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河谷盆地特殊复杂地形下,大气污染物扩散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通过采用AERMOD模式计算无组织排放面源距盆地边缘不同距离条件下的卫生防护距离,发现距离盆地边缘2 km以外,盆地的复杂地形对面源污染扩散影响很小,可按照平坦地形对待;距离盆地边缘2 km以内,盆地的复杂地形对面源污染扩散影响显著,此时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法计算确定卫生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2.
炼油企业污水处理装置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污染一直是企业、环保部门及周围公众关注的重点,因此,该类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也是环评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兰州某石化公司炼油污水处理装置项目为例,在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相关参数及气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式计算恶臭污染物在复杂地形下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400 m,简单地形条件下为800 m,并与《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 3093—1999)给出的900 m、《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 8195—2011)给出的1 200 m进行对比,确定采用1 400 m作为该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过程中,鉴于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较为复杂,对卫生防护距离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存在诸多争议,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又涉及拆迁安置这一当前敏感的社会问题,对卫生防护距离概念、确定方法及环评中的实践应用问题,事关政府、企业及公众的利益,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卫生防护距离的概念、确定方法和确定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在环评实践中对卫生防护距离的执行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氮肥厂环境评价中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氮肥厂环境评价中,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是非常必要的,而相关的研究、介绍却较少.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氮肥厂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方法、原则和步骤,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出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量,对其中有关参数进行了取舍,从而确定出卫生防护距离,并提出了现有计算方法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含硫天然气泄漏扩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扩散过程,它受复杂地形空间、不同风向、风速等各种条件的影响。为此,采用可行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这一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根据龙岗001-81井含硫天然气泄漏扩散事故现场,利用ArcGIS软件提取该井周围2 500 m范围内的地形数据建立计算域物理模型,模拟了在多种工况下(不同地形、风向、风速)含硫天然气的扩散规律,对扩散结果进行规律性总结。  相似文献   

6.
利用修正了的高斯模式探讨核电站核素污染事故中的核素扩散。分析了边界条件,气象条件和核素衰变规律对核素扩散污染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核素的污染范围,距源距离及核素的沉积量,可作为确定应急安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及政策要求,对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原有防护距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以重庆市第二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在充分考虑厂区内各臭气源及处理措施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距离。结果表明,臭气的收集处理方式对卫生防护距离影响很大。在采取较完善及有效的密闭处理措施后,其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一般低于300 m,其边界为主厂房及渗滤液处理车间边界。  相似文献   

8.
传统放射性气体扩散计算方法多适合理想的地理环境,未充分考虑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提高传统方法在复杂地理环境下,放射性气体扩散模拟的真实性与效率,建立利用地理格网模拟放射性气体扩散的方法,描述利用地理格网计算模型进行气体扩散模拟的方法原理与实现流程。最后用此方法模拟某一复杂风场与地形环境下放射性核素的扩散过程。结果表明:利用地理网格进行放射性气体扩散模拟,能够模拟复杂的地理环境中的扩散,能充分考虑复杂风场、地形、气体干沉积与放射性衰变的综合影响,实现放射性气体扩散的快速动态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水电工程中液氨泄漏扩散对周围居民的危害很大,疏散区域划分成为重要的防护措施,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确立准确的疏散区域成为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通过现场调查所得数据,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泄漏气体扩散进行模拟,分析氨的泄漏扩散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研究泄漏气体的扩散动力学演化过程及影响范围,计算泄漏事故中不同时间段影响范围,得出时间序列上的爆炸危险区域和有毒气体影响区域,最后总结分析制定安全防护距离的影响因素,为周边居民安全防护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复杂地形对含硫气井应急计划区(EPZ)划分的影响,为高风险油气田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含硫气井井口与周边地形的关系,将复杂地形分为3类;选择不同类型复杂地形的3口含硫气井,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不同H2S释放速率、不同风速和风向、不同井喷点火时间的组合条件下H2S大气扩散质量浓度场,积分计算各井H2S毒性负荷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EPZ半径与H2S释放速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以H2S释放速率为指标的不同类型复杂地形含硫气井EPZ的划分方法。结果表明第一类模型计算结果明显大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型,第三类模型的计算结果最小,此差异随着H2S释放速率增大而愈显著。计算结果合理,方法适用且可行。  相似文献   

11.
有毒重气泄漏安全距离数值方法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以有毒重气硫化氢气体为对象,利用非正常排放扩散模型计算气体泄漏时地表扩散浓度场,对比研究两种极端大气稳定度条件下浓度场分布规律和特征,确定了各自情况下的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对H2S扩散后果影响大,F条件下的浓度值相对较大但其扩散范围较小;该模型能定量地描述气体扩散地面浓度分布场,能快捷和科学地预测浓度和源强、风速、大气稳定度以及时间空间等的关系。笔者所用的方法克服了现实情况中安全距离设定单一的弊端,对有毒重气泄漏安全规划等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氨厂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选址问题至关重要,卫生防护距离的可达性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以合成氨厂为例,探讨环境影响评价中卫生防护距离确定方法.对无组织排放源、源强及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复杂山区地形高含硫气井安全防护距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国内某重大高含硫井喷事故进行调查,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3口井井喷气体扩散进行模拟,计算不同风速风向在事故中造成的灾难后果,得出地形因素对于灾难的影响。通过计算不同浓度下的扩散距离,提出分析及计算安全防护距离的方法。根据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到,其浓度扩散的最远距离位于带状分布以内。  相似文献   

14.
某铀尾矿库氡析出对安全防护距离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铀尾矿库为研究对象,从源的强度、当地气候、地形等,分析了铀尾矿库主要风频下风向区域的氡浓度分布,及其所致的公众年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高斯模式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结果比较吻合,说明氡在大气扩散的高斯模式理论计算只要参数选择合理此方法是可行的。以公众年有效剂量限值为标准,验证了该铀尾矿库辐射安全距离内居民的辐射剂量在国家限值标准以内,建议根据现场实际,合理地确定安全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15.
余清秀  张林霞  刘坤  杨珍希 《安全》2021,42(10):18-23
为解决平原地区气体扩散难以准确反映复杂地形气体扩散的真实情况,本文采用地形数字高程模型和网格划分技术、流体动力学模型,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体扩散风险软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气体扩散定量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并通过风洞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复杂地形条件下天然气泄漏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环评实例,利用风速分布的统计规律,对《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堆场扬尘源强的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和防风效率的确定以及堆场扬尘总量的计算尝试性地给出了相对合理的参数和计算方法 ;洒水、防风网、封闭仓等措施的防尘效果逐次增加,推荐封闭堆场为最佳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高原地区通信导航设施有效覆盖范围的计算精度及保障能力,提出空间波传播距离严密算法及障碍物遮蔽点判定迭代算法。上述算法综合考虑电磁波发射与接收端标高、障碍物标高及位置、地球曲率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电磁波最远传播距离的精确解算,以及陆基导航设施覆盖范围计算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严密算法可提升高原地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通导设施电磁波最远传播距离的计算精度,而迭代算法可准确筛选出对电磁波最远传播距离产生直接影响的障碍物遮蔽点位置,从而提升所得结果的可信度;根据上述算法并结合CAD技术研发的通导设施电磁波覆盖范围可视化计算软件,能够实现高原地区通导设施周边相关航线信号覆盖范围的精确计算和自动成图。  相似文献   

18.
面源模式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面源模式计算方法.为了提高面源模式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了面源反扩散参数的概念.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面源模式做了实际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虚点源后置法做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采用虚点源后置法对面源内部和近源处计算结果的修正方法.并对虚点源后置法横风方向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在计算过程中,令面源(y方向)内部所有计算点的浓度与中心点浓度相同,在面源两边0.45 L范围以外取实际浓度值.  相似文献   

19.
在重气储罐区内设置喷射水幕是安全隔离、控制重气泄漏后扩散和减缓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建立了氯气泄漏扩散模型,对扇形水幕阻挡稀释氯气扩散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分别模拟了外界风速、水幕的喷射角度、水幕距泄漏源距离、水幕流量和水幕液滴直径等参数对氯气泄漏后扩散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合理地设置水幕能够有效阻挡氯气的扩散、缩短危险距离和减少危害面积。在大气稳定的情况下,外界风速、水幕的喷射角度、水幕距泄漏源距离、水幕流量等参数、水幕液滴直径是影响扇形水幕阻挡氯气扩散的重要因素。其中水幕距泄漏源距离和水幕流量2个因素对阻挡稀释效果的影响比较明显,水幕距泄漏源的距离越小,水幕的动量越大,阻挡稀释效果越好,水幕流量适中时效果最好,流量过大或过小阻挡稀释效果都要差一些。因此,合理设置相关参数有利于提高水幕性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氯气泄漏事故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在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罐区重质气体多源泄漏扩散的实验研究,考察多泄漏源同时泄漏时,泄漏源在罐区的位置、泄漏源间距对罐区重质气体漏扩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源越靠近罐区边缘,重质气体扩散范围越大;泄漏源越靠近罐区中心区域,周围罐的阻碍作用较大,中心区域的重质气体浓度越高;泄漏源间的间距越小,泄漏源中间区域的重气浓度越大,泄漏源间的间距增大,气体扩散范围也增大,事故影响范围越大;泄漏压力、体积速率总和相同时,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多源同时泄漏时空间各点的重质气体浓度与各泄漏源单独泄漏时空间各点重质气体浓度总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