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将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火灾调查研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重现国内某商场的火灾发展过程,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设置边界条件,分别对两个可能的起火点建立场景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将关键部位单位距离不可见度、温度及热通量发展趋势等参数结算结果数据与火灾现场勘测结果及证人证词进行比较,排除了不合理的起火点,验证了另一种情况的正确性,解决了火灾现场勘测无法确定的难题,完善了火灾调查结论.根据计算再现的火灾蔓延过程,可寻找延缓火势蔓延和降低火灾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南 《火灾科学》2012,21(1):45-50
基于FDS对某酒吧特大火灾事故进行数值重构研究,再现了火灾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与火灾现场勘查报告、现场照片比对;与此同时,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了火场中典型部位的温度、CO浓度及FED指数等细节性参数的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模拟中的火灾蔓延过程、烟气填充过程、热释放速率、温度等参数与火灾现场勘查笔录和电子物证基本吻合,可与火灾调查其它证据相佐证,完善火灾调查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此类场所的防火措施和灭火救援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俊 《安防科技》2011,(12):9-11
认定起火部位是调查火灾原因的前提和基础.火灾现场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是火灾直接作用的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火灾发展的过程.因而,依据现场勘验中发现的火灾痕迹认定起火部位是最直接和真实的.本文重点阐述了根据现场勘验中发现的线索,认定起火部位的方法,对于当前提高火灾调查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俊 《安全》2018,39(2):52-54
本文针对放火火灾现场,从起火点、起火物、燃烧蔓延等方面,分析了火灾现场勘验的重点环节和各种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以迅速、准确认定火灾性质,为侦办放火案件提供现场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城市特大火灾蔓延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对城市特大火灾的蔓延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并构建火灾蔓延的半经验半理论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其一为个体建筑火灾发展的简化模型,其二为建筑物间的火灾蔓延模型。前者简化了个体建筑内部火灾发展与蔓延的复杂过程,仅简单评价了个体建筑火灾发展所处的阶段,即起火、轰燃、充分发展与倒塌,并计算出各阶段相应的物理量。后者则是从建筑物间火灾蔓延的机理入手,借鉴已有模型对两种主要的火灾蔓延方式热辐射与热对流进行模型的简化和修正,并且量化了影响建筑物间火灾蔓延的气象条件。最后,作者提供了基于GIS的城市特大火灾蔓延模拟方案,并将模拟方案用于对日本1995年阪神地震后神户市高桥医院周边一处起火进行火灾蔓延模拟,再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火灾蔓延结果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充分体现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鄂大志  张明  邸曼  夏大维 《火灾科学》2020,29(2):115-120
利用火灾现场中燃烧物沉积物所特有的火灾原始信息,可以帮助火灾调查人员准确辨识与鉴别起火部位或起火点附近可燃物分部情况,辅助判断初始起火材料和起火部位的特点,通过燃烧模拟试验,开展了木材、化纤织物、棉织物、PVC制品、聚氨酯泡沫等常见固体可燃物燃烧沉积物微观形貌特征研究。首先,利用SEM 分析了不同材料沉积物中粒子分布、微观形貌等结构性差异。接着,进行了颗粒物的形貌学测量和组成成分测定。最终,得到了样本的量化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种固体可燃材料燃烧沉积物存在结构性差异,但并不显著;对组成粒子进行的形貌学测量和成分测定,可以量化区分材料属性。该方法可以为建立火灾现场起火部位可燃材料的燃烧时序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陈长坤  康恒 《火灾科学》2013,22(1):24-30
针对重载铁路隧道内重载列车运载大量可燃物贯穿整条隧道的情况,建立了500m双线重载铁路隧道模型,利用大涡模拟技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可燃物极大丰富条件下重载铁路隧道内,不同初始火源功率、起火位置下可燃物(红松木)火灾蔓延规律,进而分析了重载列车起火后隧道内火灾沿纵向、横向的温度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及后果影响。结果表明:重载铁路隧道内重载列车一旦发生火灾,不同起火位置对火灾向周围的蔓延速度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当火灾发生大面积蔓延时,由于隧道内通风量受限,将最终形成两侧隧道口附近燃烧剧烈,而中部较长区域燃烧受到显著抑制的特点。这也导致了隧道内拱顶附近处的最高温度位置由初始火源正上方,沿纵向逐渐向隧道洞口移动,并最终稳定在两侧隧道口附近,同时隧道中部温度也发生大幅度降低,这种温度分布特征对隧道衬砌结构损伤及破坏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调查和分析火灾爆燃事故致因因素,明确事故发生原因,对做好事前预防、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一起火灾爆燃事故中的两个可能起火点火势蔓延情况进行再现,研究分析其燃烧速率、热释放速率、温度分布、速度矢量等参数和火势发展的动态模拟图像,并结合现场勘查、调查走访情况,进行相互对比认证,确定准确的起火点,最终找到导致爆燃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数值模拟方法在壁面烧损痕迹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涵  邱榕  蒋勇 《火灾科学》2006,15(2):102-110
本文作者对FDS源程序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程序计算火灾过程中壁面热解形成图痕,作为火灾调查的方法之一,初步分析壁面烧损痕迹发展特征。该方法可以根据火灾场景、壁面材料、起火点功率的不同计算研究壁面燃烧痕迹形成规律,并提出使用该方法对火灾调查提供理论依据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根据火灾痕迹寻找起火点最高人民检察院法纪检察厅孙佩生火灾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但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有规律的。如可燃物、助燃物的燃烧痕迹就是确定起火点的重要依据。认真研究分析各种燃烧痕迹的特征和形成条件以及可能造成起火的各种因素,就能较为准确地...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老式学生宿舍垃圾井底部起火产生的高温有毒气体的运移扩散过程,采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FDS对其进行了仿真模拟,并提供应急预案参考.运用控制变量法并选择不同火灾工况对火灾危险形成规律进行分析,依据最不利原则和数值仿真模拟,探讨人体在有毒烟气热环境中的耐受时间及最佳安全疏散时间.结果表明:垃圾井起火时,走廊门与窗户均开启状态下人员逃生最困难;火灾发生后有毒气体CO蔓延使人丧失行为能力的时间为3.95 min,是主要危险因素;18 m垃圾井起火后产生烟囱效应,六楼(顶楼)受灾最严重,可用疏散时间仅为10 s;改造竖向垃圾井顶部为开口状态可降低疏散通道CO质量分数为原来的1/45~1/30,延长疏散时间到8 h,为人员安全疏散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金相分析技术的煤矿火灾事故调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井火灾现场特性的分析,根据金属材料的特点,提出利用金相鉴定技术进行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的新方法,试验测定得出高温作用下40号钢和铸铁的金相组织和硬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40号钢冷却后具有不同的金相组织,其硬度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迅速下降;在相同加热温度不同受热时间条件下,40号钢的金相组织与硬度变化不明显。铸铁的硬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金相组织也有较明显的区别。根据矿井火灾后降温较为缓慢的特点,提出灰口铸铁与白口铸铁相互转变的方向性。因此,矿井火灾事故调查可以对受到火灾破坏的金属构件的金相组织的观察和硬度测定,来"反推"出该部位在火灾时曾受过的最高温度以及持续时间,从而可推断火灾的蔓延情况,为认定起火原因和起火位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相邻木结构建筑火灾由已燃建筑传递至未燃建筑的临界值,利用突变理论与数值模拟分别研究相同条件下贵州省典型木结构建筑火灾发展过程中发生突变现象的临界值,并采用实验手段对前2种方法所测得的结果进行验证,从而证明尖点突变理论在相邻木结构建筑火灾蔓延临界值预测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建立描述相邻木结构建筑火灾发展过程的能量守恒方程,通过对能量守恒方程的推导,得到相邻木结构建筑火灾突变势函数。结果表明:在相邻木结构建筑火灾发展过程中,火焰由已燃建筑传递至未燃建筑这一过程具有尖点突变的特征,计算出的火灾蔓延临界值为892.2 K;根据数值模拟找到已燃建筑传递至未燃建筑的状态,此时的临界值为881.5 K:2组简易实验测得的临界温度分别为903.2,889.8 K,与突变理论预测值和数值模拟结果相比,3种方法误差不大,因此可认为利用尖点突变对相邻木结构建筑火灾突变临界值进行预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场所,电气设备广泛应用,电气火灾现象频发,所以就要对电气火灾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实现安全防范。电气火灾主要是因为导线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产生的。在进行火灾现场勘查时,可以采用确定起火点、测量电气设备、取样分析、痕迹鉴定等技巧进行勘查,进而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更新电气设备,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火场中岩棉彩钢板的火灾痕迹特征,以马弗炉和油盘火2种热源模拟火灾现场。首先,模拟理想条件下的火场辐射状况,改变马弗炉的热辐射温度,研究辐射温度对岩棉彩钢板火灾痕迹特征的影响特征;然后,以油盘火作为稳定热源,通过控制彩钢板与油盘的距离来改变彩钢板受热条件;最后,观察岩棉彩钢板受火后芯材和金属片的痕迹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芯材外形蓬松度逐渐增大,到600℃时,芯材整体收缩变形,1 000℃时,芯材严重受损开裂;金属板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受损,外漆脱落,并出现凹坑、破裂等受损痕迹;研究结果为彩钢板建筑火灾调查中确定火势蔓延方向、起火部位和起火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火灾灾害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基于多种可视化工具,对2014—2020年期间,火灾灾害领域内的发文态势、学术合作、学术热点、研究趋势等内容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内,火灾领域发文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我国科研活力及持续发展性均处于世界前沿地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全球发文量和合作活跃度较高的机构;载发文量排名前5的期刊研究方向和出刊数量整体呈现出一定差异性和波动性;研究热点涵盖基于无人飞行器的森林火灾(野火)侦测调查、基于火灾现场整体模型搭建的计算机模拟火灾事故技术与研究、火灾下建筑物构件的耐火及倒塌行为研究、池火燃烧特性试验及现象调查、火灾碎片实验与分析方法,研究内容总体呈现具体化、精细化;目前火灾领域研究的前沿方向为热释放速率研究、基于数值模拟的火灾事故研究、对点火器(源)的调查研究、基于数值模拟的火灾事故调查等;根据分析推测该领域未来的科研活跃度将继续上升。研究结果可为火灾灾害领域内相关学者把握学科现状,研讨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庭火灾烟气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庭火灾特点 提出了考虑辐射换热损失和壁面传热损失、不考虑燃烧过程、视火焰为体积热源,浮升力作用下火灾烟气湍流流动的场模型,并将辐射换热损失计人壁面传热损失,简化辐射换热模型计算,运用该场模型对中庭模型实验装置火灾烟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通用软件PHOENICS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中庭模型实验装置火灾试验结果吻合;以热源模拟火焰的方法对分析中庭火灾烟流发展规律可行。  相似文献   

18.
智会强  牛坤 《安全》2012,33(5):17-19
随着信息技术及计算科学的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在消防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消防工程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火灾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论述了数值模拟在消防科学研究、性能化防火设计、火灾调查、消防指挥决策系统等领域内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范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次生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极大。笔者首先在对阻止火蔓延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对以往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阻止火蔓延的距离与建筑物结构及防火类型的关系。然后,在阻止火蔓延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了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范围模拟的方法以及流程。最后,以汕头市为例,对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范围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范围的研究,为地震应急救灾提供了决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舰船火灾中烟气沿通道蔓延特征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区域模型时舰船火灾中烟气沿通道蔓延的热物理特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根据区域模型村基本思路,采用纵向分段的方法,解决了纵向长通道内烟气蔓延中分层热物理参数不均匀问题,提高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模拟结果与模型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