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佩娟 《环境科技》1998,11(3):F003-F003
1活动目的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让幼儿了解森林、动物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2活动准备有关森林与动物的录像带、录像机、电视机、剪刀、彩纸、卡纸等材料和工具。3活动过程3.1放森林动物的录像提问:a.你看到了哪些动物?b.它们长得什么模样?c.它们有什么作用?d.你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什么地方吗?32放有森林的录像提问:你看到的森林是什么样的?里面长了些什么?——引导幼儿用自己所掌握的词汇来描述森林。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森林里有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有高…  相似文献   

2.
被鲁迅称之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在他的文章《昆明往事》中有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感慨:“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是昆明。’如果他继续问下去,‘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最苦,回想起来又最甜?在什么地方你常常生病,病后反而觉得更健康?什么地方书很缺乏,反而促使你读书更认真?在什么地方你又教书,又写作,又忙于油盐柴米,而不感到矛盾?’我可以一连串地回答:‘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7,(5)
<正>有些地方,也许你并不真的知道,但你总感到自己是早就知道的。比如千岛湖,只要提起,很多人都仿佛知道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名字太美,瞬间就给人强烈的画面想象。我也是如此。我总觉得什么时候看过相关的地理书籍,知道千岛湖是有名的自然景观。我第一次到千岛湖的时候,那心底想象出的美好画面,还比不上眼前所看到的:真的有上千座形态  相似文献   

4.
我们已经跨入了新世纪的门槛,对于未来,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呢?工业文明使我们疏远了自然,疏远了他人,也疏远了自己。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类不能不警觉。工业文明究竟要把我们带向何方?难道我们要在地球上建立一个没有生气、没有情感的机器世界?难道我们的家园只能不可避免地陷入污染的泥沼?我想,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这个星球未来的主人,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在这颗星球上建立一个新的文明和新的家园。新文明究竟应当怎样?究竟叫什么名字?我想,也许可以叫“绿色文明”,也许可以叫“生态文明”。其主要特征应…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世界环境》2007,(3):7-7
节能的细节今天中午去市中心繁华地带办事,路过某著名饭店门前,我突然感到有点异样,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排街边路灯未关,它们仍然闪耀着“光芒”。我顿时感到这是多么的浪费啊!但很快我又开始琢磨:为什么这些路灯会在中午时分还没有关掉,是负责路灯的工作人员疏忽,还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从应该熄灯到现在都半天时间了,为什么饭店的人就没有发现?也许大家都很忙,无暇顾及。  相似文献   

6.
语丝     
◇如果你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充满激情,你就不应该创业,绝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乔布斯 很多人问我,我想创业该怎么做?我会问他:“你的激情在哪里?你的公司将做什么让你感到振奋的事情?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我就会告诉他:那你先去餐馆里端盘子,慢慢想,想清楚了再谈创业。我深深认为:如果你没有对某一件事情充满激情,你就不应该创业,绝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相似文献   

7.
曹莉 《沿海环境》2002,(10):16-19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保工作任重道远,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为创造优美环境贡献一份力量。”200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广西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首展式在南宁广西博物馆隆重举行,许多参观者纷纷表示:“应为广西建设秀美山川努力!”堪称广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环保展出就这样拉开了帷幕。自治区环保局秦文凯局长说:“通过本次图片展,真正让一些口头上拥护环保而行动上未能完全付诸实施的人感到什么是触目惊心、刻不容缓。在不少人眼里,环保部门的工作就是铁面无私的执法,一些环保工…  相似文献   

8.
2002年6月至9日期间,广西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巡回展依次在南宁地区及地区所辖的隆安、扶绥、崇左、宾阳、横县等六县展出。图片展在南宁地区巡展共计23天,参观人数多达16万人,被群众誉为“一场震撼灵魂的教育”!留言本上有观展群众的肺腑之言:“地球———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源泉”;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吁:“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有企业家的共识:“搞好环境保护,利国利民利企业”;有署名为“爱护地球的人”之心声:“看到养育我们的母亲———地球如此脆弱,满目疮痍,深深鞭挞我的心。建议让每个人都看到这次展出的…  相似文献   

9.
刚来东京就听一个朋友说,东京的乌鸦    可是成“精”了,它们体格发达,头脑狡黠,把东京人折磨得够呛。横滨一处公园乌鸦成灾,害得人不得不给乌鸦让地,公园被迫关闭了好几天。而且它们都以垃圾为食,但是只管吃不管收拾,所以垃圾站附近老是遍地污秽。 因为这个朋友对鸟儿素来敬而远之,我对她的话也就将信将疑。心想,乌鸦哪能这么厉害呢? 然而初次打照面,我就为这里的乌鸦之大感到惊诧。到达后的第三天,学校在明治神宫有活动,很难得在都市中有这么大一片接近天然的绿色,配了石子小路和晴朗的天气,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然而才走…  相似文献   

10.
蒋熙雯 《环境》2009,(9):93-93
今天,我早早地起来了,走到房间外,大吃一惊,这里的景色好美呀!清新的空气、茂盛的大树、湛蓝的天空、绿色条纹的街道……我正在纳闷:什么时候我和我的卧室飞到这么美丽的地方了?这时,一个小女孩向我招手:“基撤瓦迪波西”,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跟着她来到一个人山人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的一次《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课上,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历史资料(预先布置)进行了充分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学生已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并能带着惋惜甚至愤怒的心情朗读课文。这时,我相机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假如你跨越时空,亲眼目睹英法联军在烧毁圆明园,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经过四人小组的一阵讨论,学生陆续举手发言,其中三位学生的回答,都很好地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入侵的愤怒。正当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十分顺利,接下来想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时,这时又有一个孩子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12.
《沿海环境》2002,(6):30-31
绿色地图的制作将是一个浩大 的工程,从资料收集、整理到设计图标等,因此,需要很多的志愿者一起来完成。“绿色北京”希望热爱环境、关注环保的朋友一起来参与中国第一份绿色地图的策划设计工作—— 绿色地图与人方便  收集的废电池该交到哪儿?哪些地方可以去植树?救下的老鹰到底应该送到哪儿……媒体经常接到热心环保人士类似的询问。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可是问题在于大家的热情却找不到地方投入到实际的行动中,于是媒体总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回答着这些初级问题。  如何让人们可以方便地接收…  相似文献   

13.
《沿海环境》2001,(4):18-18
王蓉博士: 我是一个农民,因看到邻村种植果树比种植粮食更赚钱,便将自己承包的3亩多责任水田改种果树。但在种植果苗时,遭到乡政府制止。我认为在自己的责任田上种植果树,乡政府无权干涉。请问乡政府的这种行为合法吗?XXX乡农民 黄小兵黄小兵同志: 很多农民像你一样认为在自己的责任田上种植什么是自己的自由,政府无权干涉。但按照《土地管理法》第34条规定:“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油、棉生产基地内的耕地列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第36条的规定:“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相似文献   

14.
朱蒂 《环境》2010,(9):65-67
独特的外形,奇怪的行为,神秘的传说,无一不是大食蚁兽让人好奇的原因。那究竟大食蚁兽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15.
江镕 《环境》2009,(5):6-11
“绑架?我过得好好的,怎么能说我被绑架了呢!”看到这个标题,好些人可能会认为危言耸听。 然而,气候变化绝非危言耸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高温持续、干旱频繁……气候变化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津 《环境》2009,(9):36-37
自从去年9月来德国至今已近一年,但作为环境教育科班出身的我,着实感到来到德国无用武之地。仅仅是他们的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让我叹为观止的同时,也颇让我费了番周章,花了不少时间才学会了如何在德国扔垃圾。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我在淮河流域采访治理污染的企业 时看到,一些企业因为治污工程明显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在全国同行业间的竞争力,而且治污项目将来的运行成本更是一个不知该怎么办的长期的重负。因此想到:在平等的法律环境中的企业,由于各地区对当地企业的环保要求和标准不同,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可能处于相对不平等的地位。如果一个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注定失利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鼓励的是什么? 还是《中国环境报》的一位同行点得透,他的文章题目就是“治污也要好环境”。什么“环境”呢?我想,应该包括法律环境、政…  相似文献   

18.
去年春天在蒙特雷举行的联合国首脑会议敦促贫困国家改善政策和治理,以换取富裕国家增加援助和开放贸易市场的承诺。下周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把承诺付诸行动的机会。世界应该期待从约翰内斯堡会议得到什么呢?也许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展望未来,想象一下我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世界,不仅是现代,更是我们子孙后代生活的世界。我们愿意给他们留下一个比现在更加贫困的地球——一个有着更多饥饿人群、气候反复无常、森林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社会比现在更加动荡不安的世界吗?世界银行最新出…  相似文献   

19.
1人的行为模式什么是行为?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有不同的阐述。生物学家认为,行为就是可以观察到的肌肉和外分泌腺的活动;控制论专家则将控制系统中某个因素和结构的做功叫行为;而心理专家认为,行为是人体器官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讲,行为起源于脑神经  相似文献   

20.
《环境》1999,(2)
1998年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我们终于比原计划提前登上了山顶——桂峰山之巅。翠绿的群山,一览无遗,蓝天白云,相映成辉,多么美丽的大自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我们禁不住欢呼,我们胜利了。令我自豪的是,当桂峰村的村民得知我们攀登的消息,都表示出惊诧!因为解放几十年以来,还没有一名年近70岁的女人登过。我是第一个登桂峰山年纪最大的女同志。为此,我悄悄地流泪了,这个第一,它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