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晋海 《环境导报》2001,(1):15-17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制度对于保障环境侵权受害人的利益有着重要作用,对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制度作出分析,指出其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制度对于保障环境侵权受害人的利益有着重要作用。对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制度作出分析 ,指出其不足 ,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本概念释义 《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4.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是环境民事责任的重要手段,环境损害赔偿具有特殊性,其实现要关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体系着手,分析了中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现状,包括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前提、范围、方式等问题及国外的立法实践。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完善并构筑中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  相似文献   

5.
章分析了法学界对于“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不同主张,提出了在“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中应包括“行为的违法性”,对“行政合法性”能否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作了简要论述,就如何完善“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6.
《民法典》的“绿色原则”及各编中绿色条款共同构成我国民法典的绿色规范,“绿色原则”的责任属性贯穿整部民法典,在总则部分、物权编、合同编以及侵权责任编均有体现,但是在后《民法典》时代,民法典中的环境民事责任也存在责任内容含糊不清、适用范围不明、民事法律后果缺失等不足。绿色原则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已有所体现,但仍有完善必要。本文从责任视角出发,对《民法典》中的绿色原则进行功能上的体系化解读,并结合司法解释、环境法典和司法实践进行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侵权行为抗辩事由是由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和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派生出来的。环境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对其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认识在学界已逐渐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机制进行调查分析,剖析了中国在环境损害赔偿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研究提出中国环境损害赔偿机制主要应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基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和传统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同时重点探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中最难解决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保险费的确定以及环境损害索赔程序制度的完善,使中国环境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环境侵权的立法缺陷,如在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环境侵权的责任方式以及环境权的法律地位等方面还不尽完善,合理,探讨环境立法中需建立和完善的相关制度,如团体放讼制度,行政救济体制,责任保险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原则是环境侵权法律救济制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环境侵权的特点,从有效救济和全面考虑的思路出发,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原则应该是:环境(权利)保护与经济发展兼顾,受害人保护的适度倾斜,事先救济与事后救济并重,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指出应当同时从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环境权;明确和界定了“救济”的含义,并进一步指出环境权救济法律制度包括 环境民事救济法和环境行政救济法两大部分。而前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民事排除和环境侵权损害的民事赔偿法;后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行政排除法、环境侵权损害的行政补偿法、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法、环境行政权损害的国家赔偿法等。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尚未制定专门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由环境保护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涉及环境侵权赔偿或者补偿的相关立法以及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典型判例构成的法规体系,为环境健康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从《超级基金法》、《詹姆斯.扎德加9.11健康与赔偿法案》、《联邦侵权赔偿法》和《联邦雇员补偿法》等立法以及Sterling诉Velsicol化学公司案、普莱斯诉美国海军案等判例中总结的美国经验主要包括:适时制定专门立法;建立损害赔偿社会化机制;适用惩罚性赔偿机制;科学确定赔偿范围和数额;明确公职人员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基于自身国情,充分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加快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未对“环境污染”一词给予明确的定义。通过一起案例,从法理上分析“环境污染”并给予定义,并从民法上的相邻关系出发分析研究目前国家环境法律没有明确认定的环境污染案件的民事责任调处原则,以指导一般污染纠纷的调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的环境侵权问题在我国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最热门的话题,其中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免责事由,民事救济和诉讼时效是其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施工产生噪声、粉尘、振动等环境污染。因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分属不同主体,对其在承担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方面的存在的不同认识。应根据法定情节确定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或由建筑施工单位承担责任或两者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日本八大公害案件的裁决对日本环境法发展的影响,如法制思想的转变,判例的应用,民事责任制度的发展以及环境管理机构的完善等,讨论了其对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环境权探析及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权是社会生产、生活发展提出的新主张,是人类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化的产物。文章对环境权提出的时代背景、环境权的内容和特点作了分析。通过对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项法的分析,阐述了我国环境权保护的主要法律依据。最后,通过对我国《民法通则》的分析,说明和比较了香港地区和内地地区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异同性。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侵权问题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基础,但在责任构成,举证责任、赔偿范围,责任方式与救济途径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缺陷,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一些先进做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