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型动物捕食作用减量污泥的技术主要有淹没式生物膜法、两段生物反应器、微型动物直接接种法和蚯蚓生态滤池.其中,淹没式生物膜技术和蚯蚓生态滤池技术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这2种技术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提高磷或氮磷去除率是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技术共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消除两段生物反应器的污泥膨胀和泡沫,解决蚯蚓生态滤池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布水不均匀,局部积水和污泥堵塞等问题.深入研究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系统中食物链动态平衡代谢机理,以及填料性质、水力负荷、污染物负荷和温度等工艺条件和环境因素对食物链的影响,对于进一步研究食物链生长动力学,强化微型动物捕食污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型动物减少污泥产量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适宜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系统中可以生长出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这些微型动物在活性污泥中起着捕食者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捕食,将污泥转化为能量、H2O和CO2,从而使污泥量减少。蚯蚓生物滤池工艺、两段式生物反应器工艺和淹没式生物膜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常见的3种利用微型动物减少污泥产量的工艺,本研究介绍了这3种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生物滤池污泥的生态稳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健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33-535
采用生态滤池对高负荷生物滤池所产生的生物膜污泥进行分解稳定的中型试验。生态滤池由布水区、滤床和排水区3部分组成。滤床中蚯蚓等各种微型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将生物膜污泥作为生长代谢营养源,集污泥浓缩、稳定、调理、脱水、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当生态滤池水力负荷3.0m3/(m2·d),污泥负荷(SS)0.18kg/(m2·d)时,生物膜污泥可被滤床的生态系统所吸收和稳定,过滤后出水各项指标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生态滤池中少量增殖的蚯蚓和蚓粪可用作饲料和高效农肥。该方法处理生物污泥具有节能和造价、运行费用低廉,管理方便,解决污泥最终处置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生物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生物膜技术分类,即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法.结合实例,分析了生物膜技术的具体应用,即滴滤池、生物接触转盘、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混合工艺及其在市政二级排水处理中的应用,展望了生物膜技术的应用前景.未来,要提升污水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污泥前置生物处理的减量技术和方法,包括生物捕食及工艺改革的污泥减量化.污泥减量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种群之间捕食作用,以及对工艺的改良来实现.工艺方面可以使用生物滤池、两段式好氧处理系统与OSA、Cannibal工艺等.  相似文献   

6.
不同填料负载水蚯蚓的污泥减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水蚯蚓污泥捕食减量化,在两种填料上负载水蚯蚓进行污泥减量效果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蚯蚓可在组合填料的生物膜上大量繁殖生长并摄食污泥,利用组合填料负载水蚯蚓降低剩余污泥产率效果非常明显,投加和未投加水蚯蚓反应器的平均剩余污泥产率分别为0.0115,0.2353 g/g;而弹性填料负载水蚯蚓的反应器污泥减量效果不明显,投加和未投加水蚯蚓反应器的平均剩余污泥产率分别为0.1556,0.1831 g/g。弹性填料不适于负载水蚯蚓。由于水蚯蚓的捕食作用使反应器中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污泥中有机物所占比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深圳布吉秀峰工业城污水进行现场中试研究.出水中有机物BOD5,CODCr及悬浮物去除率一般在80%以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的污泥质量浓度2倍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密度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高出1~2个数量级.试验中曝气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稍好,从反应器中污泥质量浓度(ρ(MLSS))及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数量的比较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中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废水,此法通常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而污泥的处理处置费用较高,并且处置不当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若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泥的产生则是更为理想的污泥减量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污泥源头减量工艺技术,如微生物强化技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解偶联技术(投加解偶联剂、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强化隐性生长(物理、化学及生物法溶胞)及微型动物摄取污泥和捕食技术等,并阐述了各技术应用情况,为污泥处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方案.在水处理工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选用合适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污水处理厂处理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污泥的出路问题,污泥过程减量技术已成为解决剩余污泥难题的最佳方法。根据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减量机制,污泥过程减量技术可归纳为溶胞-微生物隐性生长、代谢解偶联、微型动物捕食和维持代谢四大类。对各类技术的对比分析可知,通过污水处理工艺革新实现污泥减量要明显优于外加化学氧化剂、解偶联剂、微生物制剂和原后生动物的方法,这将成为今后污泥过程减量技术研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强化微型动物捕食作用的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前基于强化微型动物捕食作用的污泥减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现阶段利用该技术的污泥减量工艺,并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