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环境工程》2007,25(1):18-18
2006年12月26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2010年,北京将初步建立以煤、气发电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为补充的多元化电源结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力争达到6%以上。  相似文献   

2.
张郁晖 《环境》2006,(3):81-8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但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特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情况1998年能源生产总量比1997年下降4.7%,能源消费总量比1997年增长2.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6左右。预计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1997年的3.55吨标准煤降至3.38吨标准煤,节能率为4.8%,全社会节能量约为7000万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将由1997年的5.50吨标准煤下降到523吨标准煤,均可完成1998年节能计划目标。199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贯彻实施的第一年。在全国各地学习、宣传、贯彻《节能法》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印发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关于…  相似文献   

5.
单力 《环境》2006,(9):56-58
寻找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早已成为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关键,也是能源投资的新热点。这使得新能源市场变得日渐火热起来。在此之前,新能源市场一直以国家政策为出发点,调整发展战略,培育利润增长点。特别是,今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的利好信息,从法律层面给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前景注入了充足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8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布《2015清洁能源行业报告——迈向新主流》,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额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投资额的29%。其中,在光伏和风力发电领域,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投资者。紧随其后的是美国383亿美元,然后是日本的357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首  相似文献   

7.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文版摘要中指出,现代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色中小企业影响力报告》4月25日在京发布。报告指出,近3年来,绿色产业中小企业的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税前利润增长率普遍较高。这反应出中国绿色产业正处于上升区间,有着很好的盈利和增长空间。这份报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机构共同发布。报告通过绿色中小企业影响力指标体系,对节能环保领域中小企业在经济、环境、社会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估。调查样本涉及可再生能源、节能、水资源管理等七类领域。报告显示,过去3年间,可再生能源、节能、污染物防治和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山东省能源局印发《2019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今年将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以能源转型助力产业转型,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量主要由绿色能源提供,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量主要由绿色电力提供。按照《意见》,今年山东省将把清洁绿色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同比增长13%、发电量增长35%,接纳省外来电最高负  相似文献   

10.
陈漫 《环境保护》2007,(3B):30-32
黄鸣,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提案人,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2006中国绿色年度人物。 黄鸣带领中国太阳能踏出了一条可供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参照的模式——“皇明模式”。他率领皇明人10年如一日地唤醒民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提出并推动“新农村、新能源”运动;他让全球能源产业静下来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让叫嚣“中国能源威胁论”的西方人感觉到了来自中国的力量,让“皇明模式”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为鼓励辖区单位和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滨海新区日前出台了《关于鼓励绿色经济,低碳技术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方法》,将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20个方面予以支持和鼓励,其中将对年节约量不低于500吨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以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增长迅速,特别是风能方面。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现今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2005年颁布(2009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功不可没。该法在中国首次创建了一个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框架,通过设立可再生能源目标,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出台强制性的电网连接和采购政策,建立国家上网电价制度等方面,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的推广。本文阐述了现行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指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现存问题,并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的改进提出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3.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5年2月28日,《可再生能源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要使本法发挥有效作用,需要制定出明确可行的实施细则.为此,有必要研究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关于清洁能源的立法之一,它的很多原则和具体条款都具有相当的创新性,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效力,极大地促进了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本文介绍分析了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重要条款并对比了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指出了它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我国明确,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达到20%左右。截至2015年,这一比重仅为12%。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  相似文献   

15.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文版摘要中指出,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  相似文献   

1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81-F0003
2012年,是中国完成"十二五"各项指标的关键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猛。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给资源节约与环保领域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新规划。在回顾过去一年中我国能源政策的一个个足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最为强劲的脉动。  相似文献   

17.
本报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利用了国际能源署(IEA)秘书处的模型分析研究以及国际能源署(IEA)国际能源技术合作网络中心所提供的专门技术。目前的研究以2007年11月在曼谷公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为参考,发展并推进了《能源技术展望2006》的相关研究。该版本提到了几种不同的情景。《能源技术展望2008》的“ACT系列情景”显示了如何让全球的CO2碳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恢复到现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能源署的旗舰刊物《世界能源展望2010》即将于11月推出."《世界能源展望2008》告诉大家低碳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生产和使用能源的方式,这为能源革命埋下了种子;《世界能源展望2010》则将提出,绿色复苏将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田中伸男说.《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如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失败了,那么以上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如今新能源的发展是不完整也是脆弱的,要阻止全球变暖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的基线情景显示,如果没有新政策出台,化石能源将继续提供全球大部分能源,到2005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增长到57千兆吨;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市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秦皇岛市具有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根据秦皇岛市生物能源资源条件,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应该是:畜禽粪便沼气商业化开发;农林废弃物、餐饮垃圾和城乡居民生活垃圾能源化开发;能源林、能源作物种植与生物柴油冶炼产业化发展。并通过政府对生物能源产业的组织、规划与引导,建立生物质能源资源管理制度与流通机制和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生物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彭峰  陈力 《环境保护》2012,(10):69-71
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的出台背景 随着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到期,气候谈判面临僵局,国际间减排重心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能效改革、碳捕捉与封存等先进技术及商业化应用的竞争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