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处的阶段和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要实现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政策目标,应从人们收入来源多元化和收入多层次等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制度模式,建立适合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需求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转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可随人转移、适应性和可推广性强的制度模式。在此,笔者对建立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行性作初步阐述,以供探讨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后,在各省、市、自治区中率先出台的第一个明确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投入的政府指导意见,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应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化为重点,尽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今日不知谁际会,春风春雨一时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把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并对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和务农农民的社会保险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从认识、制度、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创新和突破。如何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本刊采访了劳动保障部有关领导和专家.也邀请了正在进行推进这项工作的地方领导.就当前的实践和今后的发展战略.共同研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老有所养,河北省迁安市从6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出台《迁安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及实施细则。政策规定,凡本市户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农民和城镇居民,除已领取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金、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和已享受农村五保户待遇的人员外,均可以享受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个人不缴费。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农民的生活水平高低不一,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千差万别。然而,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弊端日益显现,已成为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如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之间的衔接转换,是目前新农保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种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待遇都应做适度调整,并且同步调整时点,以此来解决关系衔接矛盾。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民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流动,导致农村家庭结构不仅趋于小型化,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镇更严重,且呈加速增长的态势。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政冶任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国对农民养老实行社会保障已进入试验和探索阶段。江苏省苏州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一个体系、两种办法”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农村各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从事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到2012年底基本实行制度全覆盖。这是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政府对农村居民实施的又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总参保人数达到3.9亿,1.1亿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包含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养基金管理是新农保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如何防范新农保基金的安全风险这一问题,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自2003年下半年起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4年,城阳、黄岛、崂山三区实现了全覆盖,共有324298人参保,参保率占三区农村适龄人口的95%以上。89073人开始领取养老金,累计收缴保费13亿元,支付养老金2.8亿元。2005年,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5个县级市全面启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当年五市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达到7.3万人,参保率达到42.8%。在建立新型农保制度过程中,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发展 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民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制度的建立和撤消,缺少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随意性大.而且,随着金融机构存款利息的不断下调,政府又迟迟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意对农民养老保险给予补贴.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集体经济越发达、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越高;反之则低.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加大农保制度推广力度,必须在重点人群中先行突破,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被征地农民已达4000万,据估计,今后还将以每年260万人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将达到8000万。切实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也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入21世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在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了解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模式、管理方式和社会救助水平等,将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0月,贵州省贵阳市开始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996年在全市铺开,到1997年底,全市已在28个乡镇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参保人数仅16051人,资金积累仅242.8万元。到2002年,最终不得不将全部资金退还给参保农民,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半途而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笔者认为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现阶段,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行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保证,就是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建立个人社会保障专用账户——个人发展账户,尽快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抓紧建立城乡统一大病统筹的保险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乡建设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浙江省农村特别是城郊农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自1999年新土地法实施以来到2003年底,非农建设征用耕地近160万亩,被征地农民达200多万人。近几年来,针对被征地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我们省把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建立了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省有19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筹集养老保障资金近200亿元,其中60万名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已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或养老金。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省已经开始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