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阐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温度、压力、流体流速、改性剂、络合剂等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优点及其在萃取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非固体介质中的污染物、环境样品中的金属离子等方面的应用,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的性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法的原理、特点,综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过程与中空纤维的形式。分析了中空纤维、有机萃取剂、吸收液体积、样品搅动、无机盐类、pH值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综述了液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水样预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固相萃取技术在我国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固相萃取(SPE)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方法,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和高选择性等特点,已在我国空气、水质、临床药物中毒,法医毒物检验等环境化学分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样品前处理是整个样品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其目的在于减少杂质对待测物的干扰及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固相微萃取技术是集采样、萃取、富集、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近年来,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章系统地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在不同环境基质(水体、大气、土壤及沉积物)预处理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类型涂层材料(如纳米材料、离子液体等)与装置形式(如内部冷却固相微萃取、箭形固相微萃取等)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针对现阶段固相微萃取技术应用于不同环境基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固相微萃取是基于萃取涂层与样品之间的吸附(吸着)一解吸平衡而建立起来的集进样、萃取、浓缩功能于一体的新颖样品制备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样品需用量小、特别适合于现场分析等特点.文中对固相微萃取的装置、涂层材料、涂渍技术、萃取方式、与分析仪器的联用、萃取基本理论和定量依据及其在环境样品分析、临床和法医分析、食品分析等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靳茂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5):10-13
介绍了90年代初推出的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它与传统的萃取法相比具有分析周期短、简捷、灵敏度高,无须使用溶剂,适于现场监测等优点,目前已成功地用于各基质样品如:土壤、水、大气中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文章还对其基本原理、固相涂层、操作模式展开了讨论。经分析认为该技术有着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建立了采用直接进样和固相萃取两种前处理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采用0.22μm聚醚砜滤膜过滤样品,或使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以C18反相柱为色谱柱,将柱温设定为40℃,流速设定为0.7 mL/min,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利用等度洗脱进行分离,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波长为280 nm。将苯菌灵在酸性条件下(pH<2.0)静置至少11 h后,转化为多菌灵进行检测。在上述条件下,采取直接进样时,多菌灵的检出限为4μg/L;采用固相萃取进行前处理且水样体积为100 mL时,多菌灵的检出限为0.09μg/L。标准曲线绘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0.02~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在直接进样条件下测试低、中、高3种浓度的实际水样加标样品,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7%~2.9%之间,回收率在93.5%~102%之间;采用固相萃取时,低、中、高3种浓度的实际加标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4.7%之间,回收率在86.8%~107%之间。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以固相萃取为前处理条件,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0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实验使用HLB(6 L/150 g)固相萃取柱富集水样中的目标化合物,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体积比1:2的混合溶剂洗脱,采用Phenyl柱(4.6 mm×250 mm,5 μm)分离目标化合物,以乙腈(1%甲酸)/水(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10种硝基苯酚类物质在0.02~1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方法检出限为0.1~0.3 μg/L,水样加标相对标准偏差为5.19%~18.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49.8%~124%。该方法适用于水中10种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法(GC-ECD)分析饮用水中百菌清的方法。对HS-SPME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萃取纤维应选择弱极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100μm),水样分析前应加入一定量的H2SO4溶液和Na Cl固体,调节pH和离子强度,可显著提高萃取效率。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30 min,搅拌速度250 r/min,解吸时间3 min。根据优化后的条件,从线性、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等方面对整个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回收率与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取样量为10.0 mL时,检出限为0.09μg/L,可完全满足饮用水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16.
硝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硝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NBTDAA)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镉,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NBTDAA与镉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MCI-GEL 反相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的络合物用丙酮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丙酮介质中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25nm,摩尔吸光系数ε=1.32×105 L·mol-1·cm-1,镉含量在0.01~1.5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痕量镉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采用C-18小柱萃取、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水样中的马拉硫磷,检测限为0.12μg/L。试验了样品流量和洗脱剂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流量为6mL/min、二氯甲烷作洗脱剂时,回收率较好。测定蒸馏水、地下水和河水样品,相对标准偏差〈2.2%。加标回收率在79.0%-109%之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