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日,PM2.5这个较为生涩的专业术语成为人们的"口头语"。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PM2.5指的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表示,PM2.5纳入评价后仅二成城市空气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2.
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速度快、成本低、范围广、定位准的遥感监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回顾了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原理和价值,对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在大气成分、臭氧层、居民生活区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陈述,最后对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PM2.5又称细颗粒物细粒,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4.
<正>前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准确的监测系统对环境情况进行有效监测,是现阶段加强环境控制的重要实现途径。本文就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差分吸收光谱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是大气质量监测工作中的常用方法,能够很好地测定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空气质量指标的浓度水平,帮助环保工作者制定相应的减排计划,降低有害气体浓度,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王艳 《环境与发展》2020,(2):146-147
随着各地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反复出现,各种复杂的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开始在全球集中呈现。大气污染物在环流扰动之下已经开始了长距离传输,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点源污染,而是表现出了蔓延速度更加迅速、污染更加复杂的情况,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刻不容缓。因此本文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为出发点,对目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完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对策,希望能推动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牺牲了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基础之上换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工矿企业日益严重的污染排放加剧了大气环境的负担,大气颗粒物污染愈加严峻。这种现象在我国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首先对大气污染颗粒物的定义以及分类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接下来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策略,希望对我国防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具体而言,大气环境的质量问题主要指大气中预存的一些污染物,比如分子状的污染物和颗粒状的污染物。而大气环境监测则是对这些污染物进行监测,判断这些指标是否与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指标一致。之后,可以根据某个地区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污染情况和天气情况等方面,对其进行定时定点的监测布点,分析空气中这些污染物占的比重,进而对大气问题采取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同时这也暗示地球的总体环境质量正在逐步恶化,因此,世界中各个地区都对环境问题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在改善的过程中,从不吝惜人力、财力的投入,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严重超标,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进而造成酸雨、酸雾等灾害的发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正在进行的国产PM2.5成分监测设备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完成原理样机制造,有望三年内量产投入市场。这项国家级的"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在线监测设备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旗下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担,除了要填补国产PM2.5成分检测监测设备的空白外,也要制定出中国首个PM2.5成分分析和监测方法标准,以从硬件和软件两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降尘(Dustfall)全称为大气降尘,是指在空气环境条件下靠重力自然沉降于地表的颗粒物,其粒径主要分布在10-350μm之间,但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广义上也可归入降尘。监测意义上的降尘则是指通过自然沉降收集于集尘缸中的颗粒物(据GB/T15265-94《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定义)。扬尘(Dust)缺乏统一的定义,环保意义上的扬尘是指地表中的松散颗粒物受到自然力(风、对流等)或人力(交通、施工等)作  相似文献   

11.
空气中粉尘粒子质量浓度的测定,无论对大气环境还是对工作环境均是必不可少的。滤膜采样的直接称重法是当前我国采用的基本方法。但该法满足不了自动、连续、无人操作以及数据的自动记录和传输的需要。为此,我们研制了以β射线吸收为工作原理的大气粉尘自动连续测定仪,它能连续自动地监测大气中的总粉尘质量浓度和工作岗位的总粉尘质量浓度,其结果直接打印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全国时常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空气中,远看恍如仙境。然而这看似温柔的气体,实际上暗藏杀机。这个杀手就是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PM2.5,即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因为尺寸小,它们可以到达人体的肺泡中,所以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根据有关数据,去年的雾霾天气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比平时正常天气时增长15%。时至今日,面对PM2.5,人们仍然束手无策,只能被动地防护,比如佩戴呼吸防护用品等。人们日常使用的通常是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  相似文献   

13.
运用data system.exe技术,提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可视化软件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大气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模型,应用该成果对某石油化工企业大气环境进行初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输入大气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值,系统可自动判定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并把对应环境质量的级别、环境的安全程度以及污染对人体与生物的影响程度在图中显示出来,能有效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度。该软件能在识别污染因子数据信息的同时生成与之相匹配的直观的模拟环境图像,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及时分析与决策,建立的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软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对政府部门制定环保工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近些年来,国内的大气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经过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深刻体会到大气环境污染实现应急监测的关键性。本文主要对国内大气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措施总结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从而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我国的环境污染现象,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突发性的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在瞬间或是短时间之内释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发布后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复核工作,本研究结合2018版大气导则要求,制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复核路线图,总结了基础数据、模型参数、预测结果等方面的复核要点,建立了大气环评技术复核体系,并以A市、H市、Q市、R市垃圾焚烧厂环评报告为案例,开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复核研究,归纳了复核案例中的常见问题,以期为评估机构、环评单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大气细颗粒物对人肺癌上皮细胞A549的生物学效应,探讨了大气中细颗粒物粒径与细胞毒性的关系。采集杭州市大气中不同粒径的细颗粒物,制备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总悬浮液,将A549细胞暴露于该制备液24 h后,测定细胞活力(MTT法)和培养液上清液中的LDH含量;并选择最佳浓度为后续暴露剂量,测定ROS生成量,评价不同粒径大气细颗粒物对细胞损伤效应。此外,还采用RTPCR测定凋亡基因P50、BAX、BCL-2表达情况。不同粒径的细颗粒物均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力,LDH显著增多,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最佳染毒质量浓度为10μg/m L;ROS的生成量和各个凋亡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大气中不同粒径的细颗粒物均能对A549细胞产生毒性,并且随粒径增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王袁 《环境与发展》2020,(1):180-180,182
我国经济飞快的发展速度,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在人们生活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政府以及我国民众的一致关注,国家还为此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整顿治理措施,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大气监测是重要手段,本文对大气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牛军 《环境与发展》2020,(2):115-116
本文主要针对雾霾天气背景下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重要性,比如有利于提高环境污染的防治水平、有利于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规划水平等,然后重点提出了几点可行的提升路径,主要包括制定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加强大气环境监测采样管理、加强3S技术的应用、加强监测监察联动协调机制、扩大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范围等,确保监测数据与完整性和准确性相符,确保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稳步提升,以创建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为及时发现大气环境中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快速准确判断泄漏源位置,实现有效的监测监控,开发出集气体质量浓度信息采集、时间校准、无线收发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探测模块。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气体泄漏实时监测平台,提出实时监测数据和高斯扩散模型相结合的气体泄漏源快速定位方法。通过开展实际场地泄漏试验,实现气体泄漏源的快速定位,并分析试验系统的敏感度。结果表明:气体泄漏扩散受风力影响很大;合理布局探测器,能有效提高泄漏源定位精度,为危险气体泄漏事故的应急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勾画了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图;总结了大气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一些建议。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现状为顺应环保形势的发展、满足当前监测工作的需要,我国在逐步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制度保障,已先后出台了《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管理规定》、《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汇编》等技术规定和技术规范,这些从技术角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