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暑是人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工作所引起的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1.野外人员中暑的常见原因野外地勘人员发生中暑,以7月份为甚。从一天的时间来看,上午10点钟到下午3点钟这段时间容易发生中暑。夏季室外日光直射下的辐射强度约62.80J(1.5卡)/(cm~2·min),即等于人能耐受的强度。一般来说,气温超过34℃,就可能发生中暑。地勘露天作业人员,出于长时间在炎热的阳光曝晒下工作,不仅受日光直射,而且还受到地面上大量物体的高温二次辐射,同时夏天相对湿度又大,特别是在荆棘丛生的山地  相似文献   

2.
正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机能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本文主要介绍导致中暑的致病因素、易发生职业中暑的作业、中暑的表现、职业中暑诊断要点、职业中暑的预防、中暑的紧急救护知识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安全》1996,(3)
“绿十字”快餐浅谈夏季中暑的预防与现场急救涂力强(江西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环处)人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尤其在不通风场所里较长时间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当辐射热和体内产生的热不能及时散发,而蓄积在体内,就易发生中暑。预防中暑主要靠及时散热。人...  相似文献   

4.
每到夏季高温时节,不少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会感觉四肢乏力、精神不振,严重者发生中暑性痉挛及中暑性衰竭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大量从体内排出;同时,蛋白质分解加速,肌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功能,食欲下降所致.为此,夏季作业人员的膳食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5.
高处作业是施工作业过程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其危险性不但与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管理、施工方法有关.而且与施工作业的环境、施工使用的工具、施工作业的难度等有关。造成的危害主要为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高处作业严重威胁着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有必要对高处作业危险性进行预分析.以便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消防员穿着灭火服作业发生中暑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气候条件、灭火防护服结构及功能特点、消防部队应用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消防员穿着灭火服作业时发生中暑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每年夏天温度急剧窜升的时候,就是中暑的高发期,特别是在高温、湿度大并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从事大强度体力工作的人员发生中暑的危险性最大。而发生中暑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使病情恶化,将有可能导致死亡。本期将介绍导致职业中暑的基本原因及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由特种作业人员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占生产经营单位事故总量的80%,这让人更加关注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之所以特,因为它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而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就称为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工等17种相关人员。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特种作业  相似文献   

9.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机能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因高温作业引发的中暑,是我国《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规定的职业病之一。中暑的发生与周围环境气温密切相关,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尤其是伴有高气湿和热辐射,更易发生中暑;中暑的发生还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制定起重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防范措施,降低人为事故发生可能性,结合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不同策略选择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方、监管方及作业方的得益变化,建立各方期望效益函数;依据复制动态方程,构建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方策略选择演化趋势及均衡点,剖析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致因,并分别从各方角度制定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不仅与自身风险、成本有关,且受管理方、监管方决策影响;管理方增加安全投入,提升作业人员事故损失承担比例;监管方选择合理监管方式严格监管作业行为;作业人员进行行为决策时权衡风险、成本、收益及各方决策,将有效减少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特种作业?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和环境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这些作业的人员,即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及行为对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许多重大、特大事故就是因为特种作业人员的违章造成的。目前国家已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作业现场的人员疏散问题,通过实测得到作业人员及设备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二维环境地图,利用蚁群算法计算作业人员的最优疏散路径,并对不同工种作业人员分类研究,划分得到井场疏散重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发生突发事件后,井场内作业人员的疏散时间为31.6 s,按照疏散距离由大至小分别为压裂车操作人员、储罐试油队人员、配液操作人员及其他辅助人员。为了有效提高井场作业人员的疏散效率,应确保设备间预留足够的安全距离,设备与井场边界有一定的空间,应急集中区域不被占用和遮挡。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国家经贸委1999年在全国推广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IC卡管理系统",从而杜绝制造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便于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特种作业是指具有较大危害性及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项目,目前特种作业人员共分为电工、焊工、起重工、电梯工和锅炉工等9大类。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发证及复审是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1994年原劳动部发文对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作了统一规定;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1998年5月份以来,有关部门对广东11个地级市使用操作证的情况作了调查,发现假证…  相似文献   

14.
对消防员穿着灭火防护服作业时发生中暑事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巍 《安防科技》2006,(5):33-35
本文从气候条件、灭火防护服结构及功能特点、消防部队应用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消防员穿着灭火防护服作业时发生中暑事件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每至盛夏高温时,钍对一线室外作业人员的高温保护都会成为热点话题。高温劳动保护是每个劳动者的权利,必须保障。2012年6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原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暑事件发生,其第17条明确指出"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  相似文献   

16.
一、高温作业中暑的病理现象 盛夏酷暑,高温条件下劳动、工作的人员,由于体力透支较大,极及造成中暑现象。在高温季节里或高温环境中劳动和工作,能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变化,皮肤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心脏输出血量增加。这些变化中以加强散热,但如还不能满足机体散热的需要时,体内将有热量蓄积,可能引起人的中暑。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国家经贸委于7月12日发布了第13号主任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之后,各地读者对于《办法》的实施非常关心,本刊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有关人员。问:为什么要起草该《办法》?答: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这些作业的人员,即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及行为对于安全状况是至关重要的,许多重大、特大事故就是因为这些作业人员的违章造成的。鉴于特种作业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  相似文献   

18.
祝您安康     
高温作业防中暑在高温季节里或高温环境中劳动和工作,易发生中暑。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中暑是中枢神经调节失常的结果。具体地讲,就是当外界温度过高(大多数超过38℃),人体通过辐射和对流散热发生障碍,身体只能靠出汗散热,如果此时汗的蒸发亦受影响,散热有困难,...  相似文献   

19.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除环境(人为不可抗拒)因素以外,大部分安全事故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建筑施工是一个随时都可能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过程,而受事故伤害较多的是一线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很重要,其根本目的是要让一线人员明白安全为了谁,让他们在潜意识中自觉做到"我要安全",以笔者的实践经验来看,安全培训对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是发生中暑的常见诱因。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