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地表水水质监测布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FUZZY相似优先比模式基础上,以通扬运河南通段为例,根据该河段16个监测断面六项监测参数的特征,采纳绝对值距离建立模糊相似优先比矩阵R,R={r_1j}_(mxn)中,视地表水水质监测目的,选择出接近监测参数特征值(X_0)的监测断面,舍去了同一城镇范围内侧值相近的其它断面:提出地表水水质监测布点优化的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以最优的监测断面,较少的监测点和样品数,获得具有代表性、可比性的监测数据,且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2.
闽江流域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优化布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0年监测数据和GIS技术,对闽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的布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监测断面分级控制原则,运用水质分段法对闽江流域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的优化设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共设置168个监测断面,其中省控断面77个、市控断面39个、县控断面52个,并根据断面级别确定了相应的监测项目和频率。  相似文献   

3.
渭河陕西段主要监控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0—2008年渭河陕西段13个水质监控断面的监测资料,采用图解法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COD、NH3-N的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渭河自林家村断面以后水质污染情况明显加重,直至潼关吊桥断面(渭河陕西省出省断面)COD、NH3-N的监测浓度仍然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限值要求;从空间变化情况看,COD监测浓度自咸阳市兴平断面明显增加,沿渭河流向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时间变化情况看,渭河陕西段水质总体呈现好转的趋势,这可能与入河污染物总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冯思静  姜滢  宋康  刘朝 《地球与环境》2013,41(2):180-184
文章介绍了模糊聚类分析法,并运用此方法对位于阜新境内的辽河支流——柳河、绕阳河和养息牧河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进行了聚类分析。在9个监测断面中,受污染最严重的断面位于养息牧河下游方向,此断面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的污染指数均严重超标。研究结果表明,辽河流域阜新段地表水水质己受到严重污染,不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地水源。聚类分析结果与实际污染情况相吻合,能客观地反映多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这为制定辽河水环境治理方案和宏观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FUZZY相似优先比模式基础上,以通扬运河南通段为例,根据该河段16个监测断面六项监测参数的特征值 (Xo) 采纳绝对值距离建立模糊相似优先比矩阵R,在R={r_(ij)}_(mxn)中,视地表水水质监测目的选择出接近监测参数特征值 (Xo) 的监测断面,舍去了同一城镇范围内测值相近的其它断面,提出地表水水质监测布点优化的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以最优的监测断面、较少的监测点和样品数,获得具有代表性可比性的监测数据、且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6.
20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简称国控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其中,河流断面593个,湖库点位152个),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等.与上年相比,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事件     
《环境》2018,(8)
正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7月25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2018年上半年(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指出,2018年上半年,2050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部采用采测分离模式开展监测。其中,1940个国家地表水评价断面中,实际开展监测的断面1925个,其余15个断面因断流、交通阻断等原因未开展监测。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2007-2009年五华县城区大气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五华县城区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五华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漕桥河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漕桥河区域水系概况、武宜运河、太涡运河与漕桥河的水流关系;对漕桥河全线6个例行监测断面、武宜运河钟溪大桥断面、太涡运河分水新桥断面及漕桥河沿线37个支浜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得出漕桥河及周围河网以氮磷污染为主、两岸河浜的汇水使漕桥河水质下降、武宜运河来水影响漕桥河上游水质、太涡运河来水影响漕桥河下游水质的主要结论,为漕桥河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章节编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灰色关联法评价苏州河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在地表水水质状况上的实践应用,并应用该方法对苏州河1996年、2004年及2005年白鹤、黄渡和华漕等6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近10年来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有效实施,苏州河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各断面水质状况由1996年的V类或劣V水.到2004年和2005年基本提高到Ⅳ类或V类水质状况,且上下游水质差别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2007年-2008年安康市境内月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住、时间、项目及结果,依据监测结果,对照国家及地方标准,说清安康境内月河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针对月河地表水中主要污染物氨氮,采取相对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结合近年来对江苏泗阳县城区内河(沟)水质监测和调查,分析六塘河泗阳河段水环境污染现状和成因,并对淮河流域重点控制断面之一的六塘河泗阳河段石渡段面水质达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干旱半干旱地区重污染河流水质水量响应关系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磊  李怀恩  李家科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0):2617-2624
通过建立渭河关中段水质水量响应关系程序,对渭河关中段规划水平年(2020年)不同来水频率(P)条件下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质水量响应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水平年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同一断面在不同来水频率下COD和NH+4-N从小到大的排序均为:P=25%、P=50%、P=75%、P=95%.规划水平年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COD在林家村断面至兴平断面较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标准,而后逐渐开始升高,南营断面COD涨幅较大,至咸阳断面升至最高,后又逐渐减低;规划水平年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NH+4-N在林家村断面至兴平断面较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标准,而后逐渐开始升高,咸阳断面NH+4-N增幅较大,至树园断面升至最高.  相似文献   

14.
徐盼盼  杨咪  钱会  李亚斌  林涛 《环境工程》2017,35(8):168-172
随着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在渝河表现得尤为突出。为实现"建设美丽宁夏"和"渝河出境水质达到Ⅳ类标准"的目标,对渝河排污的控制极为重要。因此,基于2014年渝河的监测资料,运用WASP建立一维水质模型对渝河污染主因子NH_3-N排放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建议。结果表明:当初始隆德断面为Ⅲ类水质标准,NH_3-N按一级A标准的优化方案进行排放时,可以达到出境水质目标;同时,增设监测断面ZG1和ZG2有利于全面反映渝河水质的沿程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评价了2019年文山州的16个河流、湖泊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基础数据,16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全年年平均值都达到水质考核目标,5个断面有水质月监测数据超标现象,其余断面水质月监测数据均达水质考核目标。根据地表水断面水质的年均监测情况和月监测情况,依照《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试行)》进行分析、计算:水质时间达标率A1=94. 79%,水质空间达标率A2=100%,文山州水环境承载力指数RC=97. 40%。  相似文献   

16.
河流沉积物作为流域营养物质(碳、氮、磷)的汇与源,研究其含量与分布特征,对了解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赤水河中游五马河—大同河段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发现:河段沉积物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呈现出较大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其中,盐津河、茅台镇断面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断面,显示出有机质和氮磷复合污染特征,可能主要与仁怀市市区和茅台镇人口密集以及人为活动强度大有关,如城镇生活污水和酿酒工业废水向河流输入大量氮、磷营养物质.通过对赤水河中游沉积物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进行研究,能够为有效治理和保护赤水河水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库区支流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较为严重。以香溪河库湾为例,对该库湾的5个重要监测断面开展了为期1年的采样实验,从而了解香溪河库湾水质现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对一年四季和TN、TP、Chl.a、CODMn、SD共5项检测指标进行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香溪河库湾平均水质现状为污染状态,呈富营养,库湾上游与河口污染程度较中游稍严重,AHP分析结果与监测情况基本相符。该结果表明AHP法应用于香溪河库湾水质评价行之有效,在三峡水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此外,香溪河库湾目前水质虽然达到总体规划的Ⅲ类水质目标,但有恶化的趋势,因此需做好长期生态监测研究,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天祝县境内金强河与大通河两大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天祝县环境监测站根据现有的技术和设备,经过三年时间的常规监测对金强河和大通河的水文水质进行了调查、监测等工作。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对两大河流进行水质分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5~2001年大沽河干流青岛段的水质监测资料,选用产芝水库出口、江家庄、沙湾庄、麻湾庄四个监测站位,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大沽河干流青岛段的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段的上游产芝水库水质较好, 中游江家庄断面水质较劣于沙湾庄断面,其主要受控参数为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麻湾庄断面处主要超标项目有氨氮、CODMn和BOD5等.并对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线性分析,对大沽河水污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进行水污染控制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冯瑞杰 《环境》2023,(12):49-51
<正>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是汕尾市“十四五”时期新增的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为地表水Ⅲ类。近年来,汕尾市上下聚力攻坚,推动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Ⅲ类目标,阶段性实现水质类别从Ⅳ类到Ⅲ类的跨越性转变,创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东溪河水质进一步改善,东溪水闸国考断面主要超标因子化学需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