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环境科学情报》(月刊)和《环境科学动态》(半月刊)由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主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情报研究所编辑,两刊将是综合性中级学术情报刊物。本编辑部欢迎下列来稿。1.环境社会科学,如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教育学等方面的论文和译文。2.环境自然科学,如环境生态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和环境地学等方面的论文、译文、科研报告和简讯。3.环境科学技术,如环境工程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和环境地学等方面的论文、译文、科研报告和简讯。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回顾了GIS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指出GIS逐渐地向WebGIS、ComGIS、OpenGIS、三维GIS系统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进展,着重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者系统分析、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地学领域的应用和成果以及国内GIS在地质制图、数据库建立、矿产资源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和成果,对GIS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系统性阐述,总结提出了具体发展方向,包括互联网上商业服务、提高数字地质图数据的普及应用、三维可视化研究、WebGIS环境下异地异构地学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地球与环境》2011,39(4):612-612
1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  相似文献   

4.
正一、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学、历史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环境与健康等,设"专题综述"、"研究成果"、"应用研究"、"实验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问题讨论"等栏目,主要报道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  相似文献   

5.
正1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1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地质学、环  相似文献   

7.
正1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1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1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与环境》2013,41(4):468
一、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  相似文献   

11.
郭方 《环境科学》1986,(4):3-5,15
十年来,环境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十年,科学技术又有迅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和全球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一、当今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特征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愈来愈汇合成统一的过程,科学、技术、生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资源学科定位及其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环境问题的根源是资源利用问题。加强资源问题的研究是解决资源利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在环境问题研究日趋完善与深化的今天,加强对资源学科体系和资源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显得更加迫切。论文依据作者近年来从事资源问题研究和资源领域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及推动资源学科建设的行动,就资源学科定位、学科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出一个初步的框架。对资源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资源学”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与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同级。资源学可进一步划分为资源科学、资源技术学与资源管理学总计3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22个三级学科,59个四级学科,其学位均应授予理学(科学)博士学位。资源领域人才培养应满足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需求,即本科仅设1个专业,研究生设3个专业;逐渐形成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满足资源领域人才培养的33门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3.
This special issue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policy interactions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by assembling studies based on interpretative policy analysis. We introduce the theory and use of interpretative approaches in the analysis of science–policy interactions and draw on Stone's Policy Paradox (2002) to demonstrate how policy discourses are constituted by expertise but also by interests and rhetoric. This enables us to show how policy discourses are shaped by, but also shape their environment, especially when they become dominant and suppress alternative discourses and related knowledge claims and governance practices. In particular, we highlight the role of scientific and other technical expertise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policy discourses in different settings and argue that current environmental policy discourses afford considerable space for science and expertise to calculate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evalua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policies and forge solutions for gree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onclusion we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reflexivity on the part of scientists working at the science–policy interface regarding the political choices implicit in the policy discourses they both work within and help to establish.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九十年代人类环境面临的新形势论述环境问题已不单纯是科学领域的问题,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日益密切.保护全球环境是当前国际上紧迫的任务之一,我国在九十年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环境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立法和各种政策手段外,还主要依靠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文章回顾了过去十五年环境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环保科研部门等作出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展望九十年代我国环境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沈镭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464-1478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迎来了30周年的大喜日子。论文系统地回顾了30 a来学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30 a来,学会经历了开创、发展和壮大的不同阶段,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科技支撑的同时,不断丰富资源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并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资源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框架。目前,学会已经拥有5 000多名会员、16个专业委员会、3个工作委员会、6个省级学会,成为中国科协下属的全国201个科技社团中的优秀学会之一。通过了国家民政部组织的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并获得全国社会组织4A 级等级证书;获得了中国科协组织评审的优秀科技社团三等奖。但是,一些根本性问题仍然存在,包括:基本确立了资源科学但尚不牢靠;强调资源综合研究但分支学科分散;国内学术交流活跃但国际交流薄弱。未来学会将继续完善现有的理论方法体系,开拓资源学科研究的新领域;加强世界资源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围绕国民经济应用性强的重大资源科学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狠抓学科建设和资源科技人才培养;搭建"自然资源态势分析与学科发展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6.
曲格平 《环境科学》1986,(4):2-2,45
在“六五”期间,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很多,特别是环境污染还很严重。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在“七五”期间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能有一个大的进展。 做好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首先是要有适当的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科学院自1949年建院之初至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启动之前的1997年这段时间内,中科院在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队伍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介绍.从1949年至1997年,中科院的环境科技工作经历了思想萌芽、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等四个发展阶段.从1998年开始,中科院的环境科技工作进入创新跨越阶段,更加注重环境污染形成机理、生态毒理等方面的原始创新和清洁生产前沿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集成.  相似文献   

18.
Proteomics involves the separation of proteins, identification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interested or target proteins, study of the function of the proteins, modification, structure and ultimate assignments to functional pathways in the cell. The proteomic investigations have contributed greatly to human diseases studies, new drugs discovery research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proteomic technologies, including both the gel based and non-gel based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teomic technologies have been utilized in the environmental stresses studies to analyze the induction or reduction of proteins at expression level and identify the target proteins to investigate their function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such as high or low pH, oxidation stress, and toxic chemicals. Such protein responses are also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some cellular activities and the functions of some proteins.  相似文献   

19.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和特征,剖析了大气污染的成因;重点介绍了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技术,多尺度的空气质量模拟技术,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大气环境容量优化技术,基于环境容量和排放绩效的总量分配技术,多种总量监控方法,科学有效的总量控制管理机制和规则等的关键技术、技术突破、主要研究与理论创新及成果的应用与示范;紧密结合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的需要,提出了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和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落实生态文明、陆海统筹的战略离不开合理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顶层设计。本文针对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构建了一套制度安排。这套制度安排以最新国家级规划和部委规章为基本政策依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为核心内容,以满足水体的流动性及河海的连通性为基本原则,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最后以环渤海地区为例给出了中央和地方各有关单位落实这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