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和五氯苯酚进行分离测定,分别比较了不同吸收波长下三种物质的响应值;并对流动相的有机相中含0.1%、0.2%、0.4%、0.5%甲酸时三种氯酚类物质的分离效率及灵敏度进行了比较和优化;进一步优化了流动相比例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使用优化后的色谱方法进行了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氯酚类化合物在20~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方法检出限为0.711~0.851μg/L,加标回收率79.0%~100.5%。结果表明,该方法分析时间较短,定量准确,适合用于地表水中氯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硫酸在工业中作干燥剂是很多用途的一种。在氯的生产中,例如湿的氯气是用硫酸干燥、当在干燥工艺时,一些氯溶解于酸,且氯的浓度是每毫升酸含 Cl_21000微克或可能导致更多。硫酸污染的处理,对运输和预期用户,需要有特殊的预防措施。当氯蒸气浓度低到50PPmCl_2时,就可能有危险,不仅制造者而且商品硫酸的用户都必须弄清楚硫酸中氯的含量。浓硫酸中测定氯的传统方法不是太慢就是操作起来实属因难。将氯气还原呈氯离子,随之用 Ag~ 离子将其沉淀是费时间的。最好的另外方法是将碘离子加入到含氯样品中被氧化呈碘,然后用淀粉指示剂,以标准硫代硫酸钠滴定这个滴定法也是不能令人满  相似文献   

3.
4.
含氯废水COD测定的氯耗氧曲线校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健  代小华 《四川环境》2006,25(2):45-47
本文介绍了一种重铬酸钾法测定含氯废水COD的改进分析方法——氯耗氧曲线校正法,测定中不加隐蔽剂HgSO4,通过调整催化剂Ag2SO4的加入时间,测得表现COD值,再扣除Cl^-对COD的贡献值,得出实际COD值。与标准方法相比,本法的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同时还可避免汞盐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线衍生化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水中的五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通过乙酸酐衍生化-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水中五氯酚的新方法,探讨了吹扫时间、样品池温度、离子强度以及衍生化试剂的加入量等条件对捕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吹扫时间25min、样品池温度60℃、离子强度20%氯化钠以及衍生化试剂的量200μl等条件对水中的五氯酚有较好的捕集效果,用于水中五氯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分光光度法(HJ586-2010)在曲线绘制时存在低浓度点不显色现象,用于加标的次氯酸钠标准液不稳定且操作繁琐的现实缺陷。采用不同显色时间及取消曲线制作过程中在加入硫酸溶液前先加入约50 mL水的实验环节,并采用碘酸钾代替氯制剂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显色时间的延长,曲线斜率逐渐降低,曲线的第一点吸光值始终偏低,无法取得理想的标准曲线,在取消加入约50 mL水的环节后,无论是高浓度曲线还是低浓度曲线的截距、斜率和相关系数均符合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碘酸钾标准溶液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好以后再进行水样加标,获得的加标回收率,符合《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显色时间不是标准曲线绘制成败的决定因素;碘酸钾和碘化钾反应时溶液的酸度高低决定了碘分子或[I3]-在规定时间内生成是否完全,从而决定了标准曲线绘制的成功与否;用碘酸钾溶液代替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可以解决次氯酸钠标准溶液操作繁琐且不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对于四氯化碳生产中反应气和产品氯甲烷,都有标准分析方法可借鉴,但对于四氯化碳废水中微量的氯甲烷测定,还没有分析方法。由于我们要对四氯化碳的污染物流失进行测算,我们在SP—501气相色谱仪上经过反复实验,认为测定四氯化碳废水中氧甲烷可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中,干扰最为严重且难以消除的是氯离子(Cl-)的影响。高浓度氯离子的干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差大,无法界定高锰酸盐指数是否达标。对高含氯水样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新方法(改进的高锰酸盐指数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标准高锰酸钾法对高含氯水样进行的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利用稀释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用硫酸锰作催化剂,可以避免氯离子的干扰,提高了高锰酸钾对有机物的氧化率,能真实地反映水样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9.
10.
我省柴达木盆地有众多的盐湖,在我国现在探明的矿物储量中,现有钾盐(按KCl计)为4.0亿吨。其中3.7亿吨分布在我省柴达木盆地,占总储量的92.5%。因此,以钾盐为代表同时伴生的钠、钙、镁、锂、硼等元素的盐,在我省资源优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资源优势决定了在我省以资源开发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改革过程中,盐化工业将会越来越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我省盐化工业中的优势产品主要是氯化钾、氯化钠和芒硝等。氯化钾作为农业生产所需的最主要的钾肥品种,已为国内外广泛使用。当氯化钾施入土壤中时,由于Cl元素的不断增加并与土壤中的其他元素化  相似文献   

11.
高含氯采油废水生物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SBR活性污泥法,选用从海水、采油废水及长期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的耐盐有机物优势降解菌来处理高含氯采油废水。现场中试试验证明:在氯离子浓度小于10000 mg/L时,用该法可使处理后的高含氯采油废水达标排放。研究表明,解决高含氯采油废水生物治理的前提是驯化具有良好有机物降解性能的耐盐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13.
环境中五氯酚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亚平 《四川环境》1992,11(1):23-26
本文概述了五氯酚(PCP)的环境污染、人群暴露水平及目前有关监测方法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本品的生产及工农业中的应用。在我国主要广泛用于杀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人体通过污染的空气、水体及食品可摄入PCP造成生物蓄积,危害健康。监测方法有化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色谱法、极谱法、电化学检测法等,其中,色谱法简单、灵敏,易于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某公司自备电站采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源,为了抑制冷却水中藻类及细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电解制氯装置需全年投入运行。文章分析了电解海水制氯系统全年运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解决措施,提出了改造方案及改造期间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联合消毒方法对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并对其协同作用以及pH值和温度对协同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H值在6.5~8范围内,温度不超过30℃时,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消毒方法对大肠杆菌的灭活具有协同作用,且随pH值的降低而加强,在低温下该方法的协同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任东 《四川环境》1994,13(4):72-72
氯碱生产中含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氯气的泄漏及含氯废水的排放。虽然目前不少氯碱厂都采用加热脱氯或与热氯气交换吹出法脱氯,氯的脱除率一般只有70%左右,这样的含氯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之中仍将直接污染水体,并危及生态平衡。如果把所有含氯废水集中起来,中和盐水中的过量碱,会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某污水厂的高氯低COD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硫酸汞加入量、K2Cr2O7溶液浓度、反应酸度、取水样量等参数对COD测定的影响,探讨消除该厂Cl-干扰最简单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控制硫酸汞与氯离子比为15∶1(质量比)、K2Cr2O7浓度为0.18 mol/L、水样稀释0.75倍、Ag2SO4-H2SO4加入量为28mL,皆可有效减少氯离子的干扰。该方法相对氯气校正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高氯根气田水特点,使用硫酸锰代替GB/T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中的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确定了硫酸锰催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试验条件。分别在4个实验室间开展比对测试,并对川西北气矿3个典型井站高氯根气田水开展现场应用,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规定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在酸性介质中水解并提取尿中五氯酚,硫酸净化,在碱性介质中加醋酸酐衍生,用石油醚萃取生成的五氯酚乙酯。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本法灵敏度高,取20ml尿样最低检出限为0.036μg/l。浓度在0 ̄200mg范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尿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五氯酚,其平均回收率〉95%,变异系数〈10%。  相似文献   

20.
耿亮  陆光华 《四川环境》2006,25(1):70-73,105
氯代芳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毒性强、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在我国江河水体中检出率高,其中许多是优先监测污染物。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可能通过几种微生物的一系列共代谢作用得到大部分,甚至是彻底的降解。本文针对水环境中的氟代芳烃污染物,分析了共代谢的类型、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对利用共代谢机制修复水中氯代芳烃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本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