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人民正在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良知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用勇气凋整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用行动带动家窿、推幼社会,为绿色奥运尽一份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家庭居室环境污染危害的分析,提出人们要实现消费观念、形式、爱好、目的四个方面的转变,在消费方式上要实现消费变革的五个对策和建议,这对于人们改变传统消费观念,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化,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人类与环境关系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们的生括方式进行反思,在可持续消费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生活的概念,并对推行清洁生括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08,(9):69
现代快报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5月7日公布了首份全球民众对消费和环境态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巴西和印度人的生活方式对环境而言最具可持续发展性,中国人紧随其后,而美国人在所有重要指标上都得分最低,在调查国家中排名垫底。  相似文献   

5.
《沿海环境》2002,(8):20-20
开发商:选择房子=选择生活城市里住宅林立,选择哪里安家,自觉或不自觉都是选择了生活方式。如果事业还在继续发展,小家庭成立不久,又希望生活过得健康而丰富,特别需要慧眼来决定安家的地方。首先是车的问题,上班、拜访、出行,有车当然方便,但总不能永远全家一起行动,公交系统就显得重要。城市人每天留出半小时左右散步、活动,见一见绿色,舒缓一下心情,对小孩和老人,这样的时间更长,所以住宅小区内的环境格外需要考虑。理想的环境是小区里有全面的安防系统,有勤快的保洁和善意的保安,美丽的绿地,孩子的笑脸。还有,花园里…  相似文献   

6.
从环境革命时代到生活方式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60-70 年代发生的第一次环境运动不同,90年代以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标志的第二次环境运动被认为是具有社会综合意义 的革命。本文指出 前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需要提高到环境革命的新高度,讨论了环境革命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自然资本论,强调环境革命要求实现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及中国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都都 《沿海环境》2000,(4):22-23
让环保走进家庭,让环保走进生活,是我们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普通人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呢?有人做过总结,人类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归结为“5R”:REDUCE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即绿色消费、环保选购;MUSE即重复使用、多次利用;ILECYCLE即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即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5R,那么,我们的生活消费就可以建立在生态圈能够承受的范围内。RE…  相似文献   

8.
妇女精英云集巾帼不让须眉且看神州半边天:谈到妇女消费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代表们指出:当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生活方式。而市场经济是消费引导生产。所以,消费方式适当与否,是否有利于环境,事关可持续发展事业。在这方面,妇女的影响力很大北京一项调查表明,在家庭消费6项决策权中,有5项妇女居于优势。在全国,53%的家庭  相似文献   

9.
《环境导报》2003,(7):21-21
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利于环保的5R生活方式正在被人们广为推崇。节制消费(Reduction)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球资源及其容纳污染的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于是,有识之士开始倡导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例如简化商品包装,节能节水,少开空调,自觉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尽量少坐私家车而改坐公交车等。替代消费(Reevaluation)这是缓解资源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即用对环境有利的绿色产品去替代那种高污染、高消耗的消耗品。许多消费者带着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不少人只购买有绿色标…  相似文献   

10.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经济贫困、环境脆弱、生活能源短缺,生物质过量消费成为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论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建立计量模型,基于替代性分析估算了不同用能结构情景下的环境经济成本。结果表明,现状户均生活能源消费2 112.44kgce/a,人均428.59kgce/a,用能水平较低。目前农户消费能源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能源的现金支出和可获得性。与农户现状用能结构相比较,4种替代结构的能源消费总成本、环境成本、经济成本及现金支出差异较大。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的结构各项成本低,应是今后农村能源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何谓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内涵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根本特征的消费方式,即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负面影响为原则,来满足正常的、合理的、适度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的消费过程和消费方式。【绿色消费的起源】1962年,《寂静的春天》指出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1968年,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W.S.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1972  相似文献   

12.
绿色消费问题已成为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在论述绿色消费的涵义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家庭的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费及拉圾排放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消费中可持续绿色消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消费自古就有,人类最初的消费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消费,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消费逐步演化成了人们除满足基本生活以外的追求物质享受、贪图方便、攀比时尚的需求.现阶段在环境问题上,人们更多的是注重工业污染、人口增长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而很少考虑生活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消费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人们的消费所需,刺激了许多工业生产,而生产最终产品大都转化为人们的消费物品,如钢铁生产转化成轿车及金属制品,木材加工最终转化为家具及许多木制品,造纸工业最终转化为生活纸张的使用.消费越高对这些材料资源的损耗越大,如装饰木地板,上等的木材料是以每砍伐一棵树仅能得到非常有限数量为代价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4.
哲里 《沿海环境》2001,(8):14-15
环境教育的根本目标正是-重塑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一个民族自身的完善,同时对全球的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功 《环境》2003,(4):32-33
一些动物是喜欢过独居生活的,如虎、熊、金钱豹等。而对多数动物来说,都喜欢群居。生活在自然界里的动物,它们随时都会遇到不良的生活环境,或者遭受敌害侵袭的可能。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许多动物形成了集群的生活方式,每一种群都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强者担任首领,负责全群安全,指挥全群行动环境因素。群体的共同活动,既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更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陈天葆 《环境保护》1995,(4):44-44,23
树立适可而止的消费观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陈天葆人类过度消费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美国《未来》杂志刊登了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芝洛宁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限制消费》。文章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消费方式,认为过度消费最终会导致地球的毁...  相似文献   

17.
素荷 《沿海环境》2002,(4):18-19
人活着,就必须消费。消费一旦发生,环境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所有消费品最终都是从环境中来的。可惜,传统消费只关注人的需求,忽视消费造成的环境影响。此时之环境犹如俯首的孺子牛,吃的是种种废物,挤出的是大量资源。长久的付出与忍受,使得环境终于不堪重负,爆发出众多问题———局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环境状况急剧恶化,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绿色消费应运而生。它是人类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随着环境运动的深入开展,绿色消费已经得到国际社…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应该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一种返璞归真,把消费看作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做到基本消费适量,舒适性消费适度,不把身心的愉悦建立在消费的感官刺激上,反对奢华和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家庭污染超出妇女正常生理调节的限度,则会破坏人与环境的自然统一,使人体某些功能和结构发生异常,甚至造成病理性变化。为了摸清现代化小城市中家庭污染对妇女健康的影响,笔者采用即兴问答的方式,对年龄组分别在25~40岁的100位不同家庭的妇女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内容是:妇女对食品包装,家庭装饰、电磁辐射、油烟、化学喷雾剂等5种主要家庭污染的感知程度。  相似文献   

20.
消费的环境影响及消费环保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消费"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消费的环境影响的阐述,探寻消费造成环境破坏的根源,进而提出消费环保化的对策.指出消费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些影响主要源于人类认识的不足、市场机制的失灵、发达国家的转嫁和科技水平的有限,我们应该通过普及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经济激励手段和提高科技水平来达到消费环保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