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供电企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两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供电企业装备有技术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物的不安全状态通过自动装置、安全检测等可以很容易及时发现,通过整改、更新、改造,达到消除事故的目的.然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则是变动的,可随时间、环境、社会状态、思想境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且受多方面因素(如技术水平、安全技术知识、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变化幅度大,不易掌握规律,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2.
正承包商管理是HSE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子要素,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也将承包商、相关方纳入到标准规范中。海因里希理论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人的不安全行为干扰因素有教育培训、人员选择等相关因素影  相似文献   

3.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林涛 《安全》1999,20(1):45-46
众所周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物理本质是一种意外释放的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少企业在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据工伤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企业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有50%~85%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把物的客观因素与人的主观因素相比,人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人的行为受多方面因素,诸如政治、经济、技术水平、安全素质、身体精神状态、家庭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变化很大,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比物的不安全状态更难预测,更难空制,因此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性,有针对性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日益紧迫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安全是相对事故而言的,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及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于事故防范来讲,如果对事故的人为规律把握不准,措施采取的不到位,隐患就难于有效消除。因此,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是杜绝伤亡事故的主要管理方法之一。人是组织管理中最不确定的因素,这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所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并非只要具备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事故,这其间关键的因素是触发条件。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但牵涉到主体(人)、客体(物)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与他们本身的情绪,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生产过程中的瞬间变化因素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即事故触发条件。本文列举一起死亡事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并非只要具备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事故,这其间关键的因素是触发条件.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但牵涉到主体(人)、客体(物)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与他们本身的情绪,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生产过程中的瞬间变化因素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即事故触发条件.本文列举一起死亡事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7.
应用事故致因理论解剖事故一起电击工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理论轨迹交叉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空运动轨迹交叉,就完会成事故。该理论揭示,事故的发生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因素,即空间和时间的调度。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因此,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故障)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能量失控的情况下,人、物两大系统各自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构成事故的“时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起工业伤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安全生产是物质生产文明的标志,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任何生产活动都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人+物=生产力;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安全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消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0+0=0.  相似文献   

9.
黄新文 《安全》2009,30(2):13-16
轨迹交叉理论明确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及本文提出了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不安全工作环境的控制四个方面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安全生产是物质生产文明的标志,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任何生产活动都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人+物=生产力;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事故轨迹交叉论足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互作用的事故致因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的运动轨迹交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玑,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石油行业是属于危险行业,其整个设备操作过程复杂,不安全因素多,对职工素质要求高,纵观多年生产安全管理,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物(生产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一个是人(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物的状态是被动的,是能够通过投资进行改造,主要取决于资金和现实技术。人的行为是能动的,主要通过教育培训、规章制度、操作技能的提高来完成的。物的状态直接取决于人的行为,因此,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HSE的核心)的安全管理,必  相似文献   

13.
王游  李庆水  胡平利 《安全》2010,31(4):16-18
在生产中,引发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因素而言,不外乎人、物、环境和管理。大量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要比“物”、“环境”、“管理”等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高得多。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如何超前控制员工行为安全,冀东油田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因此,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人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构成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4类(即事故的4M 构成要素):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统称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环境和较差的管理。由于管理较差,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作者调研收集了石油开采企业的64起事故,通过走访调查得出了事故原因,并将事故一级因子分为人的不安全心理、管理的缺陷、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本刊2016年第3期《油田事故原因的心理分析》中介绍了第1类事故因子——"人的不安全心理",本期作者将介绍剩余的3种事故因子,其中涉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事故看似与心理无关,实则是环境引起了员工心理变化;而涉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事故似乎与心理有关,实则可能由设备导致。只有发掘事故原因中的深层因素,区别各种事故因子,才能"对症下药",排除干扰,进一步预防事故。  相似文献   

16.
著名国际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该理论揭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海洋钻井平台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大、救逃生困难,发生事故将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7.
工伤事故的发生与否以及事故造成的伤害情况,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人的行为和状态; (2)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 (3)管理上的缺陷。环境条件和物的状况不良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形成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由于人为原因的触发,就可能形成事故。简言之,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称故障)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能量失控的情况下,人、物两大系统各自运动的交叉点就构成事故的“时空”。我们的一些企业,虽然为防止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中,引发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因素而言,不外乎人、物、环境和管理。大量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要比“物”、“环境”、“管理”等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高得多。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中的主要方面。这里所指的人,包括领导者和操作者,本文只对操作者在生产中导致事故的诸种不安全行为加以重点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有意识非理智行为;无意识非故意行为;心理机能失调行为。  相似文献   

19.
煤矿隐患排查易被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它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等。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它随煤矿生产活动的进行而产生、发展。隐患虽然不是事故,但它可以导致事故,  相似文献   

20.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