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在多哈艰难落下帷幕.针对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谈判结果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应采取的行动措施等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日前对刚从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归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2012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主要编者之一潘家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目光的关注下,在夜以继日的谈判与等待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7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为在2009年年底之前达成一项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确立了明确的议题和时间表,以接替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此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3次缔约方大会的最终成果。随着这份宝贵的路线图通过,印度尼西亚环境国务部长维图拉尔宣布,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幕。  相似文献   

3.
正9月3日在京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巴黎协定》的决定.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届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旨在控制主要由碳排放而导致的气温升高.《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成为近年来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的最重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第13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于2007年12月3日至15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来自联合国成员国政府、联合国专门机构及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界和新闻机构等,会议代表总数达创记录的1.2万人。本次会议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技术开发与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和关键,为促进技术开发与转让领域国际合作进程,11月7日-8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联合在北京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企业、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代表700多人参会进行交流,以期推动12月上句在波兹南和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12日,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代表相聚法国巴黎,达成了历史性协议:《巴黎协定》,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制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并通过《巴黎协定》,这一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又一份实质性文件,具有历史性意义,将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里程。为探讨《巴黎协定》通过的进程、意义,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与路径,本刊记者对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 18)暨《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CMP8)已于2012年12月8日晚在卡塔尔多哈落下帷幕.作为《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内最后一次气候大会,各国代表齐聚中东就贯彻"德班平台"规划、制订减排新框架、协商《议定书》修正案和运转绿色气候基金等一系列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与磋商.  相似文献   

9.
2012年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多哈会议通过了对《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的修正等一揽子决定,结束了长达7年的《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2月15日,延迟一天后,在波兰卡托维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宣告结束。来自世界196个国家的气候代表最终完成了《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化谈判,为执行《巴黎协定》铺平了道路。每年12月,欧洲各国大小城市、乡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按欧洲传统习惯,从圣诞日(12月25日)倒数第4个星期日算起,便正式进入了圣诞期。每年这个时候,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都会进入最后阶段,各国政府和各类气候代表紧张地等待是否能有好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月30日-12月12日,备受全球关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简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全球195个缔约国和欧盟代表团、NGO代表、新闻记者等共4万余人参加大会。12月12日,在近200个国家的共同见证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巴黎气候协定》标志着全球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花园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这将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谈判进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中国需予以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12日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布尔歇会场圆满闭幕,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也成为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  相似文献   

14.
自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近10年来,美国一直在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各次会议上广受抨击。在此次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的连夜磋商中,美国受到的批评更是空前。不仅发展中国家公开指责美国拒绝签署《巴厘岛路线图》(下称《路线图》),  相似文献   

15.
2009绿色预想     
张毅 《世界环境》2009,(1):26-27
200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COPl4)在波兹南召开,虽然许多的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各国代表积极参与,但COP14还是在平淡中闭幕。辞旧迎新之际,亲临会场参与斡旋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再次表达了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对2009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期望。本文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自COP14会场的新闻稿综合整理而成,期待能给读者带来2009年的绿色期待。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今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83个国家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并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154个国家分别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总理李鹏在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并签署了两公约,同时还与25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会见、会谈.这次会议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举行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筹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与会级别最高、影响深远的一次盛  相似文献   

17.
文茂 《环境》2010,(1):10-13
历时13天、100多名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19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代表、5000多名媒体记者与会报道、几万名参与者争相入场……一场将决定2012年之后,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缩写为“COP15”),牵引了全世界无数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环球扫描     
<正>《自然》2015年2月27日联合国气候委员会拟定下一步计划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月24日至2月27日在内罗毕召开了会议,会议对气候变化的评估模式作了一些细微的调整。此次变化旨在吸引更多科学家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作为该组织的管理机构参与议事。但基本的气候框架仍将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新一轮的气候变化会议刚刚在墨西哥坎昆闭幕。会议之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11月23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报告》概述了2009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可喜的是,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签署了《巴黎协定》,正式对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进行了制度性安排,这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巴黎协定》的签署,传递出全球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