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探险旅游及探险旅游资源的涵义,并说明了其在东北旅游区的调查评价方法,从东北旅游区现有的旅游资源中筛选出各个次级区域中有代表性的适于开展探险旅游的资源客体.在客观分析东北旅游区内各次级区域或资源单体的优势和分析客源市场并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各次级区域或资源单体的开发方式以及其应主推的探险旅游产品.引用有关公式用于对重点开发的探险旅游区进行相关指标的定量计算.结合东北旅游区现有的发展状况,相应提出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满足国内外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的同时,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与人文遗产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意义,探讨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指标体系及其程序,并提出了开展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方案,为今后的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奠定基础,为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保护区实验区内开辟了六处生态旅游区,利用三期TN遥感影像对六处生态旅游区进行动态监测,发现旅游区内呈现盐碱化和裸地面积增加态势.通过分析保护区降水和旅游人数发现气候变化和旅游活动共同影响着保护区内旅游区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终南山旅游区开发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立新 《陕西环境》2002,9(3):33-35
终南山旅游区具有原始、古朴的自然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加之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客源、交通条件,最开展山地度假旅游、改善西安地区旅游资源单一文物观光型的结构、完善旅游网络体系、带动旅游扶贫、开拓国内市场的最佳区域,又是中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后备力量,该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终南山旅游区的开发原则、开发方向、重点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并对开发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对环境尤其是旅游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节假日、小长假、黄金周景区总是超负荷运行。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无节制、无规划的资源开发与破坏频频发生,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浪费,也给旅游环境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途径,呼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研究重点更多集中在已开发旅游区,着眼于对环境的恢复和治理,而对“待开发区域”关注较少。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在旅游规划和建设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有序建设,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理念相结合,进而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项目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较系统地探讨了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人文社会环境、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容量气氛等四个部分。同时,选取荆山生态旅游区为典型区,依据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游区(旅游点)质量等级特征值评分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对荆山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有效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7.
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景观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持续、稳定地发展旅游事业,同时又保护和改善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确保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已成为当前旅游区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生态学原理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建立良性的旅游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稳步发展旅游业几个方面,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和评价永兴县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种类,探索永兴县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实践证明,永兴县生态旅游重点是打造便江画廊生态旅游区、板梁一悦来乡村旅游区和中国银都旅游区等品牌产品,积极推广“千年银都和一江丹霞”的旅游形象,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优化旅游产品和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在永兴县的发展,有利于把永兴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意义的省级精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王灵丹 《环境》2013,(Z1):28-29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旅游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旅游给环境跟人类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急需认真看待这个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在旅游规划环评过程中,将单要素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运用到旅游规划环评中,可以实现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规划环评的实施。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其次是介绍了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规划环评的意义,在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背景下,以环境承载力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向导和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再者是对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其主要思路是从最后一级开始逐级向上评价,建立了模糊矩阵,每个单要素的评价结果由模糊矩阵跟权重矩阵计算出来,再把每个单要素的评价结果综合在一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最后是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它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否可以承载旅游规划的规模,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休闲旅游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并根据构建的反馈机制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当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出某国际旅游岛欧洲童话世界休闲旅游区环境状况良好,旅游环境承载力比较大,适宜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仍需加强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77-382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旅游对旅游地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本文在较详尽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以皖南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尝试进行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以期较准确地了解皖南旅游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为皖南旅游区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咨询。并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评价因素间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问题,采用一种新方法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称为物元分析法。通过建立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标准体系和物元模型来确定一个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状态。以安徽省旅游区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对旅游规划决策和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评价因素间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问题,采用一种新方法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称为物元分析法。通过建立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标准体系和物元模型来确定一个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状态。以安徽省旅游区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对旅游规划决策和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对旅游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采取一定的措施。然而现阶段很多旅游区对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案大多沿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及涉及参数,无法达到实际的运行效果。本文主要对旅游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及系统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龙门石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景观环境影响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2年洛阳市对龙门石窟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从整治前后规划指标、景观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感应等指标变化分析,认为龙门石窟旅游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产生了较好的环境景观效益,对龙门石窟文物保护,提高文物品位,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海市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区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介了北海市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区的旅游资源条件和发展概况,分析其存在的资源破坏、视觉污染、水污染、沙质退化、旅游超载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没有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价、规划不力、管理不善和环保投资少。应在查清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新的总体规划,加强环境景观保护,并且要制定环境政策和管理措施,明确环境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职责。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护我国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避免不合理旅游规划实施后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旅游资源破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判据之一,将其应用于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其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应用于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性,并提出了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对岳阳南湖风景区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景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山、水、林、气象、建筑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原理,探讨了岳阳南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筑与景观协调发展规划和绿化规划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研究结果为南湖度假区的规划、决策、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研究方法可供其它类似旅游度假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戴松成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08,(9):F0002-F0002
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省经济技术协作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曾主持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偃师玄奘故单文化旅游区、濮阳市龙文化产业等10多个策划、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湄潭县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介绍了湄潭旅游资源的现状,从缺乏旅游精品、资源整合不足、文化挖掘不深、旅游宣传不力、旅游设施滞后、旅游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从茶文化、乡村休闲度假和浙大西迁文化和湄江山水四方面设计了生态旅游产品;从低碳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和体验式生态旅游规划两方面规划了绿色服务产品,并提出从旅游者、从业者和政府三个层面构建管理型生态旅游;最后对湄潭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泉旅游的核心是温泉旅游文化,温泉旅游研究的根本在于温泉旅游文化的研究.温泉旅游文化指人们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温泉资源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的综合体,是以温泉为物质载体或依托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及其"物化"体现.其内涵包含四个层面的理解:人是温泉旅游文化之主体;温泉地社会文化是温泉旅游文化之渊源;温泉旅游区环境是温泉旅游文化之载体;可持续发展是温泉旅游文化建设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