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评估城市道路扬尘治理效果及精准治理道路扬尘,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对河南省郑州市城区典型道路的积尘负荷和道路扬尘浓度进行测定,计算了不同类型保洁工艺的扬尘控制效率,分析了典型的湿式保洁工艺实施后的道路扬尘浓度变化. 结果表明:①各种保洁工艺的平均扬尘控制效率受保洁时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 实施保洁工艺后1 h内扬尘控制效率平均值为23%~47%,在1~2 h内扬尘控制效率为20%~40%,在2~2.5 h内扬尘控制效率为5%~27%,3 h后路面积尘基本恢复原有水平. 扬尘控制效率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均呈弱相关. 日气温较高时,会加速路面水分蒸发,进而导致湿式作业的扬尘控制效率较低. ②不同类型保洁工艺控制效率存在差异. 在1 h内混合作业的扬尘控制效率(37%~51%)最高,湿式作业的扬尘控制效率(11%~48%)次之,干式作业的扬尘控制效率(5%~19%)最低,原因在于各类保洁工艺的除尘和抑尘能力不同. ③湿式作业干燥后可有效控制路面积尘和道路扬尘约1 h. 洒水量会影响控尘效果,冬季降低洒水量(防止道路结冰)作业的控制道路扬尘效果较差. 研究显示,道路积尘负荷及扬尘控制效率受保洁工艺、保洁作业时间、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季节变化等多因素影响,在控制和治理城市道路扬尘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城市的清洁大气》一文中,Parrish和Zhu强调了大城市在解决大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问题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国,2007年监测到287个大城市中只有60.5%的城市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要求.然而,还是有令人振奋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努力建设更多的低碳城市.2008年初,WWF(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与上海和保定2个城市进行联合试点方案,致力于研究如何在中国的城市区域实现低碳发展.随后,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杭州及深圳都拿出了各自的低碳发展计划蓝图.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城市的清洁大气》一文中,D.D.Parrish和T.Zhu强调了大城市在解决大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问题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国,2007年监测到287个大城市中只有60.5%的城市空气质量能够达到环保部的标准要求.然而,有令人振奋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努力建设更多的低碳城市.2008年初,WWF(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与上海和保定2个  相似文献   

4.
随着道路保洁作业中机械化设备的大规模使用,保洁车辆对于作业效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现有道路保洁作业装备的不足,提出了紧凑型保洁车辆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成都、广州、上海、沈阳5大城市2009~2017年的小时PM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利用AR模型、未知内生结构断点检验和TAR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PM2.5序列惯性特征、结构变化和放大效应.研究发现,5大城市PM2.5序列惯性均较强,其中成都PM2.5序列惯性最强,北京、上海和广州在2009~2017年之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5大城市的PM2.5序列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各大城市PM2.5总体在低区制运行,而且惯性特征明显,但不存在明显的放大效应,这就意味着雾霾防治不需要考虑PM2.5序列的放大效应,未来政策应当更加聚焦于低区制下PM2.5序列惯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评价和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人口密集、居住拥挤、交通混乱、环境污染、能源紧张、淡水枯竭、资源短缺,是导致城市生态失调的主要因素。“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但是,象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其必定要发展。然而,上海的发  相似文献   

7.
王勇  许子易  张亚新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2):4284-4292
城市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而超大城市的碳达峰研究对国内其他城市和全国能否实现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和重庆等6个超大城市为研究对象,能源强度为门限变量,建立门限-STIRPAT模型,首先确定6个超大城市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然后对27种情景下的各城市碳排放达峰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口、人均GDP和能源强度对各城市碳排放起到正向促进效应,人口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是能源强度,人均GDP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小.②能源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呈阶段性变化特征.③北京、上海和重庆在高能源强度下降率的情景下,已经达峰;天津、除最宽松的高-高-高情景外的广州和深圳会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如果能源强度以中速率下降,6个城市碳排放不能保证一定能在2030年前达峰.如果能源强度以低速率下降,6个城市均不能在2030年前达峰.本研究有利于明确超大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其他城市尽快实现碳排放达峰具有借鉴意义,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一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处理垃圾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日前在常州研制成功,通过专家鉴定。 该炉从1991年开始,由常州市环卫处、市环卫工程设计研究所,在同济大学、上海医药设计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成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如何以绿色环保的姿态迎接国际友人成了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面临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浅论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的发展。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莫斯科、纽约、芝加哥、东京等。我国的上海等大城市也不过100余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城市的发展更是迅速,许多新的城市不断出现,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已成为一种不可...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7,45(6)
正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吴晓青治理大城市病要"大小兼顾、协同发展"我们应该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和模式。做好城市发展的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各类城市的功能和定位,划定生态红线,确立产业负面清单,明确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在大城市内部,要以环境、交通为突破口,加快做好对大城市病的治理。当然,治理大城市病,不能把目光只放在大城市。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上海的环境保护在2003年这不平凡的一年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2003年3月,上海召开了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大会,明确了上海环境保护“争做国内大城市还历史旧帐模范和生态建设模范”的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重点城市产业与能源消费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天津5大城市作为重点城市,分析其在1995~2005年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各城市工业行业结构及其能源效率特点,通过构建工业行业优势系数及综合优势度两个评价指标,对5大城市中的优势工业行业进行识别。主要结论:工业综合优势系数基本上与优势工业行业个数成正比;5大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较缓,工业内部仍存在重化工倾向,重工业比例均在55%以上(含55%),轻工业所占比例较小,且没有形成主导行业和优势行业;能源结构尚需要多元化发展,重工业能源效率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奥运,刺激了各大城市阅读的热度:北京三大书店办奥运书展;上海举办了"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书展;深圳也举办了"将奥运进行到底"的主题书展.这个季节真是书香四溢.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峻地摆在人类面前 ,空气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 (WHO)每年都对世界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评比 ,据该组织 1992年 12月发表的报告说 ,经过对世界 2 0个大城市 15年的调查 ,全球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程度 ,依次是曼谷、北京、孟买、洛杉矶、马尼拉、墨西哥城、新德里、雅加达、卡拉齐、伦敦、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哥达、莫斯科、纽约、里约热内卢、汉城、圣保罗、上海和东京 ,我国的名城北京和上海均榜上有名。进入九十年代 …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大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加快,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日趋强烈,环境地质问题也就突出起来。就地面沉降这一环境地质问题来说,它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大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大阪;意大利的威尼斯;美国的休斯顿;墨西哥的墨西哥市;德国的莱茵河沿岸;泰国的曼谷;我国的上海、台中市等。我国在六十年代初,对上海市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相应采取了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异常活跃的今天,对大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场化的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环卫行业面临着作业效率低、资金短缺等矛盾,原有的完全公益化属性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建立起更加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环卫管理体系。本文根据"管干分离"的政策为指导,在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基本要求下,对环卫工作从前端管理到终端处置,构建出全过程的生活垃圾市场化的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18.
2006~2009年我国超大城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收集了2006~2009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能见度等气象因子以及SO2、NO2和PM10等环境空气质量资料,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上述4个超大城市霾天气频率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霾天气频率季节最高值分别为夏季、冬季、春季和秋季.北京和广州霾天气频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上海和成都呈现逐渐上升趋势.PM10和相对湿度是影响能见度或霾天气频率关键因子.北京能见度变化对相对湿度比较敏感,而上海和广州对PM10浓度变化比较敏感,成都对相对湿度和PM10浓度敏感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0~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对长江三角洲区域雾和霾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雾、霾分布不均匀,雾日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盐城中部沿海地区、安徽省黄山地区、浙江东部沿海地区,霾日大值区主要分布在以南京、杭州、合肥、衢州为中心的周边城市.时间变化上,城市化水平高的大城市年雾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呈增加趋势,之后呈减少趋势;城市化水平低的小城市年雾日数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下降时间滞后于大城市.大城市雾日月平均分布冬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少,小城市雾日月平均分布呈双峰型特征,即春季和冬季较多.大城市和小城市年平均霾日数一直呈增加趋势且20世纪90年代之后差距变大.区域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导致的温度上升,空气污染加剧导致的气溶胶增加,是造成长江三角洲雾日、霾日不同变化特征的原因,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复杂,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环境卫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最直接表现。不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有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卫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其改革的目标是政企分开,管干分离,而如何积极有效地发挥管理职能,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生态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卫作业队伍也在不断的成长和壮大。建立之初的传统环卫运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中新生态城环境卫生管理的需求,正在阻碍着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对传统环卫运营管理模式做出阶段性的总结,尤其是对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对创新生态城环卫运营模式,甚至对其他城市和区域的环卫模式创新,无疑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