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正>4月22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主持签署仪式,宣布《巴黎协定》自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21日开放供签署。当天,175个国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协定,创下一天之内签署国际协定国家数量最多的纪录。根据规定,《巴黎协定》将在至少55个缔约方(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至少约55%)核准后第30天起生效。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特别是邻国进行双边环境保护合作,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就与苏联、东欧国家等签订了一些关于防治植物病虫害、防止森林火灾、兴修水利和防止水害、保护渔业资源等协定.与日本签订的渔业协定,也包含了保护渔业资源的内容.70年代末以后,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国际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的双边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对象和领域不断扩展,先后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了环境保护协定、协议、协定书、备忘录等.  相似文献   

3.
正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尘埃落定,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巴黎协定》给出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安排。作为历史上第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减排协定,《巴黎协定》首次确立了包括全球温升、适应和资金在内的三项长期目标,其中全球温升控制目标设定为2℃,并努力限制在1.5℃内。《巴黎协定》框架下的国家自主贡献是一项涵盖了减排、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内容的综合行动计划,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巴黎协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底刚闭幕的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制度框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又一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机制《巴黎协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根据公约的目标,并遵循其原则,由《公约》缔约方大会一致通过的适用于所有国家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做出了  相似文献   

5.
2003年2月确定一项新条约要求签约国建立国家污染物排放清单,称为污染物排放和转移登记录(PATRs). 一旦实行PATR,将要求大的工业设施报告量包括二 、重金属、农药和工业化学品等86种污染物年排放.协定规定今后可扩大报告范围如交通运输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农业排放和中小企业排放量.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发言人Jeremy Wates说,有些国家已有这类系统,例如美国有毒物排放清单(TRI),比协定要求还高,但大部分参与讨论协定的国家(有30个欧洲和北美国家)还没有.PATR是朝公民有污染物排放知情权方向迈出的一大步.欧洲联盟现在…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12日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布尔歇会场圆满闭幕,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也成为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  相似文献   

7.
郑苗壮 《环境保护》2020,48(3):70-74
2015年联大69/292号决议决定,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就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拟订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BBNJ国际协定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最重要的谈判,所涉及的海洋遗传资源及其惠益分享以及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转让,是当前海洋和海洋法领域最重要、最前沿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判BBNJ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回顾了联合国BBNJ特设工作组、预备委员会和政府间会议谈判进程,综合分析各方的立场主张,提出我国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协定谈判,切实维护国家海洋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巴黎协定》签署和生效,全球进入落实《巴黎协定》的新征程。一些国际活动纷纷把新能源、气候变化列入重要议题,2017年世博会也将"未来的能源"定为主题。近日,《世界环境》就相关话题,专访了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世界环境》:2017年6月10日至9月10日,世博会将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举办,把主题定为  相似文献   

9.
国际合作,以往有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等形式。今天,随着当代社会日益复杂,国际合作领域增添了一种新形式。这便是环境保护。众所周知,国际合作主要是通过若干个国家参与的会议、条约、协定、组织及机构几种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些方面,环保事业都已是瓜熟蒂落。早在一九二六年初,美国政府就在华盛顿召开过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被看作是为达成控制船舶污染国际协定而作出的首次多边努力。一九四八年,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一九五四年四月,四十三个国家云集伦敦,签署了第一个防止海洋石  相似文献   

10.
挑选与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10个国家,构建包含资源环境要素的虚拟水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农产品贸易隐含虚拟水的转移情况.进而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虚拟水净进口量为被解释变量的贸易引力模型,重点探究了包括自由贸易协定和关税在内的各因素对虚拟水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业用水效率虽然在逐年提高,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实现了对大部分国家虚拟水的贸易逆差;土地资源、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关税水平等变量是农产品贸易虚拟水流动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通过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农产品国际贸易可以有效缓解国内水资源压力,因此应当在提高自身农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关系,并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协定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巴黎协定》下中国气候治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巴黎协定》签署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回顾,对《巴黎协定》中的温度控制目标与执行机制、透明度框架、减缓与适应、损失和损害几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识别了《巴黎协定》下中国气候治理面临的潜在挑战,如履约活动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气候变化影响相关的损失和损害及其责任等,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一是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团结立场相近的国家;二是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可比性来应对透明度框架的要求;三是加强短期适应性投入来应对国际减排长期性带来的风险;四是在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应对气候损失和损害。  相似文献   

12.
1964年,日本横滨市政府率先与企业签订公害防止协定,由此揭开了战后政府和企业签署协定的序幕。日本的公害防止协定主要涉及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振动、恶臭等重要的环境问题。经过3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公害防止协定有效地解决了日本的公害问题,日本地方政府在治理公害问题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以大国担当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方案,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又一个强有力信号。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之所以备受全球关注,是因为这是《巴黎协定》最核心的制度,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的减排力度、低碳转型进程,乃至全球气候行动势头。为此我刊特转发《中国环境报》2020年12月14日第二版刊载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关于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陈熹  朱婧 《环境保护》2023,(13):46-51
国家自主贡献减排制度是《巴黎协定》的重要设计,《巴黎协定》通过自下而上的自主减排路径,将各国的INDC承诺目标与整体温升控制目标相联系,以实现国家自主行动。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各国纷纷提交自主贡献减排承诺,如何实现承诺目标是各缔约方履约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如何通过国内制度设计实现INDC目标,成为我国在《巴黎协定》后思考的主要问题。各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所递交的INDC目标文件中,大部分都提到了本国在国内政策与法律上的响应。其中,日本向联合国提交的INDC承诺中提出,日本将通过促进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双边减排信用制度等政策实现INDC目标,并将促进节能列为最主要的政策。本文分析了日本在节能政策方面的有效做法,提出我国应更加重视节能工作在气候变化应对中的地位,加强节能制度建设、促进节能法治发展,加强节能政策设计,推动智慧节能、技术节能、市场节能。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5日,欧盟及其七个成员国正式向联合国递交了《巴黎气候协定》批准书。至此,《巴黎气候协定》缔约方数量达到74个,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比重达到58.82%,满足了《巴黎气候协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巴黎气候协定》的保存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中国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批准、生效的整个过程中,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巴黎气候协定》从通过到生效历时不足一年,成为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巴黎气候协定》所获支持之多、生效速度之快,大大超出预期。从谈判、通过到生效的过程,既凝聚了各国携手推动低碳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意志,也为其他领域全球治理提供了借鉴,注入了信心。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指明了全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长期行动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巴黎协定》确定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框架,其正式生效集中体现了近年全球气候治理认可度显著提升、渐趋理性务实、参与主体更为广泛、基本治理格局正在转变等。本文结合《巴黎协定》生效的大背景,在分析全球气候治理新特征、新趋势的基础上,就目前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的"共同而有区别"原则需进一步强化,发达国家兑现资金技术支持并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文本内容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面向国际、面向国内两方面提出了新趋势下中国低碳战略的新部署。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大体上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分析,在国际制度层面上,越来越多的自由贸易协定规定了环境条款。自贸协定在序言、正文、补充协议中规定了环境条款,规范了成员国在环境合作、环保标准、争端解决、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权利义务。自贸协定逐渐成为处理环境问题的适格场合,形成了环境问题国际规制的"多-双边"范式。通过FTA处理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欧美国家的一般实践,我国应深入研究这一趋势,应对未来自贸协定谈判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2月12日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12月12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
国外点滴     
国外点滴全球环境公约和协定达900项据统计,目前全球环境公约和协定总数已达170多项,如果将其它一些约束较小的协定和双边协定统计在内,全球环境公约和协定总数已达到900多项。在1994年中,有3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约,在达到批准国数量的要求之后开始生...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缘的临近性,中国与中亚区域国家的交往与合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一直稳步发展。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在上海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这标志着中国与中亚区域国家的合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亚各国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和政治转轨、社会转型的基本完成,中亚区域国家同中国之间的互利互惠合作日益成为中亚区域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