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冶金工业钢渣处理及钢渣堆场面源为例,采用城市颗粒物污染防治研究领域的箱体单元质量平衡原理作为确定无组织排放源强的指导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析结果。同时将科学研究的思路引入环境影响评价之中,为提高与改善评价结论做出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2.
孟华栋  刘浏  布焕存 《环境工程》2014,32(6):105-108
钢渣的热闷粉化是实现其稳定化处理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岩相显微镜等手段对钢渣在高温下的热闷粉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钢渣的热闷粉化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构及钢渣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碱度对钢渣的蒸压粉化性能影响显著,钢渣中硅酸三钙分解析出的游离氧化钙对钢渣的热闷粉化性能起重要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改善钢渣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熔融钢渣池式热闷在新余钢铁钢渣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纯  钱雷  杨景玲  范永平 《环境工程》2012,30(4):90-92,113
介绍了钢渣池式热闷新工艺应用于新余钢铁集团钢渣处理工程的情况,并将其与原有钢渣处理工艺在处理效果上相对比,发现应用钢渣热闷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地消除钢渣的不稳定因素并实现金属铁与其他连生体的充分解离和尾渣充分利用是钢渣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最佳途径,采用钢渣热闷处理工艺后钢渣产品中渣钢品位在85%以上,磁选粉铁品位达到40%以上,尾渣铁品位降至1.6%,钢渣中f-CaO含量小于3%,且钢渣粉化效果较好,满足用于生产钢渣微粉的原料要求,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钢渣产生量巨大,随着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为使钢渣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钢渣改性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工作。简述了我国钢铁行业产生的钢渣的组成特点、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重点综述了钢渣改性的研究进展。结合现存钢渣改性工艺的特点,指出热态钢渣碳酸化改性,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钢渣本身的巨大热能,实现钢厂内CO2减排,还能够实现钢渣稳定性和胶凝性能的改善,是今后钢渣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则为钢渣,主要原料为钢渣,可作为循环再利用材料,将少量激发剂掺入,分析激发剂对钢渣胶凝材料性能所产生的影响。钢渣中掺入激发剂后,其活性显著提高,将早期钢渣胶凝材料性能极大改变。在激发剂的作用下,可增加119.8%的钢渣胶凝材料3d抗压强度。对于钢渣胶凝材料而言,激发剂对浆体水化产物种类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炉钢渣是钢铁企业使用电炉冶炼钢铁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提高电炉冶炼钢渣的利用率,将电炉钢渣变废为宝,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有助于炼钢企业盈利能力、水平的提升.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A炼钢企业为例,探索分析了电炉冶炼钢渣的利用途径.文中首先概述了电炉钢渣的产生、利用价值,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分析了电炉钢渣利用模式、产生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以期对提升炼钢企业电炉钢渣的利用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吴跃东  彭犇  吴龙  闾文  张国华 《环境工程》2021,39(1):161-165
我国每年有超过1亿t的钢渣副产品产出,但目前国内钢渣综合利用率低,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尤其是在道路建设和钢铁企业内循环利用方面。针对钢渣安定性以及尾渣资源化利用问题,对国内外现有钢渣预处理技术以及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论述。而国内新一代钢渣辊压破碎-余热有压热闷技术,实现了钢渣处理的装备化、环境友好化和高效化,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基本克服国内外多种传统技术存在的适用性小、安定性差以及污染等问题。同时,建议应开发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新型综合利用技术,改变利用技术单一的现状;对钢渣进行深度的基础研究,力争解决钢渣的低膨胀性问题,改变钢渣无法在结构混凝土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彭犇  岳昌盛  黄世烁  张梅  郭敏  胡天麒 《环境工程》2015,33(4):100-102,69
钢渣是来源于炼钢过程的废弃物,其矿物组成与水泥熟料相似,但钢渣中含有较高的f-Ca O,是限制钢渣在建材领域应用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利用CO2改性技术对钢渣进行了改性处理,并通过热力学分析对改性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热力学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O2作为改性气相对钢渣物相组成具有显著改性效果,改性后钢渣中f-Ca O含量可以降到1%以下。  相似文献   

9.
以马钢三钢渣厂钢渣为吸收剂,进行了钢渣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的组成成分及反应机理,研究了液气比L/G、浆液浓度μ、pH值等主要参数对钢渣湿法脱硫率η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适当的操作,可使钢渣湿法脱硫效率达60%以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宝钢钢渣和首钢钢渣为吸附剂,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中腐殖酸的存在对钢渣吸附重金属离子Cu2+、Cd2+、Pb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可以同时吸附去除溶液中的腐植酸和重金属离子。腐殖酸的存在可以明显的促进钢渣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腐殖酸浓度为30 mg/L时,可使宝钢钢渣对Cu2+、Pb2+和Cd2+的理论吸附量分别增大61%、58%和33%;使首钢钢渣对Cu2+和Pb2+的理论吸附量分别增大40%、48%和11%。而重金属离子的存在会抑制腐殖酸在钢渣上的吸附。腐植酸通过在钢渣表面形成"吸附位点—腐植酸—重金属"的结构,来促进钢渣对重金属的吸附。  相似文献   

11.
钢渣热闷工艺是实现钢渣"零排放"的先进技术之一,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钢渣处理工艺。钢渣热闷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钢渣的粉化效率,并有助于钢渣破碎筛分阶段的渣铁分离。但热闷的同时产生大量蒸汽,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在热闷排气管道末端设置喷淋塔,喷淋水与热闷蒸汽进行水-气热交换,将蒸汽冷凝成水,可有效减少蒸汽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选用平均粒径为0.060mm的钢渣粉末作为除磷吸附剂,分析了其组成和结构,研究了溶液pH和温度对钢渣粉末吸附效果的影响,结合吸附动力学过程和吸附等温模型及钢渣粉末组成成分变化探讨其吸附除磷的机理。结果表明:钢渣粉末吸附除磷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钢渣对磷的等温吸附过程,理论饱和吸附量为94.61mg/g。钢渣粉末对磷的吸附量远大于钢渣颗粒,且受pH和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溶液pH的增大,钢渣粉末对磷的吸附量逐渐减小,当pH=5时,钢渣粉末对磷的吸附量最大。温度升高,有利于钢渣粉末对磷的吸附。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傅里叶红外分析(FITR)结果表明,钢渣粉末中CaO、Fe2O3和SiO2在吸附除磷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转炉热泼渣、铸余渣、转炉滚筒渣、铁水脱硫渣、电炉热泼渣和电炉滚筒渣作为吸收剂,进行湿法脱硫工艺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微粉的粒径,钢渣微粉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反应机理,研究钢渣微粉种类、钢渣微粉浆液的质量浓度、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实验结果与经济性因素的情况下,适宜工艺参数是铁水脱硫渣微粉作为吸收剂,采样时间为10 min,液气比为15.0 L/m3,钢渣微粉浆液的质量浓度均为5.0%,其脱硫效率可达66.82%  相似文献   

14.
钢渣吸附CO2不仅能加速提高钢渣稳定性,而且能减缓CO2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钢渣的碳化率与粒度成反比,与渣CaO含量成正比。渣气反应的生成物CaCO3是限制反应率的关键因素。钢渣吸附CO2装置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现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钢渣处理和钢渣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对钢渣实施改质处理是提高钢渣资源化率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温成分改质、电子束辐照改质钢渣,和对钢渣改质机制的研究,解决钢渣应用中的体积不稳定性、易磨性和活性问题。该技术的研究可为寻求大宗量应用钢渣的途径和开发出高质量的钢渣产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钢渣对油泥热解产物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典型罐底油泥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热重分析仪对油泥热解条件及反应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考察了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和钢渣添加量等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对热解气体、热解回收油和热解焦表征,并对反应后固体残渣采用磁选的方式回收钢渣及分析物相组成(XRD)。热重分析(TG)表明:添加钢渣有利于油泥失重率增加。热解动力学计算表明,油泥单独热解和添加钢渣的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32,7.43 kJ/mol。固定床实验表明:当热解温度为550℃,升温速率为40℃/min,停留时间为30 min时,钢渣添加量为15%时,油泥热解回收油产率最高,达到16.03%。通过17组响应面实验设计,预测回收油产率最高可达16.12%。热解产物分析表明,添加钢渣提高了气体中H2和CH4产量增加,降低了CO2产量。焦油的GC-MS分析表明,添加钢渣提高了焦油中低碳原子数成分含量。这证明了油泥和钢渣协同处置的可行性,可为热态钢渣与油泥的协同处置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以钢渣作为吸收剂利用喷射鼓泡法进行湿法脱硫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分析钢渣脱硫前后的组分变化以及脱硫反应机理,研究不同钢渣乳液浓度、喷射管淹没深度下系统的工艺参数,确定系统最佳的反应条件.当钢渣乳液浓度为25%以上,喷射管淹没深度130 mm,pH为6.6~6.8时,系统脱硫效率可达70%以上.钢渣中参与脱硫反应的成分主要为...  相似文献   

18.
钢渣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性能及机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  张峻搏  何磊  杨雪晶  吕鹏翼 《环境科学》2021,42(5):2324-2333
针对不同类型钢渣在除磷过程中存在的显著差异,以电炉渣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境因素(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钢渣除磷的影响,验证了其对磷酸盐、焦磷酸盐及实际水体的除磷效果,联合采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技术探究其除磷机制,对比分析了钢渣与陶粒和沸石的除磷效率,并对钢渣除磷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吸附时间显著影响钢渣除磷效果,当吸附时间为30 min时钢渣对质量浓度范围为1~20 mg·L-1的磷酸盐溶液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7%以上.温度对实验所用钢渣的除磷效果影响并不显著.钢渣对焦磷酸盐吸附能力弱于正磷酸盐,其对初始质量浓度为3 mg·L-1的焦磷酸盐的去除率为82.45%.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钢渣除磷的主要机制为化学吸附并辅以物理吸附,CaHPO4·2H2O为主要沉淀物质.钢渣对生物池出水和湿地系统中的磷素去除效果显著,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8.36%和93.33%.对比可知,钢渣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优于陶粒和沸石,其对PO43-的去除率分别为96%、40%和10%.钢渣浸出液中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地表水Ⅰ类标准要求,钢渣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转炉钢渣资源化处理及热闷生产工艺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对不同钢渣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结合五矿营口年处理90万t转炉钢渣热闷以及钢渣破碎-筛分-磁选处理项目,分析热闷技术处理钢渣的优势,并通过两年多的生产线运行实践,各项生产指标趋于稳定,均达到设计要求,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钢渣中的部分金属铁及铁氧化物难以有效回收,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重熔还原方法处理钢渣,研究还原剂用量及不同辅助组分对钢渣中铁氧化物还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熔过程不仅可以还原钢渣中的铁氧化物,而且渣铁可以分离沉积回收,提高了钢渣中铁元素的回收率,以金属化率、金属回收率及金属铁沉积情况为主要指标,并考虑经济性,确定最优配料方案为焦炭用量5%,掺加10%石英砂或5%铝矾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