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酸盐废水生物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含硫酸盐废水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生物脱硫技术处理该类废水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成为废水处理技术的前沿课题。文章简要介绍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废水脱硫微生物种类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硫酸盐废水生物脱硫工艺的沿革和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酸酸盐废水生物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技术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和产生量,分析了脱硫废水处理的工艺、原理,并提出了脱硫废水的合理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法脱硫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中。在运行中会产生含有高盐和重金属的脱硫废水,目前脱硫废水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但该工艺存在药剂投加量大、污泥产生量多、以及部分指标达标困难等缺点。而且化学沉淀法处理后的出水含盐量高,直接排放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因此,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对已有相关文献和相关报道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分类、原理和研究应用现状。最后,对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电厂石灰石-石膏法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芳 《能源环境保护》2009,23(3):34-35,50
分析了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排水的主要来源、成分和水质特点,对脱硫废水取样分析,使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处理脱硫废水,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显著,可满足循环水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质影响因素及其主要的水质特征,归纳了目前国内脱硫废水主要的浓缩减量处理技术和零排放处理技术及其相应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列举了部分实际运行电厂;根据脱硫废水悬浮物含量高、盐分含量高、易结垢、易腐蚀设备等特性,结合目前燃煤电厂智能化程度高,运行人员都相对较少的特点,提出了开发...  相似文献   

6.
李鹏  乔勇  张惠  卢永岭  魏延涛 《环境工程》2011,29(5):19-20,44
简述了烧结烟气有机胺脱硫及副产硫酸工艺,分析了废水来源、成分和水量,设计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实现了废水综合利用。每年利用废水6.8万t,降低烧结成本34万元。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及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介绍了预处理单元、浓缩减量单元和固化单元的成熟技术;并对5个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应用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电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取适合本企业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叶春松  黄建伟  刘通  张弦  夏敏 《环境工程》2017,35(11):10-13
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塔,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高含盐量、高悬浮物、高硬度的脱硫废水。化学沉淀法是目前使用最广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但存在着加药量大、污泥产生量大、出水含盐量高等缺点。综述了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产生过程、杂质来源、水质特性,介绍了化学沉淀法等传统处理工艺和烟道蒸发、蒸发结晶、炉渣废热综合利用等几种零排放技术的处理思路、流程、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膜分离、正渗透等资源化技术在脱硫废水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国家废水处理政策与脱硫废水处理现状、技术进展,对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湿法脱硫废水具有含盐量高、重金属种类多等特点,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但是该工艺存在药剂投加量大、污泥产生量多、以及部分指标达标困难等不足。而且该工艺出水含盐量高,排放后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经济高效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至关重要。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介绍了脱硫废水的来源及组成特性,对常规湿法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原理和利弊进行详细介绍,系统分析了流化床法、膜分离法、吸附法和电絮凝法等新兴处理技术。最后,对脱硫废水现有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将脱硫废水经脱水处理后直接喷入除尘器前烟道蒸发的方法,从脱硫废水水质、喷嘴特性、雾滴蒸发时间、对除尘器及脱硫系统的影响各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以300 MW脱硫工程为例,分析了该方法经济效益及工程应用情况。这种脱硫废水综合利用方法可行性高,不仅可以节能降耗,同时还实现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后所产生的废水可采用烟道喷雾蒸发的方式进行处理以达到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目的。为获取脱硫废水喷雾蒸发处理工艺的最佳蒸发条件,重点研究了该过程中烟气温度、烟气流速、废水流量与废水初始温度、双流体喷嘴中压缩空气与废水混合的气液比等因素对脱硫废水蒸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废水蒸发率,为实现烟道快速蒸发,将烟温控制在180℃左右为宜;同时,烟气流量越大则废水蒸发量越大;压缩空气量与脱硫废水量的气液比越大越有利于废水雾化蒸发,其中压缩空气的压强对雾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废水流量增大到某临界值后若继续增大则不利于废水蒸发;而废水初始温度对废水蒸发量的影响不大。该实验研究为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硫化物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脱硫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文章介绍了硫化物废水的各种处理技术、特点及原理,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脱硫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硫化物废水生物处理的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溶解氧、pH值、硫化物负荷、反应器及填料的类型,指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新型工程茵株将具有更好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3.
碱性工业废水在锅炉烟气脱硫除尘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利用印染废水、造纸黑液、制革废水等碱性工业废水进行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的工艺,阐述了废水pH值、液气比、进气SO_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利用碱性工业废水脱硫除尘,其脱硫率平均可达80%~90%,除尘率达95%.  相似文献   

14.
生物硫循环及脱硫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初期,硫的生物循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而建立在生物硫循环基础上的生物脱硫工艺更是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从生物硫循环的角度阐述了废水、废气的生物脱硫工艺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并对相关的技术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了生物脱硫技术的优化和应用还需要在厌氧颗粒污泥多样性、脱硫脱硝技术的机理、生物脱硫生态方面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行常规处理的火电厂脱硫废水,设备故障率高、难以去除重金属离子和无法去除氯离子等诸多缺点.本实验利用电厂余废热对脱硫废水进行常温蒸发,对实验前后水质测试可知,实验减量浓缩效果显著,该技术的热交换过程温升小,蒸发过程全部发生在蒸发单元的气相和液相的界面,基本消除了结垢风险,对系统进水水质要求低,可根据电厂脱硫废水的实际情况仅需简单调整pH值即可进行蒸发处理,节省了大量的药剂费用,由于属于常温常压范围,大大降低了高含盐量条件下的设备腐蚀风险,减少了设备制造成本,使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外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方向,以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提出目前湿法脱硫技术存在的结垢堵塞、腐蚀、废水的处理等几个关键性问题,详细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对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了概括性总结。最后,为解决我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再生橡胶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再生橡胶脱硫废水是在再生橡胶脱硫过程中产生的有毒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主要成份为双戊烯、煤焦油所含的芳香烃等多种烃类及酚等。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处理工艺。为此,我们对废水的可生化性及处理工艺进行了探索。一、废水的水质试验所用的脱硫废水水质,经测定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使用硫酸对火电厂脱硫灰进行改性处理,并通过试验测定了改性脱硫灰在去除印染废水中有机物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向印染废水中投加改性脱硫灰,可使得印染废水中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降低,且降低程度与改性脱硫灰投加量呈正相关。当改性脱硫灰的投加量达到20 g/L时,CODCr可降低30%。本研究通过试验证实了硫酸改性脱硫灰对于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有一定去除能力,定量试验结果可为脱硫灰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是落实环保理念的重要举措,既节约了能源资源,也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在分析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探讨了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及流程,为实际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及严格的环保要求,使得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势在必行。脱硫废水零排放是实现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关键和难点。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主要包括蒸发结晶技术和利用烟气余热干化技术,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利用烟气余热干化的旁路烟气直接干化技术具有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低,不产生新的固废,设备系统简单,蒸发效果好,运行维护方便等优势,粉煤灰氯离子含量满足国家综合利用标准,经工程实践验证,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