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岩浆作用是地球岩石圈物质演化的主导过程。计算表明,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火山作用甚至能以现代的喷发速度把相当于地壳体积的大量物质带到地表。岩浆作用在原始地壳形成时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正如人们根据有关月岩岩石学的资料所推测的那样,在那时,地球的整个外壳发生过熔融和分异作用。与月球相比,地球无比巨大的能量决定了地球物质迅速的、深部的和长期的分异作用。因此,在类地行星物质演化的更晚期阶段,在前寒武系建造中,存在着某些与月岩(“灰色片麻岩等”)类似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前言 深海沉积物的堆积速率,对于建立地球上发生的事件的年代学,对于大洋中物质平衡和预算以及研究地球上宇宙物质的增生速率等等,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迄今已有几种方法,包括核法(放射性核和裂变经迹法),物理方法(地磁倒转法)和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地球化学家关心的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和宇宙)中的分布及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再分配。今天,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各个地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中所发生的物质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的对流方式发生了改变,随之地壳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就地球的外部(包括我们的环境)而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人类活动惊人的增加,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4.
地球的起源主要涉及到地球(或行星)的物质来源,形成的方式与过程,地球的大小、密度与化学组成,轨道运动和自转的起源,地月系统的形成,地球早期的历史和各壳层的形成等方面。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因此必须分析和论述太阳系的起源,才能正确地认识地球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关于全球规模的白垩纪-第三纪(K-T)边界沉积物中铱富集的问题,似乎在Alvarez等(1980)提出的冲击说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然而,某些批评者则倾向于完全排除地球外物质影响的另一种设想。他们将这种铱的异常富集现象归因于全球规模的火山作用。本文将这个关于K-T边界沉积中出现异常沉积而引起争论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其中包括了铱的富集、球粒和冲击石英的出现、在微化石中观测到的~(87)Sr/~(86)Sr比值异常和黑烟灰的存在等问题。这样一种异常沉积使作者得出如下概括性要点:1)白垩纪-第三纪边界粘土中铱的富集,部分来自海水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活动。这样,根据全球K-T边界粘土中的铱含量来估计,即使有铱来自地球外的物体,但其规模也是很小的。2)球粒不是来自地球外物质的蚀变玄武岩的微滴,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及结构都表明这些球拉具自生成因性质。3)冲击石英中层状变形和定向排列显然有别于爆发式喷发物中观测到的变形特征。因此,该边界沉积物中冲击石英的存在,有力地支持了地球外物质冲击说的观点。4)K-T边界粘土主要是由地球物质组成的。所以,即使有地球外物质冲击形成的物质参与,其数量也是微不足道的。5)酸雨强度的增加和全球性海平面降低,都能引起K-T边界的锶同位素(~(87)S/~(86)Sr)出现异常。6)迄今为  相似文献   

6.
<正> 交叉极化(CP)和魔角自旋(MAS)~(13)C核磁共振(NMR)是一种比较新的磁共振技术,这种技术可提供固体物质中碳分布的结构资料。CP/MAS可直接对固体物质进行测量,无破坏性,因此几乎无需样品制备。CP/MAS技术对于研究化石燃料有着广泛的潜在用途,其应用范围事实上可从自然界的纯地球化学问题到处理工艺和燃料利用,特别是对难处理的固体物质如干酪根和微溶物质如煤的研究很有前途。在CP/MAS技术还在发展形成阶段,就已经应用于油页岩和煤的研究了。对于许多煤样品来说,虽  相似文献   

7.
<正> 地壳中铀含量(2.5×10~(-4)%)几乎比地幔岩中的(3×10~(-7)%)高三个数量级,并且在酸性岩中最高(3.5×10~(-4)%),这在地球化学上迄今还是一个谜。下面我们将根据地球是由冷却的原始星云凝聚而成的观点,来谈谈地壳富铀的可能设想。在这种情况下,铀在地球物质中的富集应大致是均一的。铀在球粒陨石型的陨石中(1.5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海洋油气田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普查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视为五阶段工艺程序:区域阶段、预测-勘察阶段、普查-评价阶段,详细普查阶段和勘探阶段;可在不同普查探测水平上进行:宇宙—大气—水层—海底沉积物—沉积岩—生产层。在含油气盆地划分出三个地球化学带:上带(水层)、下带(海底沉积物和沉积岩)和生产层地球化学带(油气田、油气藏),它们是上述阶段的研究对象。所述方法与其他方法配合可提高水域油气普查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研究世界大洋(包括洋、海、河口)化学污染的生态学后果和研究防止化学污染对地球生态学影响的措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苏联的研究表明: ——石油和有机氯碳氢化合物等一系列污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具有全球性; ——这些物质在大洋中改变了海洋表面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地球温暖化物质,一氧化二氮~地球温暖化物质·亚酸化窒素「刊,日」/山崎裕康…//资源环境对策一1998,34(1)一49一52环信6171 一氧化二氮化学性能稳定,在一般大气浓度中对人体并无影响,作为环境污染物质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其排放状态,减排措施还不甚清楚。然而,根据红外线吸收推断,每一个N20分子的温室效应能是碳酸气(CO:)的180一320倍。本文对NZO对地球温暖化的影响、N20的生成和消灭的机理进行了论述。NZO的红外线吸收能高,100年后,一个分子的温暖化能将为COZ的320倍。现在的大气浓度约为31oppbv,每年约以。.2%一0.3%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正> 重建前寒武纪铁建造成矿原始物质性质的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仍然是成矿建造地球化学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已有的研究指出,元素地球化学的准则在这一方面具有最大的前景。因此,可以认为在解决上述任务时,利用稀土元素(REE)作为成因信息来源的可能性的研究显然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全面介绍了星子堆积理论,并依据多学科资料阐述了地球形成的7个过程:前太阳星云分子云阶段;尘粒形成阶段;无级序小星子形成阶段(<10km)。星子级序生长阶段;星子序级分化阶段。地球及类地行星两阶段堆积:原地球阶段和上地幔补堆积阶段;陨石及残余星子冲击阶段。论述了地球形成理论的一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滨海地区一个金矿结为例,研究了矿石的物质成分及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着重研究了自然金的成色和金粒中的杂质成分,研究了矿石、围岩的人工重砂中以及残积层-坡积层重砂中黄铁矿(及其表生产物)的含量、形态以及黄铁矿中的杂质成分。应用重砂的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可预测和寻找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地球的外层,是人类环境最重要的部分。它既是人类财富的一个重要源泉,又是人类灾难的一个重要根源。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家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提高了对地壳运动规律的认识。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大块地壳物质(板块)在地幔的塑性层上的缓慢运动,一方面导致矿产资源富集,使各种矿产在地壳中的分布分别变得相对集中,便于人类对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又导致地震、火山爆发、滑坡等灾难性事件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产生相当大的危害,使人类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当然,就总体而言,地球的这种运动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 研究地球物质和地外物质分析的分析化学,其目的是获取有关物质组成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也就是查明物质的成分和各种成分的准确含量。 根据本文的题目,分析化学被认为是与地球化学相邻的一个分支学科。我们将地球化学的任务概括为“地球化学是研究过去和现在地  相似文献   

16.
<正> 所谓环境,从广义来讲是指地球表面层周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的生物圈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劳动创造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而后人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和人类都是地壳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地球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给出了一个推测的时间表。目前公认的地球形成年龄是以陨石年代学推断的,因而,实际的地球年龄应晚于陨石形成年龄而大于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地球物质年龄,即介于4560Ma和4276Ma之间。根据球粒陨石年代学资料,球拉的年龄约为4560Ma,星子的形成年龄间隔为107~108Ma年,考虑到原地球形成和土地幔补堆积层形成时间,地球最后形成年龄约在4400Ma前后。上、下地幔的差异和上地幔化学特征充分说明了上地幔具独立演化的历史,没有参与地球的成核过程,上、下地幔过渡带应是原地球分异壳转化而成,该层圈所富集的不相容元素及生热元素对土地幔后期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有资料认为,陨石和地球是由同一原始物质大致在同时形成。因而研究陨石中元素的同位素比值,并与地球相应的值进行对比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 在硫同位素研究中采用的测量方法是与标准直接进行比较测量,并用千分差(б)表示。б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源H_2O     
水(H_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化合物,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覆盖最广、数量最多的自然物质。地球上的水确实丰富,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但十分可惜的是,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只占地球水总量的2%,约有3000万立方公里,而这2%  相似文献   

20.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天文学、地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工作,并有可能揭示出周围物质世界中的一些奥秘和发现一些更新的现象。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工作者长期以来很希望获得关于地球深部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很少,主要是根据地震和对假定存在于地球深部的某些矿物的电导及其它性质的测量而作出的推论。过去在实验室里建立下地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尤其是压力要达到300—1500千巴)有相当大的困难,即使用冲击波技术也只能在瞬间建立这种条件。因此大大地限制了人们对地球深部物质的状态和性质的认识。金刚石窗口压腔这一新技术的出现,为地球深部的研究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