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石油、化工、航运等工业的发展,静电灾害事故日益增多。由静电引起的爆炸和燃烧事故,近几十年在我国已发生几百起。 造成静电灾害的主要条件有两个;(一)存在可燃性混合气体或粉尘,而且它们的浓度处于可燃范围内;(二)有足够能量的火花放电。 人们在可燃性混合物的场所内工作,由于人体带电而产生火花放电,成为一个火源。近年来,由于化纤织物的发展,人们穿着这种服装和胶鞋或塑料鞋,极易带上静电。因为这些材料都是良好的绝缘体,电阻率在1012-1014欧姆之间。即使是天然原料如棉、毛、丝等织物,在相对湿度小于50%时,其起电性和带电性与绝缘…  相似文献   

2.
广州石化总厂安全环保处杜文杰同志来信反映:目前,有些石油化工厂已采用化纤布料制作工作眼,请问石化企业适合穿化纤工作服吗? 为了防止由于人体或衣服带有静电而引起着火爆炸,国内外科研部门研制了各种防静电织物和工作服。它的原理有的是将织物经化学处理以降低电阻数值,更多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虽然织物和服装的静电放电可引起电击,由于其能量较小,未见直接造成人体伤亡,但会造成许多干扰,甚至严重的灾害(包括间接致死)。例如,在高空作业的工人,因为意外受到静电电击而从高处坠落死亡;仓库内的工人从桶中将汽油倒入另一桶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化纤工作服与桶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火灾。此外,还有由于静电的干扰,造成在天空中降落伞张不开;在医院里进行用乙醚麻醉的手术时,由于织物摩擦静电打火引起爆炸等重大事故。在电子行业,由于静电造成电子元器件受损,使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也有所发生。因此,…  相似文献   

4.
为测试防静电织物及其服装的静电性能,国内先后制订了GB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和GB12703-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等标准。这些标准为鉴别和评价防静电织物和防静电服装的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在实际研究和测试中发现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国标规定的四种织物静电测试方法之间相关性很差,对于同一  相似文献   

5.
丁洁瑾   《安全》2012,33(4):47-48
防静电毛针织服是可防止静电电荷积聚的用防静电纤维纱与羊毛纱、棉纱、腈纶等化学纤维纱混纺、交织或缝制而成的一类防护服装,主要用于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避免火花放电.防静电毛针织服是静电防护系列产品之一,并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防静电毛针织服的生产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以保证服装质量,进而保证穿用者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基  盛海涛  杨文芬 《安全》2011,32(10):52-54
防静电服是为了防止服装上静电积聚,是静电防护产品系列之一,其采用的防静电织物是普通面料通过混入导电纤维纺成的纱或嵌入导电长丝织造成的。防静电服适用于石油开采及石油化工行业,制药及元器件加工业,电气电力行业等工作过程易产生静电,或静电放电容易引发器件损毁,电击,火灾及爆炸的危险场所穿用。  相似文献   

7.
对棉、订及混纺织物、服装的免烫从抗皱原理、助剂复配特点、实践应用工艺及影响免烫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实用性介绍。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脱掉化纤织物衣服时,会听到“噼噼叭叭”的响声,如果是在黑暗的环境中,还能看到闪烁的火花。它是在人的身体活动时两种织物相互摩擦或脱衣时,织物与织物之间产生摩擦,发生静电放电的现象。人体是怎样带电的呢?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拿钢笔杆在你头发上先摩擦几下...  相似文献   

9.
赵阳  滕金山 《劳动保护》2006,(10):90-92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无不和静电发生联系,静电直接或潜在地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据专家分析,火药、化工、医药、石油等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多数是由于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超过安全限值,偶然发生放电火花引发的。静电的产生与人体穿着的服装的质料、活动的强度、使用劳动工具的类型、地面的导电性以及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采用接地、屏蔽、中和等方式消除静电的危害。防静电工作服就具有为人体提供静电屏蔽,消除或减轻静电危害的功能。防静电织物防止静电积聚的措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尽快传导物体…  相似文献   

10.
自吸过滤式简易防尘口罩,占我国防尘口罩的80%左右。该类口罩大多数是用化纤或混纺织物作滤料的。口罩经工人佩戴后,可洗涤干净再次使用。在我国,一般用洗衣机或用手搓洗口罩。口罩的滤料经过反复洗涤,纤维会磨损,导致阻尘率逐步降低,影响防尘效果。目前,简易防尘口罩洗涤后的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在脱化纤织物衣服时,会听到“噼劈叭叭”的响声,如果是在黑暗的环境中.还能看到闪烁的火花。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活动时,两种织物相互摩擦,导致发生了静电放电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吸湿排汗柔软剂XL-F02在公安衬衣面料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涤棉混纺织物制作行业服装夏季衬衣面料,具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是透气性差,也就是吸湿排汗性能差,衣服穿着后有闷热感.  相似文献   

13.
防护服要合理选择, 不然起不到防护作用。 选择防护服,首先应 从保护性能考虑。 一、根据不同工种特 点选择防护服装。如易燃 易爆作业的工种,不可选 用化学纤维布料制作的防 护服。因为化学纤维容易 引起静电反应,穿化学纤 维防护服有引火烧身的可 能。在化工车间甚至医院 手术室等有易燃气体、液体的场所穿化纤工作服,万一静电积聚产生火花放电,也有引起爆炸起火的可能。静电对电子原件和精密仪器也会产生干扰。因此,在这种作业场所工作不宜穿化纤防护服。 二、根据不同劳动环境选择防护服。如丙纶、涤纶和氯纶布料制作的防护服,耐酸、耐…  相似文献   

14.
高松 《劳动保护》1990,(3):42-44
据今年第2期《劳动保护》报道,育岛市西装厂用进口日本涤棉织物加工防静电工作服,多数工人受大量丙烯腈及甲醛危害,造成严重职业性过敏症的事故。 为什么从日本进口的涤棉织物含有甲醛、丙烯腈等?这涉及到纺织染整企业所生产织物的树脂整理工作及其所选用的整理剂。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衣着面料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防皱防缩,对平挺度、耐久折褛和耐久压烫等性能指标也有了新要求。化纤混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织物的后期整理的研究,树脂整理对织物产品的作用亦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次青岛西装厂所用从日本进口…  相似文献   

15.
1工作人员禁止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混纺的农料制成的衣服从事现场作业。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要戴手套或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由中国纺织大学和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浙江海盐特种纤维织造厂试制的两种防静电新产品──AES防静电嵌条面料和CCY、CCP防静电除尘滤料,最近通过浙江省的省级新产品鉴定。 用AES防静电嵌条面料做成的防静电工作服,可以有效地防止人体带静电,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的水平,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日本的同类产品。CCY、CCP防静电除尘滤料,是将导电纤维以一定的间距径向镶嵌于织物中制成。用这种材料制造除尘系统的袋滤器,取代目前常用的非抗静电化纤滤料的袋滤器,可以防止由于粉尘粒子经碰撞、摩擦等产生静电后难…  相似文献   

17.
室内织物因其容易点燃、燃烧速度快、蔓延迅速等燃烧特性,对室内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及火灾危害都有重要影响.在低强度热源加热条件下,研究了几种常见室内织物如牛仔裤、化纤运动裤、棉布床单、混合织物等温度变化、火灾烟气危害性及喷水对热解烟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类织物在低强度火源引燃后烟气毒害成分主要为CO、NOx、SO2,3种毒性气体在7~ 10 min超过人体允许极限值,喷水降低了烟气毒性成分的生成速度与生成量,如牛仔裤热解烟气中CO、SO2的超标时间分别增加了约4min、7 min,NOx则未超标;化纤类织物热解气体超标主要毒性成分为CO、SO2,喷水有利于化纤等聚合物熔融物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快了热量传递,热分解速度加快,有毒有害气体的生成量和产生速度增加.如加水后化纤运动裤热解烟气中,CO超标时间提前了10 min,SO2、NOx烟气也在20 min左右出现了超标情况.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防水物通常是由涂有各种合成橡胶的织物制成的,这类织物有非常优越的防雨性,但却没有透湿性。人们穿着这类织物的服装在野外活动如登山、赛跑等激烈活动时,产生的大量汗液就无法以蒸气形式排出,而在服装内部形成冷凝水,使人体感到粘湿、发闷等不舒适。这在有些恶劣条件下甚至是十分危险的,比如登山运动员穿着不透湿的服装爬山,出汗不易排出,容易结冰而冻死。可见防水透湿织物的重要性。那么何为防水透湿织物呢?防水透湿织物在一定压力下不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热加、火化工工人不能穿化纤衣服一般化纤衣料燃点为150℃左右,它具有干燥性强,易燃烧,燃速比较快,易产生静电的特点,而且静电对人生理功能有影响;而棉布工作服燃点为200℃,阻燃性好,燃烧速度慢,还不产生静电危害,所以工业生产中,热加、火化工作业...  相似文献   

20.
1 国内外防水透湿织物现状分析 1.1 防水透湿织物研发概况 防水透湿织物是世界纺织业不断向高档次发展独具特色的功能性面料,具有防风、保暖、防水、透湿、拒水等特殊功能。在过去几十年中,聚乙烯、氯丁橡胶、聚氨脂等涂层织物已得到普遍应用。尽管涂层织物服装具有优越的防雨防风性,获得完全的防水机能,但是由于大量汗液无法以蒸汽形式排出,在服装内部形成冷凝水,使人体有粘湿、发闷等不舒适感,在恶劣条件下甚至会结冰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