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毒王传奇     
7、求命恩人一命归西在坤沙前期的发展史上,林健壮立下汗马功劳。在坤沙担任“弄堂地区民众自卫队”指挥官期间,曾几次遇到危险,其中一次被国民党93师残部段希文的人马围困于一土屋里,情况十分危急,均是林健壮将他从枪林弹雨中救下来。段希文其实只带出10来名士兵,其余官兵在溃逃路上不是出了小差,就是被共产党的部队歼灭或跟着马帮溜了号。但段希文靠着自己的手腕和敢喝一坛子米酒的气魄,很快在“金三角”站稳脚跟,竖起了拥有1500多人、枪的“掸邦兄弟关系部队”大旗。段希文是个阴险狡诈的家伙,他一面“讨好”坤沙,  相似文献   

2.
毒王传奇     
继续阅读长篇连载《毒王传奇》,会对毒王坤沙罪恶的一生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对毒品所产生的危害有更深刻的了解。本期“文学驿站”汇集了几篇短小精悍的散文,有对现代生活的思考,有对生存环境的忧思,还有对故土、乡情的怀恋……  相似文献   

3.
人类会对许多东西上瘾.比如烟酒、毒品.这些东西让人或沉迷、或疯狂、或好斗。在动物世界里也有不少类似的现象。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些动物在吃了某种食物之后有的变得疯狂.有的则昏昏沉沉。这是一种“瘾”,还是其它原因呢7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不同的动物情况还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毒王传奇     
当人类越发知道珍爱自己生存的地球,越发明白保护好环境对自身生存的重要意义,提出可持续发展等眼光长远的口号的世纪交替之时,人类更不应忽视不亚于破坏生存环境世界性的毒品泛滥。由于毒品于人类正常繁衍的毁灭性危害绝非耸人听闻。为在更广泛人群中不时敲响警钟,本编辑部曾经编发过有关控诉毒品的稿件,本期起连载《毒王传奇》之后,还将陆续选发有关内容的作品。坤沙早已臭名远扬,但他在近十几年毒品才死灰复燃的中国大陆。名声臭得远不足其人罪恶的十分之一。《毒王传奇》一文。将向您较详细地介绍这个大毒枭一生中所干的罪恶勾当。让您在春风春雨鲜花绿荫之中,了解到世界上那黑暗却是活生生的另一面,永远保持清醒头脑。  相似文献   

5.
畜牧业经济行为通过局部草原载畜量超过限度之方式深刻地影响及改变了“河曲”地区的环境演化方向,促使初期“毛乌素沙地”出现。唐代“早期‘毛乌素沙地’”的出现,成为今鄂尔多斯高原自然环境演进过程的重大事件,留给现代人们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绿色书架     
《中国环境政策报告——生态移民》新吉乐图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20.00元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系统或者以防患于未然为目的,停止地区居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把地区居民迁移到其他地区,即为“生态移民”。“生态移民”的实施状况如何?它能否实现其初衷?围绕这一主题,这本论文集主要从生态、经济、文化三个角度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研究。令人忧虑的是,一些牧民家庭迁移之后的收入在降低,而发展集中饲舍牧业需要大规模的灌溉,这导致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而在有的地区,“生态移民”导致了新的草原开垦。此外,这本论文集对文化多样性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注。书中指出: “生态移民”政策将使多种多样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单一化,使“异质”的文化走向“均质”;环境问题和文化问题互为表里,游牧文化消失的代价正是沙尘暴的肆虐;“以人为本”可理解为“以文化为本”,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毒王传奇     
21、警察在“恐怖大街”变节在缅甸与泰国相邻、与“金三角”靠近的腊戍地区,有一条“恐怖大街”,叫×××大街。腊戍是缅甸的工业重镇,×××大街处于腊戍的腹部,这条大街其实是腊戍地区治安形势的“晴雨表”。由于其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并从这里折射着整个地区的文明之光,当地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这里营造一种安定和平的气氛。受政府指令,警方常常出其不意地在这一带采取狂飚行动,扫毒品、捣黑帮、刹邪教,以期其落尽尘埃见清明。但是,警方的无数次行动均无收获。这条大街上不仅乌烟瘴气,而且邪恶占了上风,警察反倒怕起邪恶分子来.大街上坏人当道,人人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的网络教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探究式”教学法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基于Internet的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一个以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跟人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对个人来说,更像是“量体裁衣”,具有“个性色彩”。此时的教育,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变成以学生为中…  相似文献   

9.
失乐园情报     
《环境教育》2006,(4):54-55
英科学家绘就物种灭绝地图英国科学家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预测,未来生活在世界20个地区的1000多种野生动物可能面临灭绝的命运。未来物种灭绝“热点”地区包括:北美洲北部到北极的冻土和森林带、南太平洋诸群岛、塔斯马尼亚岛、巴哈马群岛和南美洲的巴塔戈尼亚地区等。可能灭绝的物种高达1500个。  相似文献   

10.
在末次冰期(第四季最后一次冰期)时代,格陵兰岛和南极洲之间千年温度尺度变化的异步关系已经导致了“两极秋千效应”,而这种“两极秋千效应”使大西洋的经向环流发生了逆转变化。过去数千年,南极洲与北大西洋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大约在1至3度之间。这两个不同的冰芯被欧洲南极冰芯研究项目的科学家描述成是“两极秋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猪肉生产大国、消费大国,猪肉价格波动事关普通百姓生活。利用2001—2019年猪肉价格省级面板数据,对猪肉价格长期波动的空间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我国八大经济区及调入区、调出区猪肉价格区域差异测度结果来看,北部沿海区域内各省份猪肉价格差异最大,东北区域和长江中游区域差异较小;同时从猪肉价格差异贡献率来看,区域内差异贡献率更大。②从猪肉价格波动时空演进测度结果来看,地区间差异明显存在,同时各省份之间空间集聚性呈现出波动状态,表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长期趋势。③从对猪肉价格周期性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来看,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猪瘟”、重大疫情等突发因素短期影响作用较大,而常规因素的影响才是价格波动真正推手。④在所筛选的猪肉价格常规影响因素中,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仔猪价格、地区生产总值引起猪肉价格差异的作用显著,且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对猪肉价格差异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水库,对于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作用,已早为人们所共知。灌溉不仅为这些地区农、林、牧各业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改造沙漠景观为灌溉农业景观的关键性措施之一。因此,合理布局、正确管理和使用水库,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灌溉效益,是保持沙绿洲脆弱的生态平衡,防止绿洲沙漠化的先决条件。因此,人们将镶嵌于沙漠之中的水库誉为“瀚海明珠”是毫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13.
<正>宁夏德坤环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德坤集团"),前身为宁夏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地处灵武市东塔乡,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1.21亿元。公司主要收集、处置宁夏全区危险废物和银川地区医疗废物,是集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分析检测、仓储、处置和综合回收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处置单位,也是宁夏公益性的综合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国,目前已确证有数十万人死亡,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席科学家杰夫·麦克尼针对海啸指出,“这种情况对自然界来说毫不新鲜。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是人类占领了一个他们不应该占领的地区。”他认为,拙劣的沿海开发计划,比如砍伐红树林、珊瑚礁以建造养虾池,在海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振动试验中的误差传递,介绍了振动夹具的设计,探讨“沙埋型”夹具在振动试验中的运用,并对夹具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评估。  相似文献   

16.
毕佚 《环境教育》2004,(3):32-32
科学家发现,在哺乳动物中只有5%奉行“一夫一妻”的单婚制,其中“夫妻”双方以灵长类、犬类较为忠实。对鸟类来说,大约有90%为单婚制。但是,利用飞速发展的新DNA指纹技术的检测表明,多达1/5以上的鸟卵并不是鸟类配偶的“爱情结晶”。即使是看起来用情最为专一的动物夫妻也常常会去附近的巢穴或群落寻找陌生异性“调情”,和“情人”共享鱼水之欢。在成双成  相似文献   

17.
谢湘宁 《环境教育》2015,(Z1):80-81
<正>新年伊始,中国遇到了点麻烦。2015年1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目前共有155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因非法伐木被缅方抓扣。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承认有中国公民因非法伐木被缅方抓扣。而据外媒报道,自去年4月缅甸宣布禁止原木出口,以减少森林砍伐以来,已有大批中国人因被控非法伐木和其他一些罪名被逮捕。同时被收缴的还有数百辆伐木车和数10辆装满原木、兴奋剂、生鸦片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03,(1)
在城乡众多的地摊上,一些贩卖拖鞋的小商贩以极低的价格招揽行人,有的塑料拖鞋10元钱可买4双。这些塑料拖鞋多以工业废橡塑材料再  相似文献   

19.
斗斗 《环境教育》2005,(10):34-35
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岸边的河南省沈丘县,有一个名叫霍岱珊的民间摄影人,人们亲切地称其为“淮河卫士”.……  相似文献   

20.
1993年的春天,以美国科学家盖克和俄罗斯科学家扎加洛夫为首的科学考察小组。风尘仆仆地来到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废墟上,研究7年的核原料泄漏对环境的影响。他们开着3辆汽车进入切尔诺贝利地区,同行的还有两名乌克兰国家安全部人员。车队进入切尔诺贝利之后,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沿途竟然绿草如茵。到达目的地之后,俄美科学家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探测和取样。突然,一阵尖锐的怪叫声从草丛里传来。循声望去,一只比猫还大的动物从草丛中窜了出来。盖克觉得非常亲切,在这片土地上,看到活的动物还是第一次,管它是什么,单凭这一点就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扎加洛夫也发现了它:“天啊,这是只老鼠。有这么大!快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