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2年4月22日07时52分27.9秒,在东台县弶港公社以东的黄海海域(北纬32°49′、东径121°04′)发生5.0地震,震源深度约24公里。到5月22日为止,一共记录到9次余震。这些余震分布在主震震中的西南侧,深度为13—18公里,最大余震震级为3.1(M_L)。根据江苏和上海台网的29个P波初动资料求出主震震源机制解如表所示。矛盾符号比为23%。该地震序列属于主余震型。主震能量占全序列总能量的99.9%,按公式n(t)=n_1t~(-P)  相似文献   

2.
<正> 南黄海6.2级地震是近六十年来上海遭受的最强地震波及,也是1932年以来南黄海海域发生的最大地震。震后一个月内,上海地震台网共记录到584次地震,震中密集在北纬32°18′—32°44′,东经121°28′—121°55′,长30公里,宽20公里,方向北60°东的椭圆形范围内。最大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整个地震序列总释放能量的89%,b值(最大拟然法)为0.67,一个月内的地震衰减系数为1.23,反映该地震属主震余震型。下面主要介绍这次地震的宏观烈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正> 1982年9月27日10时37分于安徽六安扬公庙(31°36.′8N,116°33.′1E)发生一次3.8级地震(Ms),震源深度为11公里,距合肥地震台68公里,合肥地区有感。该地震是合肥台历年来记录的最大的地方震。震前5天,即9月22日16时10分,合肥台一电磁信息监测装置记到一锯齿波信号,幅度析合输入端约1mv 左右,形态见图1。此信号是本套仪  相似文献   

4.
李纲 《防灾博览》2005,(4):21-21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05年6月15日10时51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海域发生了一次7.1级(美国情报中心测定为Mw7.2)地震,震中位置为41.284°N,125.983°W,震源深度为10公里。加利福尼亚北部至俄勒冈州南部的沿海地区广泛有感,但有感程度轻微。地震距新奥尔良市146公里,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1999年赫克托矿7.2级地震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地震,也是  相似文献   

5.
1985年9月19日,在格雷罗州与米却肯州交界处的马尔萨斯河流人太平洋的入口处、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约400公里的海域发生了8.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21日又发生了7.5级强余震。这两次地  相似文献   

6.
<正> 1970年10月29日14时32分49秒,金湖县卞塘乡一带(北纬32°54’,东经119°06’),发生了(Ms)4.2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震中区位于金湖凹陷南部,这是苏中地区现代发生的一次较大地震。时隔20年,为弥补这次地震有关资料的空白,笔者组织了对这次地震的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2020.4.11-2020.6.10)2020年4月11日0时44分在菲律宾群岛地区(北纬20.35度,东经122.15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50公里。4月11日2时45分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北纬5.64度,东经126.69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80公里。4月12日14时57分在中印度洋海岭(南纬36.85度,东经77.5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4月14日9时6分在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海域(南纬30.42度,西经176.24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相似文献   

8.
<正> 1990年2月10日01时57分27.2秒在江苏省常熟市和太仓县之间(微观震中为北伟31°41′,东经121°00′)发生5.1级地震,仪器测定的震源深度为15公里。一、烈度等震线特点极震区(Ⅵ度)长轴方向为北西西向延伸,长轴8.3公里,短轴3.1公里,长、短轴之比为2.7:1,呈较规则的椭园形。宏观震中位于沙溪镇西北的洞泾到印北一带。Ⅴ度区呈北西向展布,长轴为31公里,短轴为10公里,长短轴之比为3.1:1,呈南缘稍凹的纺锤形。Ⅴ度区面积与Ⅵ度区面积之比约为12:1。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5,(3):8-9
(2015.4.11-2015.6.10)4月15日15时39分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纬39.8度,东经106.3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4月17日2时7分在希腊克里特岛(北纬351度,东经26.8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4月17日23时52分在斐济群岛地区南纬160度,西经178.5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4月20日9时42分在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北纬24.0度,东经122.5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4月20日19时45分在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北纬241度,东经122.5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所讨论的长江中下游地震区指北纬30°—34°,东经115°—123°之间的区域。有关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沈建文、王炜已作了研究,指出这一区域从苏北附近的黄海海域到湖北麻城一带存在一个走向近北东东的地震活动区,与该地区历史上 M≥4(3/4)级地震北东东向分布相一致,并指出这一地区地震活动期及应力场与华北地震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剖面分析了1969年渤海7.4级地震震中附近地区浅部地质构造特征。震中及余震区范围内,海底地形平缓,相对上隆。全新统(海相)厚度7—10米,较周围地区要小,上更新统最上部(陆相)厚度42—45米,较周围地区稍大,二者等厚线形态、走向都是 NE 向,与7.4级地震的余震区长轴方向(N45°E)一致。断裂较发育且数量多(6条),并多集中在震中西南4—6公里处,皆是高角度(80°)的正断层。较老的断裂在22000年前生成与活动,继承性多期活动的(NW 向,一条)、新生的(NE 向,一条)断裂在22000年之后,甚至在全新世时期还在活动、生成。断裂每次活动的垂直滑动量约3米。7.4级地震的发生主要与 NE 方向的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2.
《防灾博览》2015,(1):13
2014年12月11日5时3分在台湾新北市附近海域(北纬25.6度,东经122.4度泼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260公里。2014年12月17日14时10分在苏门答腊南部附近海域(南纬3.7度,东经100.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2014年12月21日19时34分在马鲁古海(北纬2.2度,东经126.6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2014年12月29日17时29分在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北纬8.7度,东经121.6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相似文献   

13.
日本北海道地区当地时间2003年9月26日4时50分发生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2.2度,东经144.1度的北海道东南太平洋海底,离东京近千公里,震源深度40~60公里,震后又引发系列强余震,震级达5.8级。这次地震晃动时间长达30秒以上,震感十分强烈,日本许多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北海道地区是一个大震多发区。北海道地区及其东边海域处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汇处,太平洋板块以平均8厘米  相似文献   

14.
<正> 引言华东地区(北纬30°—37°,东径113°—121°)近震地震波的平均传播速度为V_(?)=6.17公里/秒,V_(?)=3.57公里/秒,V_φ=8.52公里/秒。但是,在该区域内,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否存在差异,对此,本文根据华东地区地震台网布局,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和地震活动情况,把该地区划分为8个小区(见图1),并利用苏、鲁、皖、豫、浙、沪六省(市)波速比工作会议核定过的资料,对各小区地壳上部震波传播速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历史记载的地震破坏情况、现代形变测量资料、地震活动性分析和野外考察,~(14)C 年代测定等结果的综合研究,初步认为北西向益都断裂为公元前70年诸城一昌乐7.3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该断裂长约30公里。地震震中位于北纬118°41′、东经36°26′,震中烈度Ⅸ—Ⅹ度,震源深度15—37公里。  相似文献   

16.
正(2021.6.11-2021.8.10)2021年6月11日7时27分在哥斯达黎加附近海域(北纬8.85度,西经85.4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6月11日15时33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88度,东经121.55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6月12日18时0分在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北纬24.96度,东经97.89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19日6时11分,保山市隆阳区发生了里氏5.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99°05',北纬25°06',震中位置地处汉庄镇庄房村一带,震源距地表6公里,距保山城直线距离8.3公里,震感强烈。截至10月31日共发生余震291次。地震发生后,市、区两级党委政府视灾情为命令,及时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启动了《保山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为防震救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指挥部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安抚受灾群众,使灾民及时得到了妥善的安排,感受到了政府温暖的关怀;地震监测部门和新闻媒体迅速准确地报道震情和灾情,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4月14日18时55分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海域(北纬0.25度,东经96.5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4月18日8时29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北纬38.45度,东经141.8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50公里。4月18日14时41分在伊朗(北纬29.7度,东经50.6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江苏省地震台网速报资料,1986年5月23日04时25分39秒(北京夏令时)在南黄海海域北纬32°44′、东经121°39′发生了Ms=4.7级地震。这次地震在陆地没有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和人员直接死亡。兹将此次地震宏观调查结果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正> 1984年5月11日北京时间23时37分,南黄海海域发生6.2级地震(Ms,下同),仪器测定震中在北纬32.7°,东经121.7°,即江苏省如东县东海域河豚沙附近。震前54秒,曾有一5.6级直接前震,截止1984年6月10日,震源区共发生1.0级以上地震356次,最大震级为4.6级。地震没有对沿海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亦没有人畜直接伤亡。由于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