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据国家环保部公开数据,全国每年遭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相当于广东全省一年的粮食产量,可以养活常住珠三角的4000万人口。而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土壤污染,亦可算全国之最,令百姓忧心恐惧的镉大米、痛痛病就来自此区域。应该怎样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和污水灌溉导致的土壤解毒?湖南环保领域唯一上市企业——湖南永清环保集团,经过十几年的科研和实践,成功开发出重金属污染土壤离子矿化稳定化技术,这项技术可  相似文献   

2.
文摘     
<正>我国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粮食等于4 000万人一年口粮5月24日,由中国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蓝皮书显示,中国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的面积约333万公顷,很多地区土壤污染严重,特别是大城市周边、交通主干线及江河沿岸的耕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严重超标,造成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据测算,当前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相当于4 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相似文献   

3.
<正>日常中人们排放的废物对水资源的污染逐渐增加,很多地方水资源都受到污染,对当地居民及城市供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突发性水资源污染的应急监测质量管理进行研究,找到相应的对应方法解决污染的影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突发性污染十分严重,主要就是我国水资源环境的监测没有创新,很多时候在监测的过程中,以常规的监测为主,通常以反映水源的总体质量为目的,这样的监测手段不能良好的控制突发性污染的  相似文献   

4.
<正>流域突发性水污染是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中重要的污染类型,发生频率逐年增高,给我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造成了重大影响。据调查显示,在2012和2013年的重大水污染中,突发性水污染占有重要比例,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化学污染物的泄露,如硝基苯水污染、镉污染等。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风险区划现状流域突发性水污染的危害严重,因此要加大对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风险的分析和区划力度,以保证将污染危害降到最小。通过对流域突发性水污染进行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5.
广州城市土壤砷的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广州市城市土壤表层(0~10 cm)426个样品,研究土壤A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土壤的As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土壤砷质量比变幅为1.40~144 mg·kg~(-1),平均值为17.4 mg·kg~(-1).各行政区中,土壤砷平均含量和中值均是越秀区和荔湾区最高;各功能区中土壤砷平均含量以城市公园为最高.根据污染指数判断,有37%土壤样品受到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各行政区中越秀区和荔湾区土壤砷污染最严重,各功能区中城市公园土壤砷污染最严重.城市历史和工业活动与城市土壤砷污染密切相关,建议密切关注城市公园土壤砷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沈阳辉山明渠中上游污染水质评价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城乡结合区域的辉山明渠中上游渠段的11个采样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其整治对策。结果表明:CODMn、CODCr、BOD5、NH+4-N、TP、TN这6类指标均为重度污染,其中1-3断面污染最严重;溶解性有机物和营养性物质氮是辉山明渠中上游主要污染物;除1-1断面外,其余10个采样断面的综合水质级别均为劣Ⅴ类,且8个采样断面水体已黑臭;点源和面源等复合污染源使辉山明渠中上游水质污染严重,这是城乡结合区域河流水质污染的主要特点。最后探讨了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实现农业流域和景观流域完美结合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湘江干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为研究湘江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风险,在简要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及国内外研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应用200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湘江干流主要断面进行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断面中,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Pb>Hg>NH3>酚;化学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As>Cd;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超过非致癌物质;污染最为严重的为松柏断面,其次是五星断面和三叉矶断面.湘江干流衡阳以上江段水质良好,衡阳以下江段水质较差.研究对湘江干流水污染防治方略的制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苏稽河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农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内水污染问题日渐严重,流域水污染防治已是一个热点.以四川省乐山市苏稽河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流域的水流、水文、污染物特征和相关的调查资料对该流域水质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苏稽河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根据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出各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最大允许排放量以及达到控制目标需削减的污染物量,并根据该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湿地生态环境较好,但近年来受到农村面源污染较大影响,加上降水逐年减少,导致入湖河流以及湖泊的自净能力下降,使得湖泊氮磷浓度持续较高、湖泊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深。鄱阳湖流域水环境农村污染来源生活污水成为鄱阳湖流域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水环境污染源。鄱阳湖流域各地、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原因,重庆市一大批老工业企业环保设施落后,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废水、废气、废渣。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此,重庆市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决定将污染企业陆续搬迁出主城区,对企业进行环保工艺改造后异地安家。然而,许多搬迁污染企业遗留的土地,特别是一些化工企业用地,已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1.
流溪河水质评价与监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溪河水源1997-2003年连续7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有机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流溪河水源的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逐年升高,水质逐年变差,尤其近3年来出现重污染现象,且各断面在枯水期受到的污染最严重;其次为丰水期;平水期受到的污染最轻.最后提出了加强有机污染监控和保护流溪河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四川省乐山市茫溪河流域的概况,对该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在对流域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得出流域的主要污染为城镇生活污染源.计算了茫溪河的水环境容量,并据此提出水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并根据茫溪河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城镇生活污染源、面源和工业污染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湘江上湘潭马家河水上加油站油污染的环境风险,并探讨了防治污染风险的对策与措施。研究发现正常处理情况下,油污染对湘江水质影响非常小,但是在非正常排放和漏油情况下,对湘江水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铜钵河流域2016年以来水质例行监测数据为基础,对铜钵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结合产排污系数和经验计算公式,对该流域进行污染物核算,分析水质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负荷,找出污染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水质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以来,铜钵河流域水质整体呈逐年改善趋势,2022年牛角滩断面水质年均值提升到Ⅲ类,上河坝水质年均值提升到Ⅱ类,其余断面均达到或优于水域功能要求。污染负荷计算结果表明:铜钵河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最大是生活污染,其次是畜禽养殖污染;氨氮排放最大是生活污染,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总磷排放最大是畜禽养殖污染,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源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较小。通过提升生活污染治理水平、强化面源污染管控和工业污染治理能进一步降低流域污染负荷,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许多城市受到光化学污染的威胁,高浓度臭氧(O_3)经常被观测到。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特征污染物之一,具有的强氧化性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性,并可损害人体肺功能和伤害农作物,甚至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宝鸡市的大气  相似文献   

16.
对滦河流域的水污染和水土流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湾河流域水污染的产生原因和污染类类型,分析了滦河流域水土失治理工作的现状,产生原因;对滦河流域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流域水资源安全性及其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人们对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内涵理解不深,以及目前我国存在许多影响流域水资源安全性的问题,如过度开发及生态退化、水资源短缺而浪费严重与使用效率低、产业结构和布局欠佳、水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管理体制及其创新不足、水域污染日益加剧等问题,笔者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系统阐述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内涵;提出建立流域水资源安全供给与需求保障体系、“市场-政府-社会”三维一体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保障机制以及流域水资源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为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明确流域主要污染物负荷及负荷贡献,解析流域污染的优先控制区域、重点污染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应用Arc Map的拓展模板Arc Hydro tools软件,进行独流减河流域河流水文分析及汇流计算,划分控制单元和子流域。在此基础上,估算独流减河流域点源和农业非点源COD、TN、TP和NH_3-N四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入河量。利用SPSS和GIS软件对污染排放强度进行聚类分析及空间解析,解析出流域污染的优先控制区域、重点污染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独流减河流域农业非点源COD、NH_3-N、TN、TP入河量分别为5 036 t、574 t、1 374 t和232 t,点源COD、NH_3-N、TN、TP入河量分别为2 204 t、299 t、461 t和16 t;流域农村生活、农田种植、污水处理厂、水产养殖、直排企业和畜禽养殖6类污染源中,农村生活是首要控制来源,贡献率为25.58%,其次为农田种植,贡献率为20.16%;流域内子牙河是独流减河流域污染排放量最大的水系,其次是南运河、青静黄排水渠、运东排干;流域上游子牙河、南运河、青静黄排水渠、运东排干等子流域为整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敏感区和优先控制区,流域内西部和西南部污染物排放处于较高的等级,而流域北部和东部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处于较低的污染等级;在独流减河流域划分的污染类型中,以综合污染型面积最大,为1 708 km~2,占整个流域总面积的47.24%。  相似文献   

19.
以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西侧冲积平原为研究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存在严重的污染现象,污染因子主要为硝酸盐、氨氮、耗氧量、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其中硝酸盐污染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所致;氨氮、耗氧量污染主要由生活源污染引起;而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污染与区域废水产排企业不合理排放废水有关。根据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状况、污染成因及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通过监测自然衰减技术进行污染防控的措施,为相关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研究和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和乡村地域之间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实体,表现强烈的边缘效应、互补功能的特征十分明显,是介于典型城市和典型农村之间的地区。由于城市边缘区地理位置的优越,受到城市外迁工业企业、乡镇企业的青睐而聚集于此。这些企业大多技术含量不高、节能减排手段不强、治污防污能力不足,使得城市边缘区土壤、空气和水面临严重的污染威胁。与此同时,城市不完备的基础设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