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二氧化碳能够让阳光的短波辐射渗过大气层,但能吸收地球表面散发出来的长波辐射。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使地球表面变暖,产生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水蒸汽、甲烷、氟氯烃(CFCs)、一氧化二氮(N_2O)与对流层中的臭氧(O_3)。大气中的这几种气体浓度上升后,会使地球表面气温变暖,并在下一个世纪中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
3.全球变暖问题 3.1 当前问题概要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已有人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当时推测,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上升8℃。但是由于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的一段时间有全球变冷趋势,从而全球变暖问题曾一度被世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但进入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七十年代初期后,由于石油等化石燃料使用量的急剧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大大上升,从而全球变暖问题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从1958年全球观测年开始,在夏威夷摩那罗阿山持续进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精密测量工作,到目前已积累了大量  相似文献   

3.
当今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煤和石油燃烧后向大气中排入大量二氧化碳,使其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即所谓的温室效应。环境科学家们对大气中二氧化碳今后的增长速度十分关切,不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如何,这个问题只有通过研究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能回答。碳不但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对策问题。作者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一些主要学说,并从天体运行、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和地球大气演化,以及近代观测资料出发,对地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论述。作者指出,尽管CO_2在大气中有增加的趋势,但不会引起极冰大规模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淹没富庶的沿海平原的严重后果,因为大气中CO_2增加两倍才会使全球上升3℃左右,海平面上升0.4~1.5m。减少大气中CO_2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自然界的净化机能。要利用地球环境变迁历史资料,在掌握环境机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未来气候模式,以确定能正常调整全球机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X 16 9401345大气中CO:增加引起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及其对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影响/唐永奕一(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11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保局一1993,15(5)一13一17环情X一70 本文是根据国内外大量实测数据,说明全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出现“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近地面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情况,从而引起海面水温变化,使海洋上冰块瓦解和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按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结果,近百年全球近地面大气层气温变化总的趋势是上升,北半球比较明显。海平面也有上升的趋势。按近40年中海平面可能上升0.4一lm的预测值,估计…  相似文献   

6.
燃烧煤炭、汽油等化石燃料会产生加速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其实,建筑业必不可少的水泥也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现在,澳大利亚一家水泥厂发明了环保水泥,能够极大减少水泥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在回顾1986年世界环境状况时说。1986年是世界环境危机年,在1986年世界环境状况在继续恶化,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在继续受到破坏,北半球的工业国家大量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形成的酸雨在继续超越国境危害更多的国家:南半球的农民使用刀耕火烧的原始耕作法摧毁森林、草原引起的沙漠化正在他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含氟烃和其它排泄物的大量排放有可能使臭氧层耗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继续上升可能正在使气候发生变化,并造成无法挽回的其它大气变化,这些球境问题都是人们的行动违反自然规律所致,托尔巴博士特别提到1986年4月26日在苏联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降低碳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遏制全球变暖的共识.碳交易已被证明是当前最有效的减排手段之一,碳交易市场也已成为当前全球潜力最大的交易市场.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已经悄然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因此,在我国国内构建碳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根据国内外大量实测数据,说明全世界大气层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出现“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近地而大气层气温变化的情况;从而引起海面水温变化,使海洋上冰块瓦和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按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结果,近百年全球近地面大气层气温变化总的趋势是上升,北半球比较明显。海平面孔 有上升的趋势。按近40年中海平面可能上升0.4~1m的预测值,估计了海平面可能对珠江水位、沿海风暴潮潮位及咸潮入侵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珠江三角洲、特别广州可能产生的危害。作者认为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当前还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宜加强科学研究和实测。  相似文献   

10.
大气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随着有关微量气体效应和人类繁衍知识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工农业生产会给全球的温度和气候带来重大影响。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复杂性使人们预测未来状况变得非常困难。然而,二氧化碳以及其它许多天然和人造的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已得到证实。事实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每年增长近1%。到下个世纪,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长一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例如,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可造成酸雨、氟里昂可导致臭氧层破坏、二氧化碳等可导致全球温度上升(温室效应)。但是,大气、水或气候的变化并不是由一种或两种物质单独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化学成分复杂作用的结果。这些成分对某些现象有害,而对另外现象可能有利。为了切实掌握今后全球环境变化的模式,首先应严格区分当前科学上已经证实的事实和对未来的各种推测。具体说,应正确掌握有关全球规模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其发生源及消失过程、环境中的浓度及分布状态,以及今后的增减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人类面临的严重挑战 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的压力,正在超过地球自然系统的承受力,使大气、水体受到了污染,气候异常,资源枯竭,物种濒临灭绝,许多地区食品和燃料生产下降,地球上生命支持系统正在继续遭到破坏。由排放硫氧化物而形成的酸雨正在超越国境危害更多的国家;含氯氟烃和其他物质的大量排放有可能使大气臭氧层耗竭,最近许多科学家已在南北两极上空发现臭氧空洞;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继续上升,温室效应可能使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异常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范围,其危害日益严重和扩大。掠夺式的开发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大气暴露实验研究了大气硫氧化物污染对蚕豆叶片几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硫氧化物污染引起叶绿素a、b及总量下降,污染越重,下降越多,而游离氨基酸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升高,且与硫氧化物污染存在程度不等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钟伟青 《环境》1995,(11):5-6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日趋增多,由此导致的全球环境变化引起世人的关注。近二十年来的定量研究表明,由于气候普遍变暖,全球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最近20年(1972-1992)世界环境状况》白皮书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升高了0.5℃,海平面平均上升14厘米。下个世纪全球将升温2℃~5℃,海平面将上升65~100厘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我们认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事实上我们还应该担心一些虽然产生量很少的气体。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吸收热量的水平比CO_2高出一千倍。本文列出的温室气体清单着重于全部由人类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碳氟化合物。在这里,我们通过两个特点比较它们对全球变暖的影响:1.大气存留时间;2.吸收能量能力以及降低辐射效率(能量逃逸到太空的速度)能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相似文献   

16.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科学界、政界和公众关注的重大国际问题。众所周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倍增所致。近一个世纪来,随着社会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化亚氮等)日益增多。从1860年至今,二氧化碳排放量,从9000万吨增至56亿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270ppm提高到345ppm。8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强。最近,据美国二氧化碳情报分析中心研究,1983年以来,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深部含盐水层地质封存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抑制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介绍世界发达国家在二氧化碳深部含盐水层地质封存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对我国如何做好二氧化碳深部含盐水层地质封存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以应对全球变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1.引言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是当前自然科学和政治生活的中心课题之一。从1958年起在夏威夷摩纳罗阿进行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每年增加1~1.5ppm。根据此增加量和化石燃料消费量增加曲线及未来能源使用情况,预计到21世纪中叶,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将使地表平均气温增加1.5~4.5℃。  相似文献   

19.
X16 9602610大气痕量气体与全球温室效应/杨震(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导报/江苏省环保局一1996,(1)一s一6环信x一24 近年来由于大气中人工排放的物质不断增加,全球大气中痕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氯烃类等)的浓度明显上升,其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痕量气体。这些痕量气体浓度的增加,有可能破坏臭氧层,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作者阐述了这些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机理,分述了这些痕量气体近年来的浓度变化及其原因。提出了应在多发展大气中寿命短、对大气中红外线吸收较弱的制冷剂,减少C02、CH;的释放等综合技术方面投入…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大约自186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从 293ppm 增加到335ppm。这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根据某些气候学模型预测,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增加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