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作为海滨海岛类风景名胜区,目前三亚市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主要通过定性评价来简单评价其景观与视觉影响的问题,没有对其景观与视觉影响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本文通过提出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进行视觉影响评价的相关步骤,采用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三亚鹿回头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为实例,最终对三亚市旅游景点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刘丽  牟瑞芳 《交通环保》2005,26(1):26-28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交通工程景观影响进行了分析。文中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公路为例,对景观影响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交通工程(公路、铁路)的景观影响评价程序、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唐山市南湖生态示范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的南湖生态示范区,对唐山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人工景观其敏感度较高. 根据历史资料、遥感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动态监测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该区域进行景观分析和生态风险分析. 以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为受体,对南湖生态示范区主要生态风险源进行分析和识别,包括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和污染. 选择景观生态学中的指数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对风险源可能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失进行度量,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源的权重. 利用GIS将该区域划分为351个斑块,利用综合生态损失度和综合风险源概率,计算各风险小区的风险值,并根据风险值分级,绘制该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图,完成南湖生态示范区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为该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万泉河口博鳌镇(亚洲论坛会址)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生态基本特点,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及生态风险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分析,讨论了该区域开发建设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开发建设的强弱是导致博鳌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5.
景观评价是国外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乡的视觉景观和声景观质量正面临深刻变化。选取具有明显城市-乡村梯度的代表性景观,通过景观现场调查和室内评价测试,剖析了城市-乡村梯度下景观的视、听属性和人群的景观视、听及综合认知评价的变化,并探讨景观属性变化对认知评价的影响,以及视觉景观认知评价、声景观认知评价与景观视听综合评价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沿城市-乡村梯度,视觉景观由人工景观逐渐过渡到自然景观,声景观由人工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生物声和地质声为主,声级水平随之降低。(2)景观视听评价结果总体上随人工影响程度大小的下降而上升。(3)景观视听综合评价受视觉景观认知评价和声景观认知评价的共同影响,其中声景观认知评价对景观视听综合评价的贡献明显高于视觉景观认知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景观(包括森林景观)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纳板河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分析。对景观结构、景观的异质性与多样性、景观的动态性与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对景观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已成为人们出行广为采用的交通工具,铁路沿线景观也成为环境生态恢复的研究热点,其中景观评价在提升资源价值、挖掘景观潜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以汉冶萍铁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沿线景观资源的调查与构成要素分类,结合其沿线周边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特性、铁路发展史等铁路工业遗产的相关资料,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汉冶萍铁路沿线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视觉美学、景观生态环境、景观人文环境和景观功能四个方面,利用GIS技术对汉冶萍铁路沿线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研究区景观综合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可为衡量汉冶萍铁路沿线景观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3S技术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由定性评价转向定量预测,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文章以灌阳至平乐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制作了公路沿线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对高速公路建设前沿线景观和建设后沿线模拟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并进行高速公路修建前后景观指数计算,分析了高速公路修建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导致景观格局的改变,景观异质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板河自然保护区景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景观(包括森林景观)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纳板河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分析。对景观结构景观的异质性与多样性、景观的动态性与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对景观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规划环评中景观非生态功能影响评价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涛  王海  邱全毅  刘江  杨职优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0):1320-1327
以景观概念作为融合自然与社会、科学与美学、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点,研究了景观非生态功能的内涵及其评价技术理论框架,从景观功能中提炼出景观非生态功能概念,初步完成景观非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技术体系设计突出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影响预测的科学性.以人感尺度下的评价对象——景观单元概念为创新点,该评价体系补充并完善了现有景观评价体系的技术链条,在保证评价精度的前提下,简化并规范了评价工作流程.该评价体系沿用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所广泛采用的现状评价、影响源分析、影响预测评价及措施建议的技术思路,基本能满足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以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规划环评为例,验证了该体系的可操作性,为我国规划环评在景观评价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景观环境质量评价是新兴的一种环境评价.本文简要介绍了景观环境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法、心理物理学方法、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等距离专家组目视评测法(EDVAET)的基本思想和特点.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运用于景观环境评价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展望了景观环境评价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景观生态学在铁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学新的研究课题。文章从景观视点出发,分析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在铁路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为拟建铁路生态环境评价区域的确定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和预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从景观层次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恢复措施,为铁路建设生态环境评价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景观健康及其评价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系统健康是环保领域新兴的、正崭露头角的科学,将生态系统健康科学应用于景观评价是基于人类管理景观严重受到威胁和趋于退化的现实。在论述景观健康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对景观健康进行整体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体验模式的景观美学评价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景观美学评价的主观特性,虽经五十多年的探索,各国学者仍未能就景观美学评价的理论达成共识。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更由于其凸显的主观元素而被多数研究者排除在科学评价体系之外。文章综合应用生态学、心理学、美学、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学科的知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探究了该评价技术的科学合理性。研究以武汉后官湖地区为个案,采用网格布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运用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完成对研究区的景观美学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景观美学评分等级的分布与其景观元素类别的分布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评价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另外,结论分析了该技术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方法上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余荣姿  刘朝晖 《交通环保》2004,25(4):26-28,48
对立交景观设计的内容、原则、立交的规划布局与总体造型、立交线形景观设计、立交桥跨景观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快速路景观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道路景观影响评价发展状况和意义,给出了城市快速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针;结合常用的景观影响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工程实践中时间性、准确性要求形成了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景观影响评价方法。在该方法中对指标的概念和标准化处理方法做了改进,计算函数更为实用和完备,并充分考虑了公众关注度的因素,体现了观念的更新。最后给出了对视觉影响的缓解措施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思茅目前开展景观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大辽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湿地景观格局分析是湿地生态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最佳分析粒度是景观格局分析准确性的关键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利用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和信息损失评价,确定了大辽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的最佳分析粒度为60m.在该粒度下,选取反映空间组成和空间构型的指数,进行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①大辽河流域湿地景观主体为水田、...  相似文献   

19.
景观影响评价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景观影响评价的一些发展和意义,提出了景观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针对景观影响评价的特点,介绍了透视图法、叠图法、制作模型法和计算机显像法4种景观影响预测的手段最后针对我国景观影响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善的建议:从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上突出景观影响评价的地位;加强景观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注重景观影响评价专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