一功。 韩秀芳是徐道全的老伴,今年48岁。她常说:“矿工出不出事故,和家属有很大关系。”在家里,韩秀芳跟他们父子三人约法三章:在家休息好,班前不喝酒,班后要汇报。 为了让丈夫和儿子休息好,除非休息日,她从不让他们千家务活儿,挑水、劈柴、种菜,一人包。一次她出去六七里地打猪菜,一个邻居说:“你咋…  相似文献   

16.
<正>她十五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车祸。家里塌了半边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从小她就是父亲最宠爱的宝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那个沉闷的夏天,她封闭了自己,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她看着母亲依然衣着光鲜地上班下班,和别人谈笑自如,心就像被针尖刺了一般。她不明白,难道父亲的离去在母亲心里竟然没有留下丝毫痕迹?父亲去世后她的生日那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上市场买东西,说要热闹热闹,并且叮嘱她放学后把要好的同学都请到家里来。晚上,她独自回来,看到家里流光溢彩、人声鼎  相似文献   

17.
我今天来,着重是想讲一讲抓管理和打基础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一是左己部分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已经讲了:“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已成为我们带来发展的‘瓶颈’和‘拦路虎’,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二是部党组的“三抓一加强”目标,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抓基础管理,所以说这也是“三抓一加强”目标的具体要求。三是新的形势与任务给我们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四是院所同志有这个迫切要求。我们提出了“建一流院所”的目标,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劳科院及各所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部领导和司局同志的表扬,在国内乃至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劳动保障研究领域开始产生影响,可以说是“名声在外”了。比如何平,前几天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的字幕上已打出了“中国社会保险专家”的“头衔”。说明我们在研究领域的地位、成果和作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说明我们的言论已经具有了相当程序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时下乘坐出租汽车美其名日:“打的”,而过去叫“包车”。说到这里我就想起自个在三明读书时“打的”和儿时与父亲包车的故事。 1977年,我在三明师范读书。一日周末,于三明郊区同学家晚宴之后,已是满天暮色,一街灯火,公共汽车也不知去哪儿了,无迹可寻;无可奈何,只好“打的”。相送的同学,面对街口一辆时髦的“桑塔那”大“的”,执意要为我打之,被我百般劝阻,婉言谢绝。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年”和“攻坚年”.刚刚结束的全省安全生产会议上仇和副省长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上狠下功夫,见到实效。可见,“落实年”就是要“抓落实”。“落实”这一环节抓不好,再好的决策、制度、措施都将是一纸空文。近年来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地区和单位,有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工作不落实。工作不落实,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怎样使“抓落实”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5年2月的一个寒冷夜晚,深圳南头城小学二年级学生袁媛正在家里写作业。到客厅打水喝的时候,发现父母双双躺倒在沙发上,厨房里有浓浓的煤气味。看到这情景,袁媛立刻联想到在学校学到的煤气中毒的知识。她临危不惧,按照学校教的知识,迅速关上液化气罐阀门,打开门窗,然后跑到室外用父亲的手机拨打110、120报警。这样,她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将父母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派出所的民警很有感触:“这孩子的冷静和急救能力,就连不少成年人也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