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变质岩矿物平衡共生规则,确定出小寨组主要矿物共生组合,在区域上划出四个递增变质带,据不同方法确定了变质的温压条件,对绿片岩相为400℃,压力2×10~8Pa—4.8×10~8Pa,角闪岩相为t=500℃-640℃,p=3×10~8Pa-4.8×10~8Pa  相似文献   

2.
江西德兴新建英安玢岩岩筒中的捕虏包体,象深钻一样提供了扬子准地台深部岩石构成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捕虏体是铁矿浆屑和铁铝榴石黑云母片麻岩。片麻岩所经历的变质作用事件,由老到新可表示为:PT_1~1—P_1~2—TP_2~1—P_2~2—TC_3—P_4~1—C_4~2。与TP_1~1和TP_2~1两个主要事件相应的变质矿物共生分别是Alm—Bi—Mt—Kf—P1—Q和Hc—Sill—Alm,相应地大致形成于600—700℃,3×10~8Pa,深12km和700°—800℃,>3×10~8Pa,深度≮20km。  相似文献   

3.
酚水及煤气化废水的湿式氧化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二升高压釜中研究了酚水(3540mg酚/L、9278mgCOD/L)和煤气化废水(7866mg酚/L、22928mgCOD/L)的湿式氧化处理,反应温度控制在180—250℃,氧分压为9.8×10~5—34.3×10~5Pa。煤气化废水在温度为190—250℃、氧分压为9.8×10~5Pa,反应90min酚去除60—90%及COD降低35—55%。 酚水和煤气化废水的表观动力学研究表现出快速及慢速反应段,反应速率与COD值呈一次方关系,当温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氧分压为0.25级关系,影响程度明显低于温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2月18日贵州大范围强降雪天气的天气形势和物理场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强降雪时段初期(18日02时)主要积雪区(26°~28°N)的物理量配置情况。结果表明:此次降雪过程是在500 h Pa阶梯槽、700 h Pa切变线和中低空强西南急流以及低层冷空气有效配合下产生的。强降雪主要出现在18日02时至08时,贵州中部(26°~28°N)为主要积雪区,暴雪站分布于27°N线上,强降雪时段各物理量场显示其强度中心皆位于27°N附近,主要积雪区(26°~28°N)物理量配置呈现出:深厚的冷平流(中心值≤-80×10-5℃·s-1);低层有不稳定层结;700 h Pa水汽通量高值区(中心值≥18 g·h Pa-1·cm-1·s-1)、比湿大值区(中心值≥7 g/kg)和高能区(θse中心值≥330 K),低层水汽辐合强烈(中心值≤-4×10-7g·cm-2·h Pa-1·s-1);高层辐散(中心值≥8×10-5·s-1)大于中低层辐合(中心值≤-6×10-5·s-1);上升运动强烈且深厚(中心值≤-1.2×10-2h Pa·s-1);湿层深厚(450 h Pa以下为湿度值≥92%)。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根据锰和锇对过碘酸盐——乙酰丙酮反应的催化作用,和乙二胺四乙酸对Mn催化过碘酸盐——乙酰丙酮反应的抑制(阻化)作用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锰,锇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自动分光光度动力方法;自动测量生成与催化剂或阻化剂浓度有直接关系的小固定有色产物所需要的时间。能测量10~(-5)—10~(-7)M范围的锰,10~(-5)—10~(-6)M范围锇及EDTA、其平均误差约为2%。此法己被用于测定天然水中同时也具有更广泛的用处。  相似文献   

6.
对东太平洋隆起13°N热液的气体浓度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在大多数贫Mg样品(≌5×10~(3-)mol/kg)中,气体浓度为:(3—4.5)×10~5 cm~3 STP/kg的He,0.62—1.24cm~3 STP/kg的CH_4,(10.8—16.71)×10~(-3) mol/kg的CO_2。样品含有大量由与钛取样瓶反应所产生的H_2(95—126cm~3/kg)和某些CO(0.26—0.36cm~3/kg)。CH_4和CO_2的δ~(13)C(分别为-16.6—-19.5,-4.1—-5.5)表明温度为475—550℃,而δ~(13)C_(co)与在接近取样温度的350℃下CO_2对Ti的还原所形成的一致。~3He/~4He在(7.5±0.1)R_A是非常均一的(~3He/~4He=1.0×10~(-5)),非常类似于已发表的资料以及(14—2.1)x10~6之间的CH_4/~3He比值。水的~(18)O和D显示出富集,分别为0.39—0.69‰,0.62—1.49‰。这些值相当于水/岩比为0.4—7。明显的~(18)O富集表明大洋同位素组成并没有完全被热水循环所缓冲。根据热水通量和地幔~3He通量对~3He-热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 按 A.E.费尔斯曼的见解,元素在地壳中的原始分布和在地质作用中的行为是由元素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金和汞的原子结构很相似,金的电子排布(4f~(14)5d~(10)6s~1)与汞的电子排布(4f~(14)5d~(10)6s~2)相差不大。因为 d 轨道的电子参与金、汞化学键的形成,故这两种元素同属一类——所谓第三序列的过渡元素。它们的电离势(Au——9.22和19.95电子伏特,Hg——10.43和18.65电子伏特)和离子半径(Au~+——1.37×10~(-10)M,Au~(3+)——0.9×10~(-10)M,Hg~(2+)——1.1×10~(-10)M)也很接近。这样高的电离势决定了这两种元素在自然条件下呈自然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8.
1.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和核工业排放废水中铯—137的分析.测定范围:10~(-2)—10B_q/L(10~(12)—10~(-9)Ci/L).干扰测定:水样中铵离子浓度超过0.1N时,使磷钼酸铵对铯的吸附量显著下降.2.原理  相似文献   

9.
化学发光法测定废水中痕量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鲁米诺-H_2O_2(KOH,H_3BO_3)发光体系和苯酚对该体系发光的淬灭作用。发现苯酚浓度处于2.0×10~(-6)—2.0×10~(-4)mol·L~(-1)时,与淬灭后的相对发光强度有线性关系,本法最低检出限为0.2mg·L~(-1)。用于工业废水中苯酚的测定,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正> 导言~(10)Be,是一种宇宙成因核,是通过宇宙射线与上层大气作用形成的。其主要核反应为~(14)N(P,X)~(10)Be 和~(16)O(P,X)~(10)Be。~(10)Be 是β~-发射体,半衰期为1.5×10~6年。大气中产生的~(10)Be,是通过各种途径(主要是通过降雨)而沉积在地球表面上。目前已测定各种地球物质中~(10)Be 的含量极低,约为10~4—10~9原子数/克,估算的全球平均产生速率为2.1×10~(-2)原子/厘米~2·秒。自从1956年 Arnold 第一次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  相似文献   

11.
在发育火成岩的生油层中 ,微生物和热解作用导致生油岩有机质形成有机酸 ,这些有机酸对火山矿物中的金属元素是一种有效的溶剂和迁移介质 ,特别是能促使其中的过渡金属活化和溶解。这样造成与火成岩共存的生油岩内过渡金属含量显著增加 ,一些过渡金属是有机质成烃演化良好的催化剂。同时火山和热液活动还能向生油层提供过渡金属元素 ,从而使与火成岩共生的生油岩油气生成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东南沿海中生代侵入岩可分为三套,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第二套,第三套侵入岩在浙东——闽东区有成分上对应的火山岩。下火山岩系和第二套侵入岩是挤压条件下地壳分熔的英安质岩浆经分离结晶形成;上火山岩系和第三套侵入岩是扩张条件上地幔和下地壳分熔形成的双峰式系列,形成高碱流纹岩和碱性花岗岩的A型岩浆地幔物质所占比例最高,由北而南,火山岩覆盖面积渐小,粤东区第二套侵入岩与下火山岩系相比,缺中性岩类,下地壳分熔形成同熔型二长花岗岩及其火山岩,黑云母花岗岩是熔融区上升迁移的结果,第三套侵入岩出露局限。  相似文献   

13.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岩光片镜鉴和显微荧光分析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5 0 0余块未熟 低熟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未熟 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 ,不同地区显示出陆源组分与水生生源组分不同的“配比”关系 ,反映出其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 ,并确认藻类体、孢子体、树脂体、木栓质体、壳屑体和矿物沥青基质等组分是其最常见的生烃组分。基于对镜质组反射率Ro和孢子体荧光变化等演化指标特征的分析 ,认为未熟 低熟烃源岩有机质早期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一般都表现为“二段式”变化 ,其变化界限大致以Ro等于 0 .5 0 %~ 0 .5 5 %为界。  相似文献   

14.
烃源岩成熟度评价是油气地质勘探中一项重要工作。作者以表格形式概括了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指标。考虑到源岩有机质性质及岩性对成熟度评价的影响,除了选用镜质体反射率之外,在反射率受抑制和缺之镜质体的情况下,也应开展多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5.
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A.M.S.),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测量A.M.S.的仪器主要有旋转磁力仪和卡帕桥。结合笔者的实践,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这两类仪器用于进行各向异性测量的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者等在张八岭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针对测区内广泛分布的中、晚元古代张八岭岩群等岩层内普遍发育的矿物拉伸线理.砾石压扁拉长定向排列、S1与S2两级面理构成的交线和褶纹线理构造进行了专门测量与研究。然后,依据所测数值分别作了线理平面分布图和产状综合统计图;据图示和综合产状统计、解析.再结合野外观察结果.分别论述每一种线理构造发育特点、产出状态、优选定向组合等特征.从而进一步判别动力作用方式及线理构造最终定位机制。并通过对线理构造系统研究.理顺了它们形成的先后序次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些岩类中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了114个岩样和陆架沉积物中的微量硒.样品基本覆盖我国地表主要岩类.硒在样本空间呈不规则多重全域分布,经模式校正,所得岩浆岩硒值高于美国标准岩样,而沉积岩硒值明显偏低,据此推算了硒的区域丰度值以及我国地表成土母质硒含量的阈值下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一些岩类中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了114个岩样和陆架沉积物中的微量硒.样品基本覆盖我国地表主要岩类.硒在样本空间呈不规则多重全域分布,经模式校正,所得岩浆岩硒值高于美国标准岩样,而沉积岩硒值明显偏低,据此推算了硒的区域丰度值以及我国地表成土母质硒含量的阈值下限.  相似文献   

19.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生油层段 ,精细研究发现沙河街组主力烃源岩在岩性岩相组合、有机质性质和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通过分析盆地的沉积体系和演化序列 ,将沙河街组烃源岩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发展演化阶段 ,从湖盆形成早期的欠充填阶段经过平衡充填到最后的过充填 ,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湖盆类型演变旋回过程 ,它们分别对应于岩石地层单元中的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三中、上亚段。由于湖泊充填过程的阶段性导致了各充填单元烃源岩有机质的组成成分、有机质的保存条件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差异性 ,而这些特征的差异性正说明了湖盆的充填过程控制了烃源岩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西坡中生代火山岩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火山喷发特点、火山岩岩石组合及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大兴安岭西坡地区发育的大量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三个放回,自早而晚依次为:晚侏罗世的塔木兰沟族回、上库力旋回和早白垩世的伊列克得旋回。不同旋回火山岩具有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岩浆起源、源区性质和演化过程等方面,不同族回火山岩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别。火山岩为深部作用和过程的产物,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本区中生代发生的剧烈的火山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