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承德市热电厂CG35/3.82-MX型循环流化术锅炉的脱硫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原水膜除尘器效率低,烟法排放严重超标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控制中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燃煤脱硫除灰、烟气除尘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以及超导磁分离技术在燃煤脱硫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超导磁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适用中小型燃煤锅炉的GDZ型锅炉了脱硫除尘设备,它在设计思路上是全新的,原理上突破目前所采取的使用大量水喷淋水循环的模式。具有体积小,吵采取水循环,处理费用低、集脱硫、除尘、脱水雾为一体,处理效率高,耐磨抗腐蚀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生命力,很有发展前任的环保产品。  相似文献   

4.
尚洪山  欧阳缇  杨帆  寇元 《环境化学》2003,22(6):534-536
固态合成的粉煤灰吸附剂的脱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30 0℃得到的无定形硅铝钠高效脱硫剂 (FA NSA)在 5 0 0℃的脱硫温度下 ,穿透和饱和硫容分别为 64 6mg·g- 1 和 1 34 0mg·g- 1 ;穿透和饱和效率分别为 46 3%和 96 2 % .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利用类比法和实验法确定灰水中氟化物的浓度。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计算法。该方法以氟的迁移转化规律为基础,以物料平衡原理为依据,充分考虑煤源、煤质、除尘方式、除灰方式、排灰方式及冲灰水水质等影响因素。与类比法和实验法相比,该法简便、可靠、实用、经济。鉴于阜场附近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及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冲灰水系统防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煤灰在水中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1)灰水混合液在不同转速下搅拌20min后,pH值、电导率、碱度、Ca2 浓度等指标不再明显变化;(2)向混合液中加入Na2CO3可有效降低Ca2 的浓度,而且Na2CO3的投加量与Ca2 浓度之比(摩尔比)为0.8∶ 1时,混合液中Ca2 即可降至15mg·l-1以下;(3)向灰水分离后的清液中通入CO2(6min)可将全部碱性物质转化为HCO-3,并溶入大量CO2,用此水冲灰可达到与投加Na2CO3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效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目前SO2和颗粒状污染物(特别是PM10)污染严重的现状,开发了一种高效湿式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试验表明,本装置的平均除尘率和平均脱硫率分别为97.6%和88.1%。并且对细小颗粒物具有良好的捕集效果。与国内同类装置比较,本装置能在较小的液气比(0.11-0.34L/m^3)和阻力(<900MPa)条件下实现良好的除尘和脱硫,适合于工业锅炉和窑炉的烟气治理。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资源的农业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粉煤灰农业利用的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粉煤灰农业利用现状,包括直接施用于农田、利用粉煤灰生产化肥、贮灰场覆土或不覆土造田和填坑造地等。并对粉煤灰农业利用的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双碱法脱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硫过程主要是二氧经硫与氢氧化钠生发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钠溶于水,含亚硫酸钠的脱硫循环水与投加的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钙。通过沉淀分离可将难溶钙从循环水中清除,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循环使用,脱硫过程中消耗氢氧化钙。达到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湿式除尘脱硫装置的循环喷淋洗涤液PH值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湿工脱硫使用的几种硫剂的净化原理及脱硫剂制备和吸收液的PH值控制值,采用NaOH-Ca(OH)2作为脱硫吸收液在研制高效导旋除尘脱硫净化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湿式脱硫吸收液PH值控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泥厂立窑烟气治理设施的调查及对其排放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分析,对现用的几种立窑烟气治理设施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湿法治理立窑烟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清除城市小广告以及街头涂鸦,研制了一种针对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类手喷漆的乳液型脱漆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有机溶剂的种类、用量,主、助溶剂的质量比,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量,甲酸的用量,对脱漆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漆剂的最佳组成为以乙酸丁酯为主溶剂,苯甲醇为助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复配为表面活性剂,甲酸为促进剂,石蜡为挥发抑制剂。当乙酸丁酯为27 g,苯甲醇为9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1 g,OP-10为1 g,甲酸为2 g,石蜡为6 g时脱漆效率最高。在最佳实验配方及其用量的条件下,1 mL脱漆剂所能擦除漆膜的面积为70.65 cm2。并且脱漆剂中水含量超过50%,其余组成部分均为低毒、挥发性不大的物质,易于生物降解,市售常见,成本低廉,符合绿色化学"高效、洁净、经济、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温固硫反应中锶化合物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肖佩林  沈迪新 《环境化学》1994,13(5):389-394
本文论述了锶化合物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固硫反应的促进作用,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及扫描电镜的研究,证明形成含硫酸钙的复合盐的生成是提高固硫率的关键,用该方法制成的工业型煤,在实际锅炉中试烧其固硫率可达70%,是烟气排烟脱硫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净化大气,减少污染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失活甲醇催化剂用于脱除硫化氢的试验。结果表明,失活甲醇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其重量硫容在室温和623K时稍低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在423K-523K的温度范围内则大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其体积硫容在室温下大于工业氧化锌脱硫剂,失活甲醇催化剂的工作硫容随着的升高而增长,而且在低反应空速时或者经过还原后具有更大的硫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对于一般尘源控制研究较少,而系统研究粉尘的扬尘(尘化)机理的研究就更少这一状况,提出弄清尘化机理、从源头上控制是治理粉尘的首要问题,对粉尘颗粒作用力进行分析,特别就超细粉尘的扬尘机理提出相应的物理模型并进行初步研究.图1,参2.  相似文献   

16.
脱硫石膏对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Cd的稳定固定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瑶  杜显元  李鸿业  李鱼 《生态环境》2010,26(6):1398-1402
研究了掺杂不同比例脱硫石膏的沉积物中Cd的吸附热力学特征及其稳定固定化效果。实验将脱硫石膏掺杂比例不同的沉积物与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Cd溶液混合、振荡、离心后测定上清液中Cd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掺杂量不同的沉积物吸附Cd的热力学过程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脱硫石膏掺杂比例的提高增强了沉积物对溶液中Cd的吸持能力,二者显著正相关;脱硫石膏的掺杂还削弱了溶液中Cd初始质量浓度对其固定率的影响,使研究中8个初始质量浓度下沉积物对Cd的固定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16个时间点对连续搅拌下的沉积物样品溶液中Cd质量浓度的测定,研究了模拟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和自然沉积物掺杂脱硫石膏前后对照了其中Cd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脱硫石膏的掺杂降低了沉积物中Cd的释放量,并将实验条件下两种沉积物中Cd的固定率均保持在99.2%以上且保持相对平稳状态。同时,脱硫石膏的掺杂可导致吸附体系pH的升高,促进了Cd与固相介质之间由吸附向沉淀作用的转化,从而提高了沉积物中Cd的稳定性,有利于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Cd的稳定固定化。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多环芳烃的干、湿沉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宇云  朱利中 《生态环境》2010,19(7):1720-1723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物,在各种环境介质广泛存在。为了研究干湿沉降对空气中PAHs的去除,采集了杭州市6个干沉降尘土样品、9个湿沉降雨水样品、5个湿沉降雪样品和6个地表径流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其中15种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比较了这些介质中PAHs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降尘中15种PAHs的总平均质量分数为4323ng·g^-1;雨水、雪水和地表径流样品中15种PAHs的总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58.4ng·L^-1、765.1ng·L^-1和576.3ng·L^-1。地表径流、雨水、雪水和干沉降尘土4种样品中,都以4环PAHs为主,其次为3环PAHs。降雪比降雨对PAHs的去除效果更好,地表径流中PAHs主要来自雨水。根据杭州市大气降尘通量和降雨量,估算了PAHs的干湿沉降通量。杭州市辖区大气中每年PAHs的干湿沉降通量分别为1419.1kg和2689.8kg,湿沉降是PAHs去除的主要方式,约为干沉降去除总量的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