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在“一控双达标”工作中,取得了“一个重视”,突出了“两个重点”,加大了“三个力度”,达标工作得以扎实推进,成为了山西省企业达标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2.
实施“一控双达标”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站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一控双达标”是本世纪末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文章论述了环境监测在“一控双达标”工作中的地位、作用、目前不适应工作的几个方面以及如何加强其自身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0年是我国环境保护实现“一控双达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为了促进河北省环境保护工作和环保产业发展 ,以顺利实现“一控双达标” ,河北省环保局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于2000年4月28日至30日在石家庄市举办了“河北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技术洽谈暨环保产品展览会”。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河北省工业污染治理企业信息发布会” ,共提供治理项目信息2000多项 ,现场发布信息100多项。由于会议目的明确 ,组织有力 ,使寻求治理技术的单位———污染治理企业、技术拥有单位和设备生产厂家———环保企事业单位有机会进…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环境保护城市。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完善,执法力度的加大,尤其在开展一系列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促进污染治理工作以后,杭州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环境质量总体在逐渐改善,但环保形势依然十分严竣。现在离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一控双达标”目标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杭州市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为此,本文对杭州市“一控双达标”目标实现进行可达性分析。一、环境现状与变化趋势1998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杭州市总体环境质量及排污状况仍不容乐…  相似文献   

5.
杨澜 《四川环境》2002,21(4):68-69
本文针对在2000年“一控双达标”工作后排污费征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对排污费今后的发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浅谈青海省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海龙 《青海环境》1999,9(3):139-141
通过对青海省大气污染主要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做好“一控双达标”工作,加强行政执法,改变燃料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控双达标”后泉州市环境监理部门所面临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今后环境监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赵浩明 《青海环境》2001,11(1):14-16,26
一、会议基本情况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于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环保局长和总局各司及所属单位的负责同志7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2000年环保工作和“九五”经验,研究部署“十五”及2001年环保工作。会上,解振华局长作了《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开创新世纪我国环保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11日下午,朱 基总理到会观看了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多媒体演示并接见了全体会议代表。 二、会议主要精神 (一)会议对2000年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价。 1.“一控双达标…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2,(3)
唐钢是一个集采矿、选矿、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和耐材为一体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针对冶金企业属于能源消耗和污染大户的实际情况,唐钢自“九五”以来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认真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深层次环境综合治理,企业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观。特别是开展“一控双达标”活动以来,唐  相似文献   

10.
导读     
目前,“一控双达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在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艰苦努力下,达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统计表明,到 2000年年底,全国 90%以上的企业可望达标。届时,达标企业如何巩固成果,将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焦点,成为与达标同等重要的研究课题。   刘耀棋、刘航的《切实做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的巩固工作》,率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作者在分析了达标反弹的诸多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指出:首先应加强对达标企业的宣传及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法人环境保护负责制。使企业树立起超标排放是属于违法行为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国家提出“一控双达标”工作目标后,浙江省富阳市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至 1999年年底,全市 316家限期治理企业中 299家完成治理任务,投入治理资金 8280万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35万吨 /日,废气处理能力 230万标立米 /日,削减 COD排放量 1.5万吨。但是,相当部分已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治污设施闲置不用,偷排、漏排污染物。上级来检查或环保部门执法检查时设施在运转,有关部门一走,治污设施就停下来了。环保部门的几十个人管理众多的排污企业,也只是疲于应付,治污效果难以发挥,环境质量得不到…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中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的考验:“一控双达标”工作要搞,“3321”(三湖、三河、两区、一市)和碧海(渤海)工程要抓,生态保护工作要做。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今年的工作,他既...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一控双达标”是本届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项主要目标,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环保部门如何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尽职尽责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做到既保证进度又保证质量,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谈几点看法,供商榷。一、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阶段乌鲁木齐市环境状况为前提 ,分析城市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开展城市环保工作和强化环境管理工作 ,实现“一控双达标”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富阳市作为杭州市七县(市)之一,被列入总量排污收费试点市,自1997年7月开始开展总量排污收费工作,至1999年6月,全市已有约1018家单位缴纳总量排污费,其中工业企业762家,工业企业中私营个体企业700家。征收机动车排污费128万元。全市共征收总量排污费1180万元,征收私营个体企业排污费980万元,占排污费总额的83%。总量排污收费与原超标排污费相比,全市收费总额提高100%。从试点工作1年来的情况看,绝大部分缴费单位对总量排污收费是积极支持和比较配合的,总量排污收费的开展,对促进“一控双达标”和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一年来环保工作取得的进展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推进“一控双达标”工作一截止1999年11月底,全国11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低于规定指标。全国工业污染企业达标率达到74%,重点企业达标率为56%。天津市提前一年基本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东部地区5个省市工业污染源达标率超过80%,中西部地区3个省市达到70%以上。有28个环保重点城市实现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9个城市实现了空气质量按功能区达标;8个城市的地面水和空气质量均实现了按功能区达标。11个模范城市实现“双…  相似文献   

17.
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1999年工作要点安排 ,依法推动我区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工作 ,落实 199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的“一控双达标”的治理目标 ,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牵头 ,组成“’99天山环保世纪行”组委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鹏和自治区副主席王怀玉带队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伊明·米满夏、苏黎堂马木提·买买提玉素甫、伊布拉音·哈力克、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阿尤甫·铁依甫以及自治区人大环资委、自治区计委、经贸委、环保局、电力局、轻工厅、化工厅、兵团经贸委、兵团环保局有关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理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然而在经过总量控制、“一控双达标”、限期治理等强有力的环境管理措施之后,一般的环境监测即理化监测遇到了不能为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环境污染纠纷、环境质量变化状况等环境监理工作提供支持保证的困境。通过阐述在线监测、监督监测、生态监测的必要性或阐明其独特的优点,展望此“三种监测”将是今后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可能性,并提出改革污水处理运作模式的几点建议,对实现“一控双达标”月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山东省三河口生建煤矿地处微山湖畔,是省属地方国有中型煤矿,年产原煤超100万吨,年创利税过亿元,现为国家大型二级企业。近几年来,三河口生建煤矿坚持“发展第一、环保先行”的原则,始终把环保工作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在环保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环保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为契机,以“一控双达标”为目标,以制度建设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先后开展了以“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为重点的环保治理系统工程,整个工程历时3年总投资近500万元。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使矿区的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工程的实施不仅为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