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政府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回收体系的管理和服务需要,国际通行的“废物丢弃付费”制度为什么在我国难以实行,如何改变利废企业技术水平低和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整顿和规范回收体系;发展二手货市场;加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进口废料实行园区化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循环经济的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是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举措。物流业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一个行业,更应该将循环经济作为其发展的指导思想。我国目前绿色物流的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整个物流行业绿色难兴。针对当前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和公众3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使绿色物流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2月14日,聚碳酸酯/双酚A中国工作组在全球工作组的框架下正式启动工作。该工作组隶属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旨在提高公众对聚碳酸酯/双酚A的科学认知,客观认识双酚A(BPA)的化学性质,促进聚碳酸酯(PC)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由于公众尚缺乏对BPA的科学认知,甚至存在误解,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提高公众认知,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政策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制度力量。但由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一直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已有政策体现为仅仅从政府单一主体治理立场出发,导致循环经济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影响我国循环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快速、健康发展。以循环经济治理主体多元化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治理政策目标及政策重点,以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参与性政策为内容的综合性循环经济治理政策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法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规划环评是我国环评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公众参与是规划环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出发,以浙江省2010年电力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的能源类规划环评为案例,对专项规划环评的公众参与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提高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已被国家列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也是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业务,是“新网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面了解近年来系统发展情况,准确掌握信息数据,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现决定对全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本情况进行一次调查(表式附后)。  相似文献   

7.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因素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方法:即加强环保宣传,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完善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准则,选择合理的公众,选择科学的公众参与时间,设计科学的公众参与步骤以及加强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传秀  宋晓铭 《化工环保》2003,23(5):296-299
环评中实行公众参与不仅是环评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民主制度的体现。对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产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国内外公众参与的现状、国内环评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环评中实行公众参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再生资源行业被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范畴 影响: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第一可以变废为宝,节约原生矿产资源,第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垃圾最终处置量,减轻环境压力,第三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由此可见,回收利用再生资源,使之规模化、集约化、无害化、产业化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更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不仅是各级政府的经济工作,而且是执政党对全国人民的一项政治承诺,一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战略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现行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税收政策,自2011年起已经实施3年多,对回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行业对税收政策有各种看法和议论,政府主管部委也在加紧调研税收政策的得与失。本文作者对回收行业税收政策演变以及影响作出分析,这仅仅是一家之言,贡献给行业同仁参考,也欢迎同仁批评。  相似文献   

11.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环保、安全的特点,发展和推广核电既能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近年来,核电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热污染和放射污染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阐述了我国燃煤电厂CO2排放现状及趋势,将CO2减排技术分为捕集与封存两个部分进行讨论,介绍了目前主要的CO2捕集与封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前景。指出电厂位置、CO2捕集方案及封存方式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CO2去向是关键因素,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电厂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应的CO2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组合。探讨了各种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应用前景,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支持,建设国家或行业层面的工业化试验中心或试验台。  相似文献   

14.
党和政府近几年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建设和保护工作。废旧橡胶利用(含轮胎翻新)是再生资源利用重点行业之一。从数据库中选取2009—2019年废旧橡胶行业专利申请情况,并根据行业现状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业知识产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若干建议。在引起废旧橡胶利用(含轮胎翻新)行业重视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知识产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总结近年来我国静脉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并分别从定位规划、市场环境、政策法规、园区管理、公众意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的一系列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电力节能减排法规体系建设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中国环保法规建设的发展和现状,重点分析了电力SO2排放控制的法规、行政要求;介绍了电力行业供电煤耗、烟气脱硫、脱硝、废水排放等节能减排成效。对法律间存在的不够协调,法律与法规、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一致性、配套性以及法律本身存在的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从改革发展、体制变化、环境性质、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工频电磁场、火电厂脱硫、排污收费、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域限批等要求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热电联产项目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优化布局、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推广热电冷联供、强化运行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热电联产项目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Due to the rising worldwide awareness of green environment, both government and contractors have to consider effective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C&D)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last two decades have witnesse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demolition and renovation (D&R) works and the growing amount of D&R waste disposed to landfills every day, especially in developed cities like Hong Kong. Quantitative waste prediction is crucial for waste management. It can enable contractors to pinpoint critical waste 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to plan waste control strategies. In addition, waste estimation could also facilitate some government waste management policies, such as the waste disposal charging scheme in Hong Kong. Currently, tools that can accurately and conveniently estimate the amount of waste from construction, renovation, and demolition projects are lacking.In the light of this research gap, this paper presents a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based system that we have developed for estimation and planning of D&R waste. BIM allows multi-disciplinary information to be superimposed within one digital building model. Our system can extract material and volum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BIM model and integrate the information for detailed waste estimation and planning. Waste recycling and reuse are also considered in our system. Extracted material information can be provided to recyclers before demolition or renovation to make recycling stage more cooperative and more efficient. Pick-up truck requirements and waste disposal charging fee for different waste facilities will also be predicted through our system.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alerts to contractors ahead of time at project planning stage.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an example scenario with a 47-floor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Hong Kong to demonstrate our D&R waste estimation and planning system. As the BIM technology has been increasingly adopted in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digit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will likely to be available for most buildings (including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the future, our system can be used in various demolition and renovation projects and be extended to facilitate project control.  相似文献   

19.
介绍燃煤电厂现代水务管理内容,分析了国内外水务管理现状,主要探讨了电厂水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燃煤电厂现代水务管理的重点方向,燃煤电厂现代水务管理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推动建筑业绿色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关系,是建筑业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建筑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复杂主体实现利益共享的关键,以建筑业绿色供应链价值流分析为支撑,识别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体及其作用关系,从而构建建筑业绿色供应链多主体协同关系模型,为多元主体合作及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