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多孔水化硅酸钙的制备及其磷回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环境废弃物电石渣为钙质材料,以白碳黑为硅质材料合成CSH(水化硅酸钙),以该材料为晶种,以结晶形成羟基磷灰石的形式从含磷废水中回收磷,重点研究了不同钙硅比〔c(CaO)/c(SiO2)〕条件下制备的CSH对含磷废水中磷的回收特性. 结果表明,钙硅比为1.8∶1时所得的CSH结构更疏松、表面分布有较多的孔隙, 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较好的溶钙能力. 钙硅比为1.8∶1的CSH最佳磷回收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60min,CSH投加量为4g/L,搅拌强度为40r/min. 在该条件下重复除磷15次以后,回收产物中w(P)达到17.56%,说明CSH具有良好的磷回收性能. 对回收磷前后的CSH进行了XRD图谱分析和FTIR分析发现,溶液中的磷主要生成了羟基磷灰石并嵌入到CSH中. 基于回收磷的目的,CSH可以用于处理ρ(P)较高的工业废水,或者是生物除磷系统中的污泥厌氧释磷液中,回收磷后的产品可作为含磷矿石或者磷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MBR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苛的废水排放标准,必须提高废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和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性能。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膜分离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系统处理效果好、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等优点。文章梳理了MBR在废水脱氮除磷及难降解有机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了MBR各种生物强化技术研究现状,为新型MBR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超声-电凝聚除磷技术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辅助电凝聚技术处理含磷废水,研究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特点.通过对比实验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超声辅助电凝聚除磷效率比磁力搅拌电凝聚除磷效率高18.40%.进行L16(44)四水平四因素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超声-电凝聚除磷的影响因素主次关系依次为pH、磷初始浓度、电混凝时间、电极间距.在最优组合工艺条件下,即电极间距为2cm,pH为7,电混凝时间为3min,磷初始浓度为10mg·L-1,磷的去除率达到99.60%.初步分析了超声-电凝聚除磷的机理以及超声在电凝聚除磷过程中的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超声-电凝聚除磷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能耗估算表明,超声-电凝聚技术除磷的单位磷能耗明显低于磁力搅拌电凝聚除磷的单位磷能耗.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效容积为240 L的中试Carrousel氧化沟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了溶解氧对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和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的变化对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影响不显著;过高或过低的溶解氧均会降低系统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溶解氧控制在1.0~1.5 mg/L,系统可获得较高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当溶解氧为1.5 mg/L时,总磷去除率达最高,为71.00%;溶解氧对污泥沉降性能影响显著,低溶解氧运行易引起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5.
三种有机酸对磷酸钙法回收模拟养猪场污水中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CP)结晶法回收模拟养猪场污水中的磷,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3种有机酸(柠檬酸、丁二酸和乙酸)对模拟污水中磷去除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结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P结晶反应的最佳pH值约为9.5.在相同pH值条件下,柠檬酸对CP结晶反应中磷的去除效率和速率均有显著影响,高浓度柠檬酸能够完全抑制CP结晶反应,导致磷的去除率小于5%.相比之下,丁二酸和乙酸对磷的去除效率和速率影响不明显.3种有机酸对CP结晶产物的形状没有明显影响,所得产物均呈不定形的块状,但产物体积大小会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明显减小.不同浓度丁二酸和乙酸存在条件下均能得到羟基磷酸钙(Hydroxylapatite,HAP)晶体,但柠檬酸的存在会影响所得产物晶形.  相似文献   

6.
CLT酸废母液资源化萃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 N235溶剂萃取体系综合处理 CLT酸废母液工艺 ,以实现资源回收 .结果表明 ,在萃取剂浓度为 40% ,酸化率为 50% ,相比 1∶1时 ,萃取效果最佳 ,此时废母液 COD去除率达 97% ,萃余液 COD低于 200 mg/L ,COD指标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Na2CO3和 NaOH混合水溶液作反萃剂 ,能够完全反萃 ,浓缩倍数达 9.4倍 ;浓缩液经蒸浓酸析 ,得到固体产品 ,产率 8.34g/L(废母液 ) ,主要有机成分为 CLT酸及其硝基衍生物 .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有机基质对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是影响反硝化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磷的去除主要在缺氧阶段由反硝化除磷实现。实验保持N、P进水40 mg/L、8 mg/L不变,当COD/P≥31.25时,出水磷浓度小于1 mg/L,去除率大于85%,出水中氨氮和硝酸氮约为0,氮的去除率接近100%,COD的去除率在95%以上;当进水25≤COD/P≤31.25时,出水磷浓度为1~2.4 mg/L,去除率大于70%,氮的去除率接近100%,COD的去除率大于90%;研究结果推断,随着进水有机基质的降低,厌氧池聚磷菌放磷量逐渐减少,缺氧池反硝化除磷量也逐渐降低,二沉池出水磷酸盐含量逐渐升高,反硝化除磷的效率随着有机基质浓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絮凝法预处理酵母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酵母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针对酵母废水处理工艺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酵母废水COD浓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提出在对酵母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前进行絮凝沉淀预处理工艺,研究了工艺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絮凝剂选择氯化铁,投加量为8g/L,pH值为7.5,搅拌速度及时间为300r/min1min,80r/min20min,沉降时间为30min时COD去除率在35%左右;絮凝出水BOD5/COD值明显提高,从0.28上升为0.44,有效地提高酵母废水的生化性,有利于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9.
以模拟养猪厂排放的高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底物条件,考察初始C/P值、进水PO3-4-P浓度对兼氧MBR气化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条件对兼氧MBR气化除磷效能的影响显著,初始C/P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磷酸盐的去除与磷化氢的生成。当初始C/P为50时,兼氧MBR反应器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平均去除率为34.22%,磷化氢的产量也达到最高,平均为277.5μg/L。同时,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当进水ρ(PO3-4-P)浓度为40mg/L时,兼氧MBR反应器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达到最高,磷化氢的产量也达到最高。工艺适用性分析表明,兼氧MBR气化除磷工艺适用于处理养殖废水、屠宰废水、肉食品加工废水等碳源充足的高磷污(废)水。  相似文献   

10.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药废水由于制药原料化学纯度较高,废水中常含高浓度氮、磷污染物,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可同时回收两种元素不仅可以有效同时去除两种污染物,而且可以得到附加值较高的磷酸铵镁盐,因此本研究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小试实验处理制药废水,讨论了磷酸铵镁沉淀法pH、晶种、初始浓度对P0^3- 4和NI-14同时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镁盐,在pH=9.5的条件下,可去除90%PO^3- 4,同时可去除15%NH4,在Po^-3 4和NH4浓度较低时,投加晶种可使Po;一去除率提高20%,该法渴望为制药废水处理提供创造经济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A2/O-BCO)组成的反硝化除磷系统处理模拟生活污水,通过调节进水乙酸钠、丙酸钠的配比(乙酸钠:丙酸钠分别为1:0,2:1,1:1,1:2和0:1),考察了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以及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配比下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乙酸钠丙酸钠配比对有机物和NH4+-N的去除影响较小,对厌氧段有机物的消耗和TN的去除率以及磷的释放和吸收影响较为明显;TP去除率仅为50.3%~56.8%,需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运行参数.当乙酸钠:丙酸钠=1:1时,厌氧段有机物消耗量最大,占有机物流入量的61.2%,厌氧释磷量最大(23.2mg/L)且缺氧吸磷率最高(71.4%),而TN的去除效果则随丙酸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A2/O反应器中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混合碳源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比单一碳源更丰富;驯化后的污泥中绿弯菌(Chloroflexi)和螺旋菌(Saccharibacteria)减少,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增加.BCO反应器中Nitrospira和Nitrosomonas总占比为2.1%~31.4%,且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有利于短程硝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A laboratory-scale anaerobic-anoxic-aerobic process (A2O) with a small aerobic zone and a bigger anoxic zone and biologic aerated filter (A2O-BAF) system was operated to treat low carbon-to-nitrogen ratio domestic wastewater. The A2O process was employed mainly for organic matter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for denitrification. The BAF was only used for nitrification which coupled with a settling tank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A2O process, the suspended activated sludge in this A2O-BAF process contained small quantities of nitrifier, but nitrification overwhelmingly conducted in BAF. So the system successfully avoided the contradiction in sludge retention time (SRT) between nitrifying bacteria and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s).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 (DPAO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moving up to 91% of phosphorus along with nitroge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uspend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presented a good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performance.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NH4+-N were 85.56%, 92.07%, 81.24% and 98.7% respectively. The effluent quality consistently satisfied the national first level A effluent discharge standard of China. The average sludge volume index (SVI) was 85.4 mL·g−1 additionally, the volume ratio of anaerobic, anoxic and aerobic zone in A2O process was also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ptimum value was 1:6:2.  相似文献   

13.
韩金峰  张书廷 《环境工程》2015,33(4):108-111
目前污水处理面临脱氮除磷效率低下的问题,其原因是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不足,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是脱氮除磷微生物的重要碳源。部分固体废弃物具有有机物含量高、价廉易得、易生物降解等特点,因此将固体废弃物作为外加碳源提高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具有良好的前景。通过对污泥、农业废物、水产养殖废物、厨余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特点及其水解液作碳源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固体废弃物作碳源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学者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膨润土负载壳聚糖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膨润土负载壳聚糖吸附处理结晶紫染料废水,考察了pH值、搅拌时间和膨润土负载壳聚糖吸附剂的用量等对结晶紫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5,搅拌时间为30min,膨润土负载壳聚糖吸附剂投加量为500mg时,处理50mL浓度为5×10^-4mol/L染料废水的结晶紫去除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15.
复合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我国现有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 ,对于氮、磷的去除往往不能达到新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2 0 0 2 )》的要求。而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提供了一条经济、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进水C/N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组成的双污泥系统(A~2/O-BCO)处理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投加乙酸钠调节进水碳氮比(C/N=2.44~8.85),考察了系统的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硝化性能(即缺氧段反硝化负荷)以及聚-β-羟基链烷酸脂(PHA)的贮存和利用,进而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当进水C/N为4~5时,COD、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达到88%,80%和96%,实现了有机物、氮和磷的同步高效去除.碳平衡分析表明,A~2/O反应器去除的COD占去除总量的71.86%~77.28%,BCO反应器去除的COD仅占2%~12%,碳源的高效利用是A~2/O-BCO工艺在低C/N条件下实现深度脱氮除磷的重要原因.此外,通过进水C/N与曝气量、硝化液回流比、厌/缺氧反应时间等相关性的分析,提出了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施耀  王强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0):495-498
黄磷与氧气在潮湿空气中反应诱发臭氧等活性粒子,可应用于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废水、乙醇废水脱色率可达77%-87%。对分散染料废水脱色率仅达26.3%。半黄磷直接投加入聚乙烯废水,乙醛废水诱发反应产生的臭氧等活性粒子通入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废水体积1L计,投加黄磷5g,脱色反应基本完成,脱色率达80%;CODCr去除量与黄磷投加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以羟基铁为柱化剂对天然膨润土进行柱撑改性制备了羟基铁柱撑膨润土,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羟基铁能够进入到膨润土的层间,使其层间距增大,表面积增加;羟基铁柱撑膨润土对废水中的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常温下,当改性膨润土投加量为4 mg/L,溶液pH值为5,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质量浓度为20 mg/L的含磷废水时,磷的去除率达到93.9%。平衡吸附量与平衡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所描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浮萍与水花生净化N、P污染性能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浮萍、水花生单种和浮萍-水花生混养等三种体系,考察了其对生活污水和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N、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水花生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91.1%;80.7%、75.4%和86.4%、86.4%。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吸收N、P的能力优于水花生,但其对COD的去除能力逊色于水花生;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可通过将浮萍和水花生混养,建立共生系统,以高效、稳定地去除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
镁铝LDH制备表征及吸附磷酸根离子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茜  杜倩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3):102-104,12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碳酸型及硝酸型Mg-Al-LDH(层状双氢氧化物)粉体,并对两种不同阴离子的LDH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及红外光谱表征;又将其作为吸附剂,对水中磷酸根离子的去除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LDH的晶体结构基本相似;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离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且碳酸型LDH除磷效果更佳。通过对模拟废水及实际废水进行吸附实验,得到了LDH除磷的最佳条件。镁铝LDH在废水除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