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是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键因素。作为特种设备之一,电梯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从而对电梯维保人员职业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影响电梯维保人员职业适应性的因素,建立了电梯维保人员职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NP方法分析了指标间的依存和反馈关系,并用SD软件对指标体系的ANP模型进行了快速求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电梯保有量的不断增长,电梯事故总量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电梯事故及故障的抽样分析,指出电梯事故及故障频发与电梯的维护保养质量密不可分。笔者介绍了我国电梯维保的相关要求,分析当前电梯维护保养现状,提出了电梯维保的意见建议,为提升电梯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几个月电梯从业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笔者从轿顶作业安全方面分析,提出电梯设计和制造单位,应该从轿顶护栏、平层感应器的设置、轿顶照明的亮度、轿顶空间的大小和其它方面内容加以改进。也对完善电梯制造和安装标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力求电梯设计人员在本质安全上为从业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电梯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工作是电梯安全使用的根本保障,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电梯的维保工作有明确的要求,但长期以来,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维保的工艺没有统一的规定,维保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了电梯的使用安全。为降低电梯使用成本、确保使用安全,对电梯的维保工艺进行规范是必要的。电梯的维保工作可分为常规维保(1次/10~15天),季度维保(每季度1次)和年度维保测试(1次/年)3种。维保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相似文献   

5.
李永亮 《劳动保护》2013,(1):100-101
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确保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各部件的完整可靠.有数据说明,80%的电梯事故是由层门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层门,极容易异常打开,造成乘客坠人电梯井道或被运行中的电梯剪切等事故. 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是电梯维保、检验人员维护检验的重点.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依靠其辅助部件,频繁开闭的电梯层门考验着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质量.由于部件的磨损、锈蚀、老化等原因,可能导致门锁的电气啮合深度、门扇的间隙、门缝的间隙、门刀与门锁滚轮的啮合深度等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以及自动关闭装置的失效等隐患,威胁电梯的安全运行.因此,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安全,是相关从业人员关注的重中之重,绝不允许维保人员擅自变更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部件的配置.  相似文献   

6.
电梯作为建筑楼群的主要运输工具,引发事故的起因主要是设备选型和使用、维保不当等不安全因素。通过对电梯选型、安装、使用和维保等多个环节的管控,达到消除电梯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通过建立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检验理念,采取全面检验与重点检验相结合的检验方式,使选择优质维保单位的电梯使用单位可支付更少的电梯检验费,而选择劣质维保单位的电梯使用单位则须支付更多的电梯检验费,从而促使电梯使用单位自觉选择优质维保单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呈现择优汰劣的电梯维保市场,保证电梯的维保质量和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8.
依据有关国家标准 ,针对电梯安全检验实践中轿顶护栏、轿顶安全窗、紧急报警装置以及紧急开锁装置、层门自动强迫关门装置与被动门电气联锁开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以利规范的执行 ,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2015年8月,河北省质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决定在全省启动电梯安全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排查使用单组机械部件制动器的电梯,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停止使用。《通知》要求,要落实电梯维保单位责任。电梯维保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项目内容时间进行电梯维保,加大对电梯安全部件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于单组机械部件制动器的电梯,应增加日常维保的频次,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电梯使用单位。发现制动器等主要部件存在安全隐患时,要立即与使用单位商定  相似文献   

10.
浅析电梯安全检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关国家标准,针对电梯安全检验实践中轿顶护栏、轿顶安全窗、紧急报警装置以及紧急开锁装置、层门自动强迫关门装置与被动门电气联锁开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以利规范的执行,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一起电梯下坠事故,通过对续流电阻匹配不当引发的电梯制动器故障进行缺陷成因分析,为今后质检人员或厂家维保人员对于电梯制动器的检查提供一个新的典型案例和重要的警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一起电梯下坠事故,通过对续流电阻匹配不当引发的电梯制动器故障进行缺陷成因分析.为今后质检人员或厂家维保人员对于电梯制动器的检查提供一个新的典型案例和重要的警示。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下简称使用维保规则),并已于2009年8月1日起施行。《使用维保规则》强调了使用单位对电梯安全使用负有主体责任,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职责,细化了电梯维保的内容与基本要求,并强化了电梯乘客的乘坐规  相似文献   

14.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指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电梯顶部的相关安全尺寸必须满足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的要求。以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一些大楼设计时按照标准楼层的高度来设计,但有时由于楼房建造的误差以及开发商为了后期装潢的需要而订购超高的电梯轿厢,就使电梯顶层安全空间难以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即使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也会使对重缓冲距限制在很小的允许值。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很快,会导致轿厢撞击上极限开关前,对重就已经撞击到对重缓冲器了。电梯维保单位则会通过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以使对重缓冲距保持在较大值,这样可以很长的时间都不再需要裁剪钢丝绳。而这样做则忽视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梯轿顶护栏对轿顶作业人员由于疏忽或不小心而可能发生的事故予以保护,因此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轿顶护栏是必不可少的设置。本文针对轿顶护栏的要求以及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及对护栏设计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并列举出检验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维保工作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最为重要的环节。国内很多电梯监管部门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但由于没有相应标准规范,工作的开展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制定关于维保工作质量的监督抽查规范有其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武汉市地方技术规范《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范》(DB4201/T 531—2017)的主要内容、编写思路及特点,将如何开展规范性的维保质量抽查进行推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制动器机械部件是制动器的执行机构,直接影响着制动器最终输出的制动力矩,关乎着设备本体、乘用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本文结合两起事故案例,深入剖析制动器机械部件存在的风险,如机械部件冗余度不足、运动部件非正常磨损等。针对以上风险开展对策研究,进一步落实维保单位的电梯性能安全的主体责任,从而避免伤害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科学分析电梯的安全状况,对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的曳引式电梯定期检验报告为基础,从2015年在天津市从事电梯维保工作的235家维保单位随机抽取51家维保单位为样本,对维保设备数量、缺陷率、不同服役时间设备的缺陷率进行统计,并用R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维保单位维保设备的数量、各服役年限电梯的缺陷率、电梯制造及安装过程遗留的问题、达到中长期服役期限(大于等于10年)的设备的缺陷率是影响天津市电梯总体安全状况重要因素。在具体的维保单位中,第46家维保单位属于维保设备数量较多,但缺陷率较高的单位,应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而第1、第2家则属于维保数量很大,且缺陷率较低的单位,属于对保证本市电梯总体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在日常监管中可以适当减少监管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举的案例是限速器的速度监控有效,但与安全钳联动失效的情况。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反映出对老旧电梯检验以及限速器维保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对限速器校验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列举了一起典型的电梯制动器失效事故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查分析,最终发现该起事故主要原因为一个接触器触点位置偏移导致制动器闸瓦磨损较大从而制动力矩严重不足产生轿厢滑移。该事故最终导致一名乘客死亡,本文通过详尽的现场说明以及原理分析完好的还原了事故全貌,对于今后的电梯维保以及事故调查均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