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正>本刊讯为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日前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73号》,下放部分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同时还配套印发了《建设项目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为落实国家电子政务的有关要求,方便企业办事,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审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以及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审的需要,环保部推出《建设项目环评及验收申报系统》。系统部署在环保部的门户网站上,IP地址为http://eps.mep.gov.cn/EPS/,为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提供建设项目环评和验收所需文件、表格的上传和填报等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目前,不管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我们都高估而且过分重视环境影响评价的能力,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事前预测,它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现状是建设项目环评率很高,环保行政主管单位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很严格,但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却不见明显减少。以笔者感受最深(笔者家乡附近)的广东江门市某道路沥青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建在西江边,建成投产至今已有6年多,尽管当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经济运行决策的第一窗口。为了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推进环评行业管理改革创新,近期,环保部门先后采取一系列行动,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深化推进环评资质管理;开展环评机构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环评技术市场秩序;促进环评与排污许可的深度融合,强化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加强规划环评落地,利用规划环评推动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5.
2014年底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保部进行专项巡视,针对反馈意见,环保部全面推进环评系统整改,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廉政建设等整改措施,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从体制机制上防止环评领域利益冲突,加快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在取得初步成效基础上,下一步将加严立法执法监管,继续深入推进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化环评审批改革,顺应当前国家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方向,强化环评机构独立法律地位,自2010年起,环境保护部开始启动环保系统事业单位环评机构体制改革,促使环评技术服务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第一批和第二批改革试点基础上,2013年底,环保部再次下发通知,要求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环保系统事业单位环评机构改制,以进一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钢铁建设项目》(HJ 708—2014)的编制既满足了国家环境保护管理的需求,也是对我国现行环保标准的有力补充。该导则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为基础,各要素导则为依据,总结钢铁建设项目环评经验,结合钢铁行业特点,明确了钢铁建设项目的环评要求,具有编制程序严谨、适用范围明确、行业特点突出、二噁英评价务实的特点,为进一步规范钢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强化钢铁行业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加快技术研究,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强化污染防治,弱化环境影响预测;加强规划环评,探索行业政策环评。  相似文献   

8.
<正>为促进我国环评技术的发展与学术交流,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进步,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于6月25日在武汉召开。本次研讨会由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办,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环保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各领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环评预测模型应用与研究进展、污染防治理论及应用研究、环境风险预测与方法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今年大会首次采用小组专家点评与集体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落实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贯彻党的十八大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提高环评制度中建设项目管理效能,环保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措施,在环评制度改革方面连续下发三个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  相似文献   

10.
<正>为满足环境管理和环评工作的需要,环保部出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和《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两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于今年公布了修订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4),这意味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又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下面笔者就带大家认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  相似文献   

11.
<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强化审批权限下放后的监督管理,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甘肃省环保厅《关于下放部分辐射类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权限的通知》(甘环发〔2014〕58号)为契机,探寻甘肃部分辐射类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后监督管理的合理化对策。充分认识审批权限下放及后续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中央和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纵深发展和构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心(下简称"环评中心")是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2003年成立的内设二级机构。环评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为环保部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作为对外开放、交流的平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从事综合环境保护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管理等职能。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正>01.严把环评关口提升审批效能——2015年上半年环保部环评审批综述在战略和规划环评方面,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受理规划环评报告书17项,完成审查27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战略环评工作确定了总项目和分项目承担单位,完成经费划拨,开展了前期调研;中部地区战略项目完成成果汇总;组织编写了《促进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中原经济区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建设项目地下水环评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的最有效手段,对地下水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颁布,规范了建设项目地下水环评工作。本文结合《技术导则》的实践,分析了地下水环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修订后的新《环保法》,增加了关于"政策环评"的法律规定。这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发展,环保部门有必要对其加以准确理解,并推动其正确实施。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入法的历程回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源于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主要适用于单个的建设项目。2003年实施的  相似文献   

16.
<正>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书号:978-7-5111-1647-5定价:80.00元出版日期:2014年2月为提高环评队伍技术水平和从业能力,正确掌握行业环保政策、产业政策及各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技术,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编写了"环境影响评价系列丛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生态类)》是该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从生态类建设项目竣工环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于2013年9月正式创刊发行。办刊目标是为构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环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环境影响评价》杂志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级环保局、评估机构、环评相关企事业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于2013年9月正式创刊发行。办刊目标是为构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环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环境影响评价》杂志作者群主要为一线著名环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杂志内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于2013年9月正式创刊发行。办刊目标是为构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环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20.
<正>为全面、深入、准确地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加快环评制度改革,推进大数据技术在环评管理中的应用,吸取国外环评经验,探索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与环评的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文,共同探讨和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一、征文范围1、新《环保法》贯彻和执行与环评领域制度创新2、"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