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接上期)11 2,2’-偶氮二异丁腈风险提示遇明火、高热、摩擦、振动、撞击可能引起激烈燃烧或爆炸。受热时性质不稳定,逐渐分解甚至能引起爆炸。理化特性白色晶体或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甲苯等。分子量164.24,熔点105℃(分解),相对密度(水=1)1.1。主要用途:作为橡胶、塑料等发泡剂,也用于其它有机合成。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正>丙烯腈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杏仁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易燃,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而使容器破裂。丙烯腈燃烧(分解)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相似文献   

3.
正己烷,俗称白电油、除白水等。常温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易挥发,蒸气比重为2.97;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进而引起燃烧爆炸。  相似文献   

4.
《江苏劳动保护》2011,(4):39-39
特性:环氧乙烷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乙醚气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有毒易燃,在空气中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化合物起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偏二甲基肼,又名1,1-二甲基肼;N,N-二甲基肼,分子式为C2H8N2,无色液体,有氨样气味。易挥发,在空气中冒烟并逐渐发黄。吸湿性强,易溶于水,也能与乙醇、乙醚、二甲基甲酰胺混溶。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能与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硝酸、发烟硝酸等发生剧烈反应。遇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高度易燃,还可能自燃。在火  相似文献   

6.
<正>理化性质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剧毒气体。其无色,在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它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硫化氢与空气或氧气以适当的比例(4.3%~46%)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含有硫化氢气体的作业现场应配备硫化氢监测仪。完全干燥的硫化氢在室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但点  相似文献   

7.
一、氨的特性和用途 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相似文献   

8.
武深秋 《安全》2004,25(6):35-35
苯是无色透明、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8%。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会引起回燃。不溶于水,比空气重,比重约为空气的2.7倍,蒸气往往漂浮于地表及下水道、沟渠、厂房死角等处,有潜在的爆炸危险。苯属中等毒类,  相似文献   

9.
<正>二氯乙烷概念二氯乙烷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芳香气。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氯仿。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0.
王晓 《安全》2010,31(4):36-38
乙腈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闪点为2℃,燃点524℃,爆炸极限3.0%~16.0%。乙睛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  相似文献   

11.
常识     
小美 《安防科技》2013,(8):43-43
Q:哪些物质着火不能用水扑救?A:救火时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有:碱金属。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反应后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熔化的铁水和钢水。因铁水和钢水的温度约为1600℃,水  相似文献   

12.
<正>一氧化碳(CO)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易燃高毒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23年之久。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  相似文献   

13.
甲醛的危害性燃烧爆炸危险甲醛是 CH_2O 的汉语名称,又叫蚁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制造炸药、染料、医药的原料,还可作杀菌剂和消毒剂。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易燃,易溶于水,还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0.82(水=1),1.07(空气=1)。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甲醛一般是它的水溶液,其40%的水溶液就是人们熟知的在解剖学上用于固定标本、能防腐蚀的福尔马林。甲醛的蒸气与空气混合易形成  相似文献   

14.
引言 氯化氢是通过氯气与氢气在合成炉内燃烧台成,再经过水吸收制成不同浓度的盐酸产品。氯化氢合成的生产装置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接触腐蚀性化学物品的特点。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极易自燃,在800℃以上或点火时则放出青白色火焰,发生猛烈爆炸而生成水,因而安全要求是很高的。氢气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区间为含氢量在4.1%~  相似文献   

15.
韦克 《劳动保护》2005,(3):82-84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者潮湿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可燃、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不需要明火,即能自动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钾、钠以及三乙基铝(液态)、碳酸钙(电石)等。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与酸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这类物质达到一定数量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这类物品的这一特殊性给其火灾时的扑救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熔融硝盐热处理工艺超温爆炸的原因和机理,准确定位铝合金硝盐热处理工艺可能引起爆炸的关键因素,对照国家标准、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资料,以50wt%硝酸钾和50wt%硝酸钠的混合硝盐为加热介质,进行铝合金热处理工艺,开展混合硝盐加热试验、混合硝盐与铝合金共同加热试验,并从控制温度、避免全密闭设备和加强现场排风3个方面提出安全管控措施。结果表明:混合硝盐在超温状态(600~900℃)下无爆炸危险特性;含有铝合金的硝盐混合液在达到780℃后,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和炽热物质喷溅,未直接发生爆炸;含有铝合金的硝盐混合液在达到一定温度后会因为硝盐自身分解或者与铝合金发生剧烈燃烧反应而生成气体,气体积聚产生压力超过设备耐压极限时可能发生物理爆炸。  相似文献   

17.
严重的教训     
今年七月,北京有家工厂发生了爆炸、火灾,人员、设备和厂房遭受严重损失。 爆炸的是一套制氢设备。事故发生之前,有人发现氢气管道漏氢,于是停车检修,动火焊接补漏。由于设备内部及其周围填料层中还残余着一些氢气未彻底清除,刚一动火焊接,火焰和氢气接触,便发生了爆炸,强大的冲击波使生产设备和厂房受到了严重破坏。 这种不幸事故告诉我们:凡是盛过易燃物质的设备,不论是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或是易燃固体,在进行检修时都必须预先将其内外残存的易燃物质进行彻底清除。否则,当工人动火焊接时,就会发生燃烧、爆炸,甚至会导致一场严重的不幸事…  相似文献   

18.
<正>砷化氢为无色带有大蒜气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酸、碱、乙醇、甘油等,易着火燃烧形成三氧化二砷,易与高锰酸钾、溴和次氯酸钠等溶剂起反应,生成砷的化合物;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化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砷化氢,会引起中毒。对人体的损害急性砷化氢中毒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指在  相似文献   

19.
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是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组成的烃类混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添加恶臭剂后,有特殊臭味;气态相对密度为1.5-2;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体,液态相对密度约O.5;微溶于水。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  相似文献   

20.
全一 《安全与健康》2007,(11):53-53
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遇水会发生高热而爆炸.与许多物质,特别是木屑、稻草、纸张等接触会有猛烈反应,放出高热,并可引起燃烧.遇到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它可燃物等能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