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回家途中,亲眼目睹了两个小青年比赛骑车,撞向从侧面猝然而出的大卡车,顷刻身亡的事故.只为抖威风,眨眼问没了性命,这生命消失的多么不值得呀!来自公安部统计,今年5月份酒后驾车共致418人死亡.还有,机动车驾驶人法肇事共造成31887人受伤.这些血淋淋的数字多么警示人啊,敬畏并遵守秩序规划,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是否走在世界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前沿,可以从一个城市的停车场略窥一豹。日本是个汽车生产的大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家用汽车,平均不到每三人就有一辆私人小轿车。这就给日本各地政府提出一个最最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汽车在非行驶之时要摆放在哪里?因为日本不但国土极其有限而且城市居住人口也极其密集。所以停车场的设计与建设,成为日本人城市交通生活与管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必备的交通工具,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车到山前必有路。有了车,我们的腿变长了,我们的视野变开阔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快速。车是我们进入小康社会的标志之一。然而,事物的发展必有它的两面性。在我们欢呼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因为有了车而大幅提高和加快的同时,一串血淋淋的数字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2002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7.3万起,死亡10.93万人,伤56.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3.2亿元。2003年1~8月,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9496起,死亡65148人;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伤特大事故37起,死亡572人。更为…  相似文献   

4.
(十三)“安全梦” 每个人都有梦想,为了你、我、他的安全,你又能“梦”见点什么呢?此为一例。 有些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铁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如果“梦想”列车车头能喷出高压气体,把来不及躲避的行人推出铁轨外,那该有多好。 不要嘲笑这个想法有多么幼稚、多么可笑,如果你了解:20世纪初美国的老福特梦想把当时的木壳汽车变成钢壳以保护倾覆车祸人的生命,而今满大街跑的都是钢壳汽车这个故事,就应该多做几个“梦”才是。(王陆昕) (十四)酒鬼比常人清醒 此画标题起得吓人,《酒鬼比常人清醒》,莫非这位漫画的…  相似文献   

5.
据说,日本真正有钱的人,都不买日本车,他们心中首选的车辆是德国造的轿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去年在德国走了一趟,见证了德国车辆的魅力,对德国交通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德国从事汽车销售,对德国汽车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据他说,每7个德国人里,就有1个是从事与汽车有关的行业。德国是一个汽车王国,每年汽车销售400万辆左右,仅次于美国和日  相似文献   

6.
时间飞逝,加入《人车路》编辑部这个家庭前前后后算起来也有3年时间了。或许和编辑部存在的11年比起来,这3年真的不算长,但却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我在杂志主要负责:开卷有一、封面故事、特别关注及爱车俱乐部这几个板块,其中汽车运动、驾车学堂和车市动态都是关于汽车知识及信息的栏目。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除了纽约这样几个少数的“老城市”之外,人行道上是很难见到行人的,这就是所谓的汽车文化的最终级结果:人人开车,城市不是人走的,是给车走的。美国人爱车到了抓狂的地步,一个2.6亿人口的国家,有2亿部汽车,洛杉矶1100万人,而登记注册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秋,扬州市全面启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此次整治也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出台的《扬州市主城区水系连通规划方案》着眼于主城区全城的水系连通,成为扬州人实现"清水、活水之梦"的关键,这场战役关系着扬州水环境的全局,也势必影响扬州城市生态环境的未来。任何一座城市,离开不了水,一个城市的每一个河道、湖泊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不仅承担了输水、排涝、防洪的重要功能,它也为我们调节了区域气候,控制污染,也是人类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9.
与车情缘     
孩提时候,我就随着父母亲到省城读书了。那时的我,老是梦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开个汽车回到家乡看望爷爷奶奶,那该多么神气!那是我第一次对汽车的憧憬。  相似文献   

10.
青春多美好     
你看过电影《小字辈》吗?今天,在首都一路678号公共汽车上,也有这样的“小字辈”,他们把希望变成现实,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生活呀生活,多么可爱,多么可爱,象春天的蓓蕾芬芳多彩……” 北京一路公共汽车车队团支部为年轻售票员们放映了电影《小字辈》。电影散场了,青春的旋律依然在年轻人耳边回荡。他们高兴地说啊,笑啊,一边半生不熟地低声哼着影片中的这支主题歌,一边谈论着那台自动报站名的车厢录音机。要是咱们车上也有一台,那多美气! 青年售票员秦风明虽没有加入这热闹的行列,但银幕上那台录音机又何尝没抓住他的心。他刚…  相似文献   

11.
据说,日本真正有钱的人,都不买日本车,他们心中首选的车辆是德国造的轿车。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去年在德国走了一趟,见证了德国车辆的魅力,对德国交通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德国从事汽车销售,对德国汽车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据他说,每7个德国人里,就有1个是从事与汽车有关的行业。德国是一个汽车王国,每年汽车销售400万辆左右,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销售总金额基本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且说车德     
我觉得道德当中最为基本的就是“以人为善”。我们常说什么牌德、球德、无非就是希望人在做的事情时候遵守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汽车”的发明,让人类主宰了一回——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同时更是提出了新的道德类别:车德。人既是万物的主宰,当然也是“车”的主宰,所以人开车,必须有行车的道德。车本无罪,车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人赋予了车生命,赋予车内涵。生活中高尚的人,他(她)开出来的车也必定是高尚的;生活中卑劣的人,他(她)开出来的车,表现必定是卑劣的。公路上,汽车边,等待中,那个着急鸣笛的家伙,那  相似文献   

13.
四个轮子陪我度过上班的时间,四个轮子承载我的假日休闲,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这就是我八个轮子两辆车的生活。对于一个标准的车迷来说,一天之内能享受两种不同汽车的驾驶乐趣,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生活。单位的车是一辆皮卡工具车,已经行走了10万公里。我的私家车是菲亚特西耶那。上班拿皮卡钥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全线放开不收费,乐坏了有车一族,男女老少几乎全体出动,于是堵车、车祸,在付出近八百条生命后,一切尘埃落定,消停了。八天,八百人死于车祸,平均一天一百个,这是多么悲壮的数字啊!然而据有关部门说,这个数字还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0%左右。难道我们的车祸致死率这么高?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果然触目惊心:在汽车保有量前六名的国家中,2011  相似文献   

15.
与车情缘     
孩提时候,我就随着父母亲到省城读书了。那时的我,老是梦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开个汽车回到家乡看望爷爷奶奶,那该多么神气!那是我第一次对汽车的憧憬。  相似文献   

16.
黎周  汪胜 《安防科技》2013,(9):25-27
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许多人家在婚丧嫁娶、乔迁开业等重要时刻,也习惯燃放烟花爆竹。随着经济发展,汽车开始驶入千家万户。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遇上汽车时代,引发了新的问题,甚至造成了多起伤亡事故。失亲痛上加痛2013年7月14日7时许,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文字港社区一杨姓人家的老人出殡。灵车在前,后面是送葬队伍,有乐队车、家属车……其中有一辆皮卡车,装着鞭炮和纸钱,沿路燃放。皮卡车厢内坐着包括逝者的外甥严某在内共3个人,负责拆鞭、点鞭、放鞭。车队行驶了约三四公里,皮卡车厢内堆放的数十挂鞭炮突然炸响。车厢内的3人惊吓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汽车了。过去靠两条腿便能抵达的目标,现在则必须四个轱辘的帮忙。只要有路,汽车无往而不至,于是,一条条平坦如砥的道路被铺到天涯海角。社会的进步是如此迅速,而人类自身的机能却退化到这样的地步。就像过去夏天,人们靠一把蒲扇也能度日,可是今天不行了,即便没有空调,至少也要有风扇。倘若遇上大热  相似文献   

18.
郭鹰 《安全与健康》2011,(10):32-33
我好想拥有一部汽车,可以带着我飞向田野山川,而不会在每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带着孩子在人流如织的公园中,与那些规划整齐的花木草坪亲近;我多么想拥有一部汽车,可以接待远方的朋友,带着他们到我最喜欢的深山老林,看飞瀑流泉,享清新空气;我多么想拥有一部汽车,窗外可以大雨如泼,但是车内一定是温暖如春,没有目的地,只为在如水的音乐中,享受难得的片刻宁静;我多么想拥有一部车,能载着父亲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们……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18日.某镇广场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汽车起重机侧翻事故.造成了一人死亡两人重伤。汽车起重机司机王某在吊装大约700公斤重科斯林柱头往科斯林柱上放时。因为角度不准.王某正在调整吊臂的角度.突然科斯林柱头往下一沉.汽车起重机吊臂往下倾倒.汽车起重机也随之侧翻。当时在科斯林边的第四层脚手架东西两头分别有三个人.他们准备接科斯林柱头。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络已逐步踏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上网冲浪"严然成为一种时尚--看看网页,与朋友发发E-mail,聊聊QQ,多么写意。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宽频接驳的蓬勃发展使得家庭用户和SOHO一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