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溧阳市竹箦镇政府当门卫时,经常听到抱怨声:每月《江苏劳动保护》杂志刚分发到信报袋里就会不翼而飞了.有的分管领导和安全环保员还没看到就“失踪”了。同样的情况也常发生在镇安全环保办公室归档保存的那一份杂志上。在镇政府机关,《江苏劳动保护》这份杂志常常是借出易、归还难,即便归还了.也多是缺面子少页数的旧杂志。为这,我没有少费心思,有时还急得跟那些不大自觉的同志争论一番。  相似文献   

2.
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原劳动部,从事劳动保护工作.近30年来,始终与《劳动保护》杂志保持密切联系,既是工作需要,也是缘分使然. 我没学过劳动保护专业,刚工作时单位阅览室这方面的书籍刊物不多,翻阅最多的要算《劳动保护》杂志,其全面性、政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适合各类读者,尤其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在她的引导下,结合学习日本学者青岛贤司的《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安全教育学》,我顺利地度过了劳动保护专业启蒙教育阶段.渐渐地,《劳动保护》杂志成为我每期必看的杂志和工作中必备的参考书,她不仅是我专业学习的引路人,而且是我工作中的亲密导师.  相似文献   

3.
1987年夏,我已在辽宁省劳动局劳动保护处工作了近一年?一天,我和同事王宏新忽然被韩福山处长叫去,说是要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原来,《劳动保护》杂志为加强劳动保护宣传工作,决定举办几个省的专辑,由省劳动部门负责组稿?在此之前已经举办了一期《江苏专辑》,这次举办《辽宁专辑》,是第二期?韩福山处长说:"我省能够争取承办一期《劳动保护》专辑,是宣传辽宁劳动保护工作的一次机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交流劳动保护工作,没有经验可向《劳动保护》杂志请教,向江苏的同行学习?"这样,我和王宏新忐忑不安地接下了这个任务?组稿相当于办一期杂志?…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04,(8):78-78
《劳动保护》杂志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风雨之中我们求进、求变、求新。为了配合明年《劳动保护》杂志扩版至112页.整体改进印装质量.本刊将于今年9期、10期出版试刊号。欢迎读者对试刊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反馈的每一份有奖调查表都是一份爱、一颗心.我们会倍感珍惜.真诚待之。在随后的几期.我们将继续以有奖调查的形式与您交流。  相似文献   

5.
愚年 《劳动保护》2008,(10):101-101
光阴易逝,不觉间在《劳动保护》杂志工作已有20余载。我与几代同仁经历、见证了《劳动保护》杂志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发展。从手绘版式到电脑设计;从铅字排版到数字模拟;从黑白文字到彩色全版。这本杂志每一次的变化都倾注了编者与作者、读者的热情和智慧,亦与时代同步。  相似文献   

6.
拜读《周恩来舍已救人的故事》一(章登于《江苏劳动保护》2006年第1期),深受感动。不禁想起毛泽东专列轮渡让木船之善举,我愿借此机会,将这一故事介绍给《江苏劳动保护》杂志的广大读。  相似文献   

7.
值此《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劳动保护》杂志社全体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作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创刊最早的刊物,《劳动保护》杂志10年内两次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称号,是安全生产领域具有较强舆论引导能力、市场竞争力和传播能力的优秀品牌期刊.杂志的读者众多,我本人也是你们杂志的忠实读者. 60年弹指一挥间.在这一个甲子的历程里,《劳动保护》杂志秉承"尊重、热爱、保护生命"的办刊宗旨,围绕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中心,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解析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提供安全生产政策资讯,推广与传播前沿职业安全卫生科技知识,搭建安全培训教育平台,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始终肩负起我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读《杂志随笔》有感赵铸新《劳动保护》今年第3期刊载了谈伊强先生读1993年第11期杂志的随笔,讲了三点。关于第三点:《一名工人死于36V电压》一文,早已于1993年第3期《江苏劳动保护》杂志刊登过,谈先生认为,《劳动保护》不必再登。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9.
四面八方     
《劳动保护》读者座谈会召开8月25~27日,《劳动保护》杂志社在南戴河召开了读者座谈会,征求杂志2007年扩版后的办刊建议。会议共邀请了全国各个行业的40余名读者代表,采取了座谈交流、书面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查。各位代表纷纷就继续办好《劳动保护》杂志献言献策,对近年来《劳动保护》杂志在社会、经济双重效益上取得的卓著成绩给予了高度赞扬。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张力娜向读者代表详细介绍了杂志的办刊定位、重点栏目、读者群体等情况,对几年来一如既往地支持《劳动保护》杂志社各项工作的读者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表示今后每年都将继续召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向人民庄严承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全国人民向两个百年目标奋斗之际,《劳动保护》杂志迎来了创刊60周年。我作为《劳动保护》杂志的老读者和顾问,表示衷心地祝贺!《劳动保护》杂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1.
董福兵 《劳动保护》2008,(10):106-106
我是兵工企业一名技安工作者,也是《劳动保护》杂志的忠实读者。从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消防和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对每期杂志我都要认真、仔细地看,然后将该刊的新内容、新观点、新经验推荐给领导,介绍给同仁,并摘登在我公司每月一期的《安全简报》上,作为全公司基层单位的学习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0周年。值此喜庆之际,我作为特约通讯员,向《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愿《劳动保护》越办越好,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是从事安全宣传教育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胜任本职工作,搞好煤矿安全宣传教育,离不开《劳动保护》杂志。可以这样说,劳动保护杂志需要我们通讯员,我们通讯员需要劳动保护杂志。 多年的工作告诉我,《劳动保护》杂志是一家办得颇有特色、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的刊物。 其一是指导性强。劳动保护杂志发表的评论、专论、短评、政策、法规、文件等,都为我局指…  相似文献   

13.
值《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作为她的朋友和忠实读者,我想回忆一下她对我工作的影响和帮助,以表达我对她的敬意,并向编辑部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祝贺! 我与《劳动保护》杂志结缘于1986年.那时,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国家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工作.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劳动保护》杂志的内容,与当时政府主管部门的名称和职能保持一致.她实际上充当着政府的"喉舌",是政府宣传政策、法律法规和指导地方、企业贯彻落实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我在东北大学图书馆一楼的期刊室,用电脑检索到了《劳动保护》杂志的名字,那是我与《劳动保护》杂志的初次相遇.《劳动保护》杂志以科学严谨、精确专业的文章,帮助我顺利完成了题为《龙门式起重机吊装作业安全》的毕业论文. 毕业后,我一直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劳动保护》杂志成了常伴左右的良师益友.每逢工作上遇到难题,需要专业解答与指导,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劳动保护》杂志,而她也从未让我失望过. 由于安全员的特殊身份,我格外喜欢杂志中的"安全员手记"栏目.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打算也尝试一下这种把安全管理与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经过两个晚上的冥思苦想,我完成了第一篇作品——《陆老师的牛仔裙》,战战兢兢地投给了时任编辑王文尧.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劳动保护》杂志对安全管理人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工作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以及政策、观点上难点,都是依靠《劳动保护》杂志解决的;开展日常性的安全教育,许多内容也是来源于《劳动保护》杂志。因此,我们把《劳动保护》杂志看成是自己知心益友。但是,去年和今年,我单位订阅的《劳动保护》杂志有的期就收不到,影响我们的阅读,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这样的问题不知怎么处理,希望告知办法。 中原冶炼厂王铁成王铁成同志: 你那么喜欢我们的杂志,对我们是个宝贵的鼓励。全体编辑同志将再接再厉,更好地办好这个杂志,以期更好…  相似文献   

16.
认识《劳动保护》杂志已经16年了,这十几年来,她对我的帮助很大、影响很深,让我感到很温馨.在《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最想说的就是:一路同行,感谢有你! 回顾与《劳动保护》杂志的交往历史,是珍藏于心底的一腔情愫.1997年6月,我在办公室的报刊栏里发现了她,第一次阅读《劳动保护》杂志,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 由于平时从事文字工作,再加之个人的爱好,便试着向《劳动保护》杂志投稿,一次、两次、十几次,每次将精心修改的稿件发给杂志后,我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默默地等待.那种感觉漫长而又渴求,可是每次都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我开始有些失望.当2000年第6期《劳动保护》杂志上,《让员工成为企业品牌》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时,顿使我激动不已,看到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杂志赫然印着自己的名字,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读者:《劳动保护》杂志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风雨之中我们求进、求变、求新。为了配合明年《劳动保护》杂志扩版至112页,整体改进印装质量,本刊将于今年9期、10期出版试刊号。欢迎读者对试刊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反馈的每一份有奖调查表都是一份爱、一颗心,我们会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自从认识《江苏劳动保护》以后,我就把她当作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收到《江苏劳动保护》后,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从头到尾仔细品味,感到轻松时.越看越有味道,越读越有精神。好多次妻子儿子弄不明白,说我在单位看不够,回家还要看.不知道你能看出个什么名堂.我说服妻子儿子看书不能光看题目.还要看内容才行。我看的时间长了,有空就着手写点稿子给编辑部寄去。有一次一篇章被《江苏劳动保护》刊登了,中午下班我就兴冲冲地叫妻子儿子看,当他们看到我写的一篇言论章后说:这就是你看《江苏劳动保护》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我的工作离不开《劳动保护》杂志.如果说与杂志的初识算是偶然的话,那么20多年来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我的青春年华在与《劳动保护》杂志的来往中得到淬炼,这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作为一本具有行业指导性质的科技期刊,《劳动保护》杂志始终不渝地坚守在安全生产领域,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服务,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呼吁,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欢迎.《劳动保护》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创的国家级宣传劳动保护的期刊,她从诞生之日至今已有60年,历经艰难、曲折,为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劳动保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年初.接到组织上的工作调令,我一下子傻了眼.新岗位安全生产监督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我简直是门外汉。正当我一筹莫展、对开展工作产生畏难情绪时,领导向我推荐《江苏劳动保护》杂志,嘱咐我认真学习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我只得恭敬不如从命。工作之余翻阅杂志竞一下子爱不释手.杂志内容丰富生动.无论法律法规、工作研究、真人真事等栏目一下子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致,尤其是工作研究栏目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它对我开展具体工作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杂志上刊登的《试论安全化建设中新闻媒介的责任》一,很有感触,它使我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