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行员疲劳是关系到飞行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飞行员疲劳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有效防止因飞行疲劳引发的飞行事故.在分析飞行员疲劳的影响因素确定疲劳风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主客观赋权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飞行员疲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飞行员疲劳状况问卷调查结论,采用改进了的TOPSIS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论表明各指标权重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数学的飞行学员安全状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飞行学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状态,既可以减少飞行训练事故,保证飞行训练安全,又可以为飞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飞行学员飞行训练调查研究和分析,结合各方面专家在人为因素上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飞行学员安全状态综合评价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飞行学员安全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飞行学员安全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安全状态综合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3.
飞行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建立飞行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02-2006年中国民航由机组原因引发的130起事故及事故征候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通过咨询专家,从人、机、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建立了飞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飞行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对飞行运行系统进行总体安全评价,能够克服国内外飞行运行系统安全评价常用方法(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运行安全审计、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航空运输监察系统、国内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系统和中国民航安全审计)在指标设置、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灰色区间层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将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和灰色理论相结合运用到飞行安全评估中。针对航空运输系统的特点,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建立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IAHP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并且引入灰色理论框架下基于端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的灰色区间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用所建立的方法评价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安全水平。结果表明,该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其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安全水平相对较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元模型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现状进行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在系统分析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机组因素、飞机因素、环境因素和飞行管理4个1级指标及26个2级指标组成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由于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具有物元的可拓性,构建了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的多级物元模型。实例演算表明,物元理论能充分地利用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中的指标信息,确定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以便航空公司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飞机结冰特性及防除冰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了解结冰对飞行的危害、预测结冰的特性和发展防除冰方法,对于保证飞行安全极为重要。阐述结冰的形成及其严重程度度量方法,分析结冰对飞机气动、操稳及起降特性的影响,总结现有的飞机防冰与除冰技术,并对飞机防冰试验进行综述。考虑到带冰飞行是不可避免的,强调容冰技术对于保障安全飞行的重要性,并给出结冰条件下的操纵建议。研究表明,影响飞机结冰的因素不同导致结冰严重程度上存在差异,结冰对飞机特性影响较大,导致飞行性能下降,而防除冰技术的使用及容冰能力的提高对于确保结冰条件下的飞行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多层次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诸多因素具有的灰色性,引入灰色理论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进行风险评价,从机组、飞机、环境和管理4个因素,提出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灰色多层次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对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认为该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介于高风险与较高风险之间,急需加强安全防范,尤其应该加强对飞行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的结果为航空公司制定飞行安全措施及预防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航空装备维修安全是确保装备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航空装备飞行的安全性,需要对航空装备维修安全进行准确评价。根据航空装备维修安全评价涉及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模糊数学和熵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贴近度和熵权的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在建立航空装备维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加权平均算子确定综合评价集,利用非对称贴近度进行决策分析。通过对某型飞机调查数据的算例分析,确定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该型飞机维修安全水平的评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高低空空域运行安全的管理水平,必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究低空空域运行安全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低空空域运行安全初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粗糙集对指标进行约简,建立了更精简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降低不确定性及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粗糙集评价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根据组合赋权模型将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结合底层指标评价值实现对低空空域运行安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传统飞行员安全绩效考核侧重不安全事件等级和数量、轻视后果较轻的差错和轻微后果超限事件,不能真实反映飞行员的安全水平。基于对飞行员的工作流程、规章要求及相关文献的分析,以严重差错、一般差错、超限事件作为评价指标,从发生事件数、飞行时间、事件权重3个方面构建飞行安全指数。以S航空公司10名飞行员为例进行验证,并将飞行安全指数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飞行安全指数与传统飞行员安全绩效的评价结果有明显差异;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一是引入了变量飞行时间;二是重新确定了指标权重。飞行安全指数与飞行员驾驶行为的安全星级更加吻合,飞行安全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预测飞行员的真实安全水平与未来的安全态势,可很大程度避免传统评价方法的不公平性和评价结果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权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诸多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进行评价,从机组、飞机、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拟合权重,建立了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该模型对国内某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认为,该航空公司的安全风险介于高风险与较高风险之间,急需加强安全防范,尤其应该加强飞行机组和飞机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G_1法的飞行疲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综合控制并评价飞行疲劳风险,通过对疲劳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疲劳风险评价指标,依据G1法编制专家调查问卷,采用专家独立调查方法对指标进行判断,根据G1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飞行疲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疲劳风险的量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用G1法能有效地综合利用影响疲劳的各种信息评价飞行员的疲劳状况,该指标体系与现有控制飞行疲劳风险的影响因素吻合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实现疲劳风险量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完善工伤保险费率制度,增强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安全分级评价,并以此指导保险费率的制定。阐述了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安全评价指标权重模型,选用模糊评判法构建安全分级评价模型,得出了工程项目安全分级评价等级确定方法。以我国某山区高速公路第二施工现场为例,按照安全分级评价状况确定其工伤保险费率水平。最后分析了安全分级评价对保险费率制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当前在役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风险分析到措施"的建立安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新思路。探讨综合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并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确定指标权重的具体方法,使评价指标的建立及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具有科学性。通过具体的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指标建立及其权重确定的过程,介绍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不仅适用于在役化工装置的安全评价,也适用于其他系统的安全现状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既能查找出装置中存在的具体安全隐患,也能给出装置总体安全性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航班飞行安全水平,帮助航空公司制定有针对性的飞行技术提升措施,采用QAR数据建立飞行安全评价模型。模型以QAR超限事件为评价指标,通过确定白化权函数,并利用离差最大化原理得到各指标权重;再应用灰色聚类方法评价一定时期内的飞行安全水平;最后以某航空公司B737-800机队2014年度QAR超限频率较高的5类实例事件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公司6月、9月、12月运行情况很好,而1月、7月运行情况很差,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证明模型适用于飞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飞行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安全评价有利于预防和减小飞行事故,改善飞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飞行安全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提高飞行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相关向量机的飞行安全评价方法。首先,引入了贝叶斯框架下学习的相关向量机,并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建模过程,然后,基于系统观点,结合飞行安全的实际情况,从人、装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确定了影响飞行系统安全的基本要素,建立飞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飞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飞行安全的相关向量机评价模型,它的优点在于,无需分析系统内部诸多因素的关系,并能够自适应调整飞行安全影响要素的权重。实例表明:对于飞行安全评价问题,相关向量机方法构造新颖,应用简便,评价结果也更能反映飞行安全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改进TOPSIS法在航空公司安全评估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复杂系统的评价中,为避免传统TOPSIS法由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熵权法, 对指标权重系数进行客观的确定.在确定权重的基础上,提出三种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对三种评估方法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将改进TOPSIS法用于航空公司安全评估,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评价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状态,利用QAR超限事件作为原始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重要程度。针对飞行运行的动态性,引入无需确定指标权重的突变级数法构建评价模型;利用某航空公司2015和2016年24个月的QAR数据,使用该模型进行评价,所得的评价结果与该公司的实际飞行安全状态基本相符合。结果表明:基于因子分析与突变级数法的飞行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可用于实际评价工作中,且评价结果较为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现状,确立了评估安全预警技术的6个指标.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现场调研和相关文献报道,对4种安全预警技术在6个指标下的性能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每种技术在不同指标下的比较结果进行了排序.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最终得到了不同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的综合性能评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对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进行性能评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安全预警技术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直观地评判金属矿山净化库的防洪能力,从防洪安全角度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净化库防洪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和《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选取12个评判指标,构建了防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云发生器得出各评价指标的云数字特征参数;选用博弈论AHP-CRITIC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综合云模型得出综合云数字特征参数,根据最大确定度原则得出净化库防洪风险等级.以湘南某金属矿山净化库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权重确定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可靠,可以为净化库的安全管理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