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汽车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罪魁祸首,为害匪浅。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美国的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装置,它可以一反常态,把汽车变成会“吃掉”污染空气的工具。这种新装置是一个催化转换器,通过化学反应减少空气污染。现在的汽车虽装有一个催化转换器,当污浊的气流通过转换器时,里面的催化化学物可以把汽车污染变为不甚有害的化学物质。但是部分污染物还是溜进空气中,形成烟雾,污染空气,使人的眼、鼻、喉产生灼痛,呼吸发生困难。而新的催化转换材料是涂在汽车的散热器上的一层催化物质,它有助于消除烟雾。  相似文献   

3.
电磁污染的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的电磁辐射及其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减少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泄漏和防止电磁污染,保护生产与生活环境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摸不着、又无色无味的“电磁辐 射”,一般人还摸不清头脑:电磁辐射是什么东西?我们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到底严重到了哪个程度? 据专家介绍,电磁辐射污染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污染。电磁辐射现象不仅会出现在人们目前关注的手机、寻呼机等移动通讯器材上,它包括广播电视、通信、工科医、交通、电力输送等五大类。例如,广播电视发射塔、工业高频设备、医疗超声波仪器、高压输电线、变电站、家用微波炉、电磁炉、可调光台灯等等都会放射电磁波,只是功率有大有小。 目前,电磁污染对人员健康方面可以确定的危害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电磁污染是一种无形的污染,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公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被列为环境保护项目之一。本文通过电磁辐射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环境电磁辐射水平的监测结果来说明现阶段电磁辐射污染状况,从改变功率、频率、距离等场强影响参数入手,来说明降低电磁辐射水平的技术手段,并通过实验和现场测试结果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在防止电磁污染方面的各种措施,以给人们一点提示。  相似文献   

6.
本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无线市话系统,俗称“小灵通”基站电磁辐射污染水平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此类基站电磁辐射水平较低,对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的电磁辐射及其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减少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漏泄和防止电磁污染,保护生产与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所介绍的防护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要认真实施,就可以切实保障作业人员及高场强作业范围内其它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国内信息     
福建厦门市完成“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研究”课题经过5年努力,福建省厦门市环境监测站,厦门市环保科研所完成了“厦门市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研究”课题。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该课题对厦门地区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源水平与分布现状,进行了4年的现场调查和设点测量,共采集了11万个数据,根据实测结果建立了城市电磁辐射污染的评价模式,估算了公众受到电磁辐射的暴露量,探讨了防止高频机工作扰民的办法和控制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前言近年来,电磁辐射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无线电广播、微波通信、雷达探测等都会产生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射频辐射污染。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随其波长的缩短而递增。微波比中短波对人体有更大的危害性,因此微波已成为可危及人体健康的一种因素。微波这一新技术在国防、工农业生产、科研和通信等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微波通信的迅速发展、其涉及的范围比其他微波辐射装置更为广泛。人们对于在微波站的外环境是否可能受到微波辐射的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和在多大范围内危及人体健康,目前尚有争议。本文在调查研究和一些必要论证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电磁辐射污染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进步而产生的。鞍山作为一个大型工业化城市,电磁辐射设施种类和类别较多,这种污染几乎无处不在,长期以来,人们对电磁辐射污染缺乏了解,鞍山市区电磁辐射监测数据资料匮乏。从保护市民群众身体健康角度,结合国家相关法规及监测依据,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监测方案,针对鞍山市电磁辐射污染进行全面研究,深入了解鞍山市区电磁辐射污染现状,通过监测数据研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避免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减缓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筑波城国家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化学家竹内弘治,发明了一种可减缓汽车尾气污染的烟雾收集板,经摆放在日本高速公路上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种烟雾收集板,由含混合碳粉和二氧化钛的聚四氟乙烯纤维制作并压延成薄板。由于照射到该薄板上的阳光可以将二氧化钛中的电子,激励到更高能级,从而能使分子更具活些。远些活跃分子,可以从空气中捕捉氧气和水蒸汽,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磁辐射污染以一种无声无息的方式来到了人们的面前,由于缺乏充分的研究和认识,更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现状的研究,结合工作中的实际做法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在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方面的思路,以期进一步加强我省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电磁污染及电磁辐射防护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辐射被称为是“隐形杀手”,简述了电磁污染的现状及电磁辐射的危害,详细论述了电磁波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护电磁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酒精糟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它的大量排放,已成为污染水体的“祸害”。作为酒精产量位于全国前茅的江苏省,在治理酒精糟液污染中,面对各类“医治药方”,却毅然选择了“全回流”。记者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6.
信息     
《环境》1994,(5)
最近,由中国科技大学和江苏常州市科凌净化技术发展公司联合研制的烟缸式室内空气净化器已问世,它是利用电子和催化吸附原理的最新科技成果。目前,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大多数人几乎每天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而室内污染程度又比室外要高出几十倍。使用这种净化器,除可存贮烟头、烟灰外,还有净化室内烟雾、除尘、除臭、杀  相似文献   

17.
外来的电磁波即电子雾污染,它能使各种电器互相干扰,从而危害环境甚至损害人们的健康。专家调查发现,电子雾能使机器人内部的程序紊乱,动作失灵,据日本统计,有7000人被机器人致残,11名工人致死。家用电器形成的电磁辐射,能使人头晕、乏力等。科学家认为电子雾会影响对人体生物钟起重要作用的激素和传递神经信息激素;会影响遗传细胞质素,还会破坏细胞膜。据说造成电子污染事故的原因有150多种。科学家建议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如看电视保持适当距离,不宜长看,注意看完开窗通风。电子雾有损健康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电磁辐射监测技术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电磁辐射监测技术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孙秀莲随着科学技术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能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它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污染,大量的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不仅对各种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产生...  相似文献   

19.
超高压输电线路辐射电平测量与电磁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辐射污染高压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工频龟磁辐射污染。各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影响的申诉和担忧与日俱增,并有强烈化的趋势。由于高压、超高压走廊的广泛分布,在它的分布区域内必然出现工频高压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问题。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对高  相似文献   

20.
大气污染是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大气污染物——烟雾,在近几十年来已给人类造成多次严重的危害。据对形成“烟雾”的研究,人们把它分为两类:一类为还原性烟雾,也称为亚硫烟雾。它含有亚硫等还原性物质,是由于人类普遍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造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是1952年在伦敦发生的那场毒雾,四天多的时间,使大约四千人丧生;另一类为氧化性烟雾。烟雾中含有高浓度的氧化剂,是一种氧化性混合物。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氧化性烟雾的形成是由于光照引发了大气中的某些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所致。因此,氧化性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